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除了英格丽·褒曼还有保罗·克利
上一期凡容同学的二篇诗歌《记北非行》和《摩洛哥的颜色》,把我们带到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浪漫地方,美丽的诗句、绚烂的色彩,让人着迷。
《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
关于北非的概念,还是从老电影《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开始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据说2007年美国公布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中,《卡萨布兰卡》夺得冠军。虽然男主角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是个传奇人物,但女主角英格丽.褒曼却是不可超越的传奇。
当经典重温时,依然是眼神始终追逐着她不舍离开,陪着她一起哭一起笑,真是美的不可方物。感叹时隔78年的老电影,依然能带给你神秘的感动,她是我心中永远的女神。
《盗用凡容同学的美图》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中,Casa ~房子,Blanca~白色;即是白色房子的意思,听上去就充满浪漫的想象:埃及、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神秘的异域风光。
这里曾经是各色人等的历史舞台,包括腓尼基人,埃及人、柏柏尔人、罗马人、阿拉伯哈里发、奥斯曼苏丹、以及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者;
这里还有古代名城迦太基、亚历山大里亚、开罗,马拉喀什、杰姆(罗马古城,有圆形斗兽场)当然还有卡萨布兰卡(因电影而闻名世界)。
关于北非,在艺术史上还有个重要作用——启发并造就了现代艺术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保罗.克利。艺术史称:100多年前的一次登陆北非,永远地改变了现代艺术的方向。
保罗·克利(Paul.Klee, 1879-1940)--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出生于瑞士的德国艺术家家庭。父亲是德国小提琴手,母亲是瑞士歌手,从小深受艺术熏陶,小提琴上造诣颇深,11岁就曾登台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表演,後來娶妻莉莉也是钢琴家,可以说他一生都是浸泡在音乐的环境中成长的。不过他从小就立志要从事“视觉艺术”的创作。克利曾任教于包豪斯学院,他也是青骑士派的创始人之一。
《保罗.克利和妻子》
保罗·克利所处的是个动荡和变化的大时代,发生了二次大的战争,一战和二战。旧制度崩溃、新思潮泛滥,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各种艺术风格群起:印象派、野兽派、青骑士、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不足而论,克利也在各种风格中摇摆不定,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
他曾去巴黎看梵高的画,对其采用强烈的原色和厚涂的笔触相当震撼,不过也说过,“梵高的强烈让我害怕”。 梵高影响了克利使用色彩来表达情感,但精通音律的克利骨子里还是喜欢和谐的东西吧,所以他弱化了梵高强烈扭曲的笔触和造型方式,并且完全摒弃了透视法。
康定斯基的作品《黄、红、蓝》
对克利影响比较大的是康定斯基,他同样是音乐造诣很深而且曾在包豪斯与克利是同事和邻居。他们都是试图从音乐的视角去发掘视觉艺术,用“通感”来打通彼此的艺术语言。
不过,最终使他茅塞顿开的不是音乐而是一次奇妙的北非之旅。
1914年他与2个朋友短暂访问了突尼斯,北非耀眼的阳光和色彩让他大为惊叹,特别是那些Casablanca~白房子,在每日不同时段阳光的照耀了,呈现出透明的、奇妙的色彩。
那一刻是他艺术生命最关键转折点,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即用几何色块式的方法、用颜色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变化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保罗.克利对于造型和色彩全新的认识是他对现代艺术的重要贡献。他的理论著作《论形式和设计理论~Writings on Form and Design Theory》被认为与达芬奇《绘画论》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
他的作品具有冷静的幽默感、孩子气的纯真和充满音乐性的诗意,反映了他的性格和信仰,非常具有个性。
在突尼斯他写道:“颜色已经占领了我;我不再需要去追逐它,我知道它永远拥有我……颜色和我是一体。我是画家。”
哈马马特是突尼斯小城,城里人和动物的声音、炙热的阳光、穆斯林特殊的辛香料味道是他从未有过的特殊体验,这种异国情调的感受延续了他的一生。
《图一 哈马马特的清真寺 1914》
在《图一》中,克利没有直接的描绘自然,而是通过他的眼睛去诠释他心目中的感觉。画分上下二部分、颜色以柔和雅致的粉色构图。
上半部天空映衬出突尼斯西北小镇哈马马特的整齐轮廓线,清真寺和茂密的树木仿佛被蓝色的天空点亮。画的下半部是抽象的粉色和红色的拼接物,点缀着紫色和绿色,像一条薄被覆盖在画布上。
这样的构图,呼应了克利心中的理念~上半部表现现实生活,下半部展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通过色彩来表达内在与外在世界的结合。
克利在突尼斯时还去了古城(Kairouan)凯鲁万,这是个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在哈里发穆阿维耶时期,是逊尼派伊斯兰学者研究古兰经的中心,地位是继麦加和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第四圣地,到凯鲁万大清真寺朝圣七次,被认为相当于麦加朝圣一次。
《凯鲁万风格-1914年》
矩形、圆形、色彩、音乐
克利创作了好几幅有关凯鲁万的作品,从部分抽象一直到完全抽象。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逐渐变化的过程。
1914年,克利画了他的第一个纯抽象“凯鲁万风格”作品,整幅画面由彩色矩形和几个圆组成。彩色矩形成为他的基本构建块,有些学者将其与音符相关联,克利将其与其它彩色块结合以创建类似于音乐作品的色彩和谐。
他对特定调色板的选择模仿了音乐键。有时他使用互补的色对,有时使用“不和谐”的颜色,再次反映出他与音乐性的联系。就好像“明亮的色块,在画布上唱歌”。
北非之行给克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他反复描摹的题材。
《突尼斯花园 1919》
《老人》
突尼斯花园色块式的组合方式,表达了颜色的韵律和音乐的通感,渐渐的,克利对光线和色彩的渐变开始了耐心、孤独而富有诗意的研究;色块的组合方式,颜色的韵律,这一切都带给我们类似音乐的通感。
据说克利在创作前会拉一段小提琴热身,过程中通常也伴随着音乐,克利的创作过程被称之为“牵着一条线在漫步“,如果你觉得喜欢克利,其实非常自然不过,因为他“打破了东方人对线条的垄断”,你会觉得那么亲近。用我的大白话讲:克利好似先把纸染成诗意的颜色组合,然后用线条在上面作画。
喜剧海战
克利摒弃了描摹自然的手法,而是借助颜色、造型、线条唤醒观者的感官和灵魂,我们可以从他的画中感受到诗意、天真、音乐和美。北非之行影响了克利的终生,他不时的会创作与之相关的题材。
《鱼 》
《应许之地》
此外,克利还是儿童绘画最大的教科书之一,并且以他为主题的音乐不甚枚举……包括我们熟悉的中国音乐家谭盾,也写过一部管弦乐作品《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
在西方艺术史中,保罗.克利是20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最独立的艺术家之一,他不属于任何流派,他就是他自己--Paul .Klee。
附:克利的作品在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的MOMA 和瑞士伯尔尼。
文:可可
图:部分来源网络
排版:专栏编辑部
读书专栏
厦大EMBA读书会
厦大EMBA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