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乐队中的大锣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文 / 李彦波
京剧乐队武场的四件乐器是 : 板鼓 (又称单皮鼓)、大锣 (又称京锣)、铙钹 (又称京钹,民间叫镲或水镲)、小锣 (又称手锣)。板鼓是乐队的总指挥,是武场中的首脑。鼓师根据剧情的需要,指挥乐队演奏各式各样的锣鼓经配合表演。大锣直接反映着板鼓的指挥意图,它把鼓师指挥出的节奏、板头、尺寸、锣经确立定形。
京剧伴奏中主要使用的大锣有六种不同高低音的锣 ,即 : 低音锣 (又称大片锣)、中音锣(又称虎音锣)、中高音锣 (又称高虎音锣)、大光锣(又称大苏锣 )、小光锣 (又称小苏锣)、高光锣(又称武锣戴牛眼锣)。通常情况下使用以上六种锣伴奏为主,其它锣伴奏为辅。
京剧大锣讲究‘执锣三八势’。指:左手提锣,右手拿槌,双脚站立。三个姿势当中都有一个八字,故称‘大锣执锣三八势’。
第一势,身体挺拔站立,双脚成丁字形。丁字步自然分开与肩宽同齐,双脚形成八字站立姿势。
第二势,伸出右手并把锣槌绳套套于无名指中骨节,握住锣杆大拇指二拇指自然伸开,形成一个八字握槌势。演奏时右手臂弯曲成九十度直角,手腕向内对准锣心进行敲击。
第三势,伸出左手五指并拢,把锣拐置于二拇指指根节 ,大拇指顶住锣拐右端,除二拇指外其它手指向手心自然弯曲,大拇指二拇指之间形成八字提锣势。
演奏时左手臂弯曲九十度,大锣自然下垂,身体与大锣之间离 开二十公分并形成一个六十度斜角。上述为大锣执锣‘三八势’。实际演奏中经常采用站立演奏和坐着演奏两种姿势。站立演奏可使身体充分协调一致锣音少受阻档,便于观察剧情发展及演员的表演。坐着演奏是利用身体和衣服能遮档锣音,便于运用演奏技巧,使锣音产生变化,从而弥补大锣音色单一的缺憾。
京剧大锣的主要演奏方法有以下几种:抑、扬、顿、挫、攮、揣、边等。其中
抑 :轻击大锣心,抑制锣发出的音量;
扬:重击大锣心,增加锣发出的音量;
顿:敲击大锣心无论力度大小,使锣发出的声音立刻停止;
挫:敲击大锣心,使锣发出的声音戴长或短的停止;
攮:重击大锣心并把锣向外向上攮出,使锣发出的声音得到充分释放;
揣:连续顿击大锣心,使锣发出有节奏的断音;
边:单击鱿连续敲击大锣边 , 使锣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效果。
上述为大锣基本演奏方法。
京剧大锣的伴奏多用于袍带人物、武将、武人及平民百姓等。主要用来强化人物性格,烘托情感,渲染舞台气氛及连接场景等。不同音色的大锣在京剧中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如低音锣音色低沉浑厚用于文戏 ,人物多用于皇家人物、深闺秀女、老者等,表现皇家气派,雍容华贵、苍老凄凉等情景。中音锣音色浑厚洪亮用于文戏。除皇家人物及武打场面之外,其它场景均可使用中音锣,属于“官中锣”,主要用来表现平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中高音锣音色洪亮高昂用于文戏和武场坐场,多用于英俊潇洒的青少年,威猛刚直的江湖人物等。表现英姿勃勃,雄壮威武等人物形象。大苏锣音色高亢明亮用于武戏及情绪激昂的场景,多用于军中主帅、大将等,表现气壮山河、慷慨激昂等场景。小苏锣音色明亮清澈用于武戏武打,表现干军万马、杀气腾腾、热闹火爆的场面。武锣音色清澈稚气,用于武戏、神话戏,多用于法术高深的神仙或妖怪,表现精彩激烈的打斗场面。
京剧中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与大锣的伴奏密切相 关。大锣音响强烈,声音洪亮,节奏鲜明,表现力丰富。剧中人物的精气神情有了大锣的伴奏,就好像人物的魂魄赤裸体外,显得生动鲜活。锣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千锤百炼,一锤定音。”梨园老话说:“大锣一响,有衣有粮。” 锣音象征着吉祥如意和良好的开端。
大锣的演奏都是正板红板,锣经中的节奏、板头、尺寸等 , 除板鼓领奏外大锣起着定形的作用。锣经是演员用程式化表演刻画人物过程的重要形式之一,大锣的伴奏可使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能够恰如其分地烘托人物,抒发情感。大锣能够用独特的音响效果,把戏曲特有的舞台氛围渲染致极,还可以自然流畅的连接剧中场景,大锣用“跺头”开启【慢板、原板、二六板】,用“三锤”开【快板】,用“闪锤”开【摇板】,用“凤点头”开【散板】等,可用各种锣经开启各种板式,满足人物情感需要。“念白”是演员塑造人物时的重要表演手段之一,要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语言表达就必须要有艺术性。大锣的伴奏能够强化“ 念白”的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魅力,使人物更加具有戏曲化的鲜明特点,锣经在念白当中还可以起到标点符号的作用。武戏武打在京剧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剧目也很多,京剧的武戏武打中乐队的伴奏主要是有武乐来担任,而大锣在武乐伴奏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源自——《大舞台》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