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岁月】-- 第三篇章 青春度冷月(5)《黄面面变成了黑面面》 吕德宽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
”
主
编
马
云
骧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一大批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别离亲人和故土,从繁华大都市无怨无悔奔赴艰苦、陌生的大西北三线。对他们来说这里人生地不熟。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了种种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不会生炉火,不会打煤砖,做不熟饭等等,有时半夜加班回到家属院还能遇到狼。有些年纪大的随迁父母,赶上雨天要涉过泥泞雨雪的道路,踏上几级台阶去如厕。蹲不下腰,躬不下腿,加之秋冬季节西北风穿过茅坑吹凉了屁股,又吹凉了满身的酸和楚。没有在三线经历过的人,无论如何也是感受不到的。
《黄面面变成了黑面面》
文: 吕德宽
直到当年11月初,已经小雪纷飞了,我们的基建工程也已接近尾声,大家都在忙忙乱乱的做基建收尾工作。同学们也都议论着下车间的事,因为下车间可以接触到产品,学到相应的技术,这也是大家热切盼望的事,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但好事多磨啊,这时庞自强又一次把我们集中起来,他说:“现在锅炉房需要几个人去支援”,接着他又做了简单的动员。然后他就对我们大家说:“你们谁愿意去烧锅炉的就举手!”,所有在场的男同学都在同一时间把手举了起来。庞师傅就指着一些大个子的同学,说:“你,你,你,….”,他一连指了五六个“你”,就这样:于传发、沈杏明、吕德宽、杨永德、徐河聚、周虎明共六人进锅炉房去烧锅炉。剩下的人后来是这样分配的:涂忠仁、孟子皿到电工房;周佳东到变压器组;王怀毅到政工组;邵锡荣和叶和喜分配到物资科;其余的人到电装配组去锻炼。
当时,锅炉房,电工房都属于九号车间管,那是一个管动力的车间。车间书记是张静华(女),车间主任是修瑞云,副主任是邢汝意。我和杨永德在一个班,赵惠琴是我们的带班师傅,一个班共三个人。其它的班,除了我们其余的四个同学外,还有韩寿延、赵敦和、何风林,年轻人还有李文波书记的儿子李建国,平凉娃小贾、杨勇、于德成等人。赵惠琴师傅他个子不高,偏瘦,他总是笑眯眯的说话,还经常显露出两个小酒窝。他逐步给我们讲解烧锅炉的要点,主要的有:当时有两个锅炉,一个是一吨,一个是四吨,吨数大概是指每小时能够产生的蒸汽量;一顿的炉子是夏天供给生产用气的,冬天就只要烧一个四吨炉子就够了;锅炉的顶部有一个玻璃管,水管子的水位就是锅炉里的水位,是供人观察的,应该在一定的位置,如果偏低就要及时加水;锅炉最忌将水烧干了,如果不幸将水烧干了,这时千万不要慌慌忙忙的去加水,因为一旦加水,由于锅炉温度极高会立刻产生大量的蒸汽,因为管道输出蒸汽的能力有限,这时会造成锅炉内部的压力剧增,甚至会造成锅炉爆炸,这就要出大事故了;另外锅炉的水是经过食盐过滤的,锅炉里的水就成了软化水,蒸汽凝成水后是需要回收以便循环利用的等等。
烧锅炉的主要技巧,就是铲满一铁锨的煤要均匀的撒到炉膛里,还是杨永德带头,他撒了第一锨,等他练得差不多了我再练。另外就是掏炉渣,就是用一个大铁耙子把炉膛里的炉渣来回耙动,使下层基本烧尽的炉渣漏到最下层的灰膛里,然后稍待冷却,就要将热烘烘的炉渣装到小车里,推到围墙外面的炉渣堆上,大概每夜推进二十小车的煤,推出五六车的煤渣。这些都由杨永德和我主动完成。室外一般是零下十几度,室内温度零上二十多度,加煤和掏炉渣时,炉口的温度那就是五六十度了。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出门推煤要穿上棉大衣,而另一方面,在给炉膛加煤或者掏煤渣时,不但要脱掉大衣,而且还可能出一身汗。不过那时,我们每天下班前都可以在锅炉房的淋浴间里冲洗一番。
搞基建我们曾经穿过黄衣服,被人称为黄面面。自从进了锅炉房后我们就换上了深灰色的工作服,加之整天和煤打交道,不时还要擦脸,少不了将煤灰涂到脸上。俗话说:“近墨者黑”,无疑,我们一下子就由“黄面面”变成“黑面面”了。
那时,赵惠琴师傅负责全面工作,他每天夜里都要到全厂巡视一下管道和各车间的供气情况。一般都要求在早上上班之前,要把车间和办公室的温度烧得高高的。
当时,不管是建华厂还是后来的四十五所,变化都是很快的,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后来,锅炉房也搞起了技术革新,从烧煤块变成了烧煤粉,就是用煤粉机将大大小小的煤块磨成煤粉,再用大功率鼓风机将煤粉和空气一起吹入炉膛,炉膛的火烧得很旺,吹进去的煤粉随着搅动的空气变成一团团,一簇簇飞舞的火花。由于煤得到了完全充分的燃烧,不但炉膛的温度比原来的高,而且,炉渣也比原来少多了,一天下来,只落下一层白白的粉灰,还不到以前炉渣的十分之一。只是苦了那些每天凌晨就来拾煤渣的当地小孩,他们再也没有煤渣可拾了。
我们烧锅炉的劳动強度也大大降低了,从原来的推煤、给炉膛加煤、掏出炉渣、推出炉渣等等,变成了单一的给传送带上加煤。那传送带还一直延伸到煤堆旁边,并且传动带的头部还可以适当移动,我们只要将煤块铲到传动带上,传动带就会将煤输送到一个煤罐子里,在那里先贮存起来,然后煤罐子就会缓慢的均匀的将煤块漏到煤粉机里。搞这项技术革新的有邢汝意,张锡伟,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个子不高的小沈,他叫沈继无,他是一个学电气的中专生。
所里到1971年3月15日供暖已经结束,但是大约到了三月底了,我们还在锅炉房值班,大概是领导忘记我们了。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了王怀毅,他当时在政工组工作,我觉得他是可以通天的人,于是我把我们锅炉房情况反映给他,请他询问一下领导我们什么时候能下车间。当时他忽有所悟,表示要向领导反映,大约过了两天,我们烧锅炉的六个人就分配到车间工作了。我被分配到电装配组,组长是闫凤仪。
(上图:上世纪60-80年代的蒸汽锅炉,主要靠从国外购买获得,主要用于蒸汽火车、火电站、船舶、和工矿开采等大型国有重工业。)
《三线岁月》前文推荐
【三线岁月】(序) --王春才
●第一篇章 漫漫西行路
1、漫漫西行路--马云骧
2、我的回家路--王文侠
3、初到建华厂--吕德宽
4、神秘的军车--马 俊
5、探亲路上--杨树田
6、搭便车--马云骧
7、我被分配来三线--陶德华
8、我随先生上三线--王铭声
9、时代铸就我的人生路--熊 锋
10、告别亲人--刘淑芳
11、北京飞来金孔雀--马云骧
12、神秘的建华厂--马云骧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
●第三篇章 青春度冷月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无私奉献
三线精神,永传于世
◆ 每日掌灯急书 小编不澄不休 ◆
❣ 请帮扩散 请多支持 ❣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