天才也避不开的十万小时定律

对于10000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现在许多时间管理的书中都会提到这个定律。
那么到底什么是10000小时定律呢?
有没有依据?是不是适用于每个人呢?
今天我们来浅析到底什么是10000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音乐天才莫扎特4岁就表现出极大的音乐天赋。

但是即便是他的成功也是经历了漫漫13的磨练,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也没有有光靠天分成功的可能,成功的本质应该是选择一个领域,付出10000小时的时间!
一万个小时还有另外一名字,那就是“十年”定律。
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
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古话“十年磨一剑”。

某些平常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

肯花一万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和学习积累,所以才水滴石穿终成正果。
然而喜新厌旧是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人生何其短成功风雨十年路。
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不再左顾右盼。
如果你只是等待唯一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你变老了。

按一个人一生的有效时间来算,更是长的可怕了!

想想我自己吧毕业后换了好几份工作了,而且每一行跨行都挺大。
这样对于经验的积累和运用是极为不利的。
这不光是我个人的专利,频繁换工作几乎是当代人的“通病”。
“一万小时法”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
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40年前赫伯特· 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在研究专业知识方面得出一个著名结论:
“国际象棋是没有速成专家的,也当然没有速成的高手或者大师。目前所有大师级别的棋手(包括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都花了至少 10年的时间在国际象棋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无一例外。”
在此之后心理学发展了一个分支,专攻研究西蒙和蔡斯的发现。
研究者一次次地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要擅长复杂任务,需要大量的练习。

卖油翁能用油勺将油用倒入钱孔里,而一滴油也不浪费,也是上千小时的积累所致。

基于现实生活,我们不一定非要付出一万小时。

但我们在某几个细分领域可以付出一千、二千、三千小时的整理、探究、研习。

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大师、巨匠、学者,但因为我们已经在工作生活中累计了不少时间。

我们仅仅需要是,再花费二至四千小时将他们梳理、强化、优化。

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取得更大的成功也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你不要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安静
你可以跟我们一起
学习快乐
忘记烦恼
共同进步
美好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