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塔”社会实践队:中原一带枣花馍,憧憬未来样式多
枣花馍是一种汉族民俗小吃。是流传于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春节风俗。制作艺术堪称绝美。“二十八,蒸枣花”,枣花馍是过年较为隆重的仪式之一。枣花馍过去同时也是人们用来祭祀的供品。过去的人过生日、结婚、过年、盖房子上梁,都会蒸一些枣花馍,代表喜气洋洋、福气满堂。
河南每当过了腊月初八之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特别是腊月二十三之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的置办年货,枣花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样。
几颗红枣,一碗面粉,搓长卷一卷,光滑白净的新年枣花馍便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案板上。枣花馍的种类很多,并且和花馍是不一样的,“枣馍”顾名思义全部都是枣做的,并且还分为枣花、枣山、枣圆等多种,但常见的还是枣山和枣花两种。
腊月二十三那天,当各家各户年货基本上陆陆续续的准备就绪,并且枣馍也都做好了,家家户户会请出祖先牌位摆上花馍。通过对一些河南老人的采访,这习俗还是源于先祖从山西洪洞搬迁到河南,为了纪念家人,每年的年首和年尾,都会在宗庙里用枣花馍祭祀祖先,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一些地方的过去,刚出嫁的姑娘,等到7月中旬回娘家门时,谁家的枣花馍做的多就是对姑娘好,然后要带着枣花馍回到婆家,带得越多,就说明娘家对女儿越好,也是希望婆家善待自己的姑娘,这就是做家长的心意。今天,这样的习俗成为沟通情感的一种方式,大家用制造食物的美好方式来表达爱。
枣花馍由中粗两边逐渐变细变尖的条形面两边卷成圆环状而成,环内置枣,故称“枣花”象征心灵手巧。枣花馍易入口好咀嚼,也称年馍中的“方便馍”。
制作枣花馍时,要将面粉中拌入发酵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放在温暖处放酵至二倍大。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后在案板上不断地加入面粉揉搓,一直揉至面团切开后没有气孔,分成大约 65克/个的大小,揉圆擀成厚薄均匀的圆饼,在圆饼一半处间隔均匀地放三颗枣,将圆饼对折,再用刮板在二颗枣之间压出花纹。做好的面胚放在刷了薄植物油的蒸笼上放入蒸锅中餳15分钟。大火烧开水上气后用中火蒸15分钟后关火,关火焖3分钟后再揭开锅盖出锅。
春播种,夏长赢,等到秋天,颗粒归仓,儿孙满堂,这是中国人收获的季节。每逢过年河南家家户户都会做枣花糕,寓意吉祥如意,期盼来年风调雨顺,能有好的收成,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