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扶持政策到位度参差,最期待来一个普惠给力的
疫情期间,国家和地方陆续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如何?企业在申报过程遇到哪些问题?3月5日-4月10日,零点有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哈尔滨六地,通过零点有数优政通系统的政策体验师社区,征集358家有申报扶持政策行为的中小企业代表作为体验师,对税务、社保、房租、补贴、信贷等政策进行申报体验,发现如下问题:
发现一:已出台政策措施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但相关政策本身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绝大部分企业已经不同程度享受到或者正在申请享受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监测显示,72.5%的企业已经享受到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20.3%的企业仍在等待审核。其中,社保和税收政策的落实度较高,分别为95.1%和83.1%;补贴和信贷政策的落实度偏低,分别为54.6%和20.0%。
86.9%的企业对政策落实情况表示满意,76.1%的企业认为政策获得感较强。但是,企业也反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优化提升的地方。85.5%的企业在本次申报体验过程中反馈了负面体验点,这些负面体验点主要集中在政策申报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覆盖范围窄、配套文件出台滞后是企业提及最多的三个方面,提及率依次为13.7%、12.1%、10.5%。
发现二:政策出台统筹力度不够,制约政策落实效果
疫情期间,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减负纾困政策。中国政府网和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推出的疫情防控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库显示,国家层面已经发布超200项政策文件;全国29个省区市(除西藏、新疆以及港澳台地区外)推出的地方政策多达800余项。
但是,政策出台阶段统筹力度不够,存在“四个不高”,无形中增加中小企业寻求政策的成本。一是政策亮点度不高。约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已出台政策数量虽多,但缺乏普惠、直接、有聚焦突出效应的亮点政策。二是政策明确度不高。监测显示,27.5%的企业反馈了政策条款不清晰、内容难理解的负面体验点。有企业提到,中小企业的政策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弱,已出台政策多散杂,适用范围、条件要求等不明确,如“受疫情重大影响”“因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或发生严重亏损”等条件未明确范围上下限,实际理解和运用比较困难。三是政策协同度不高。部分企业认为,政出多门且各地各自为政,上下游企业在享受不同政策时存在冲突。四是政策精准度不高。各地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多与国家政策文件一致,缺少本地特点。此外,15.6%的企业认为部分政策适用对象宽泛,不能贴合产业结构特点和企业发展状况。
发现三:税收和社保政策受广泛关注,文章仍需做深做透
税收和社保,是企业的两大刚性负担。企业对社保和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满意度最高,分别为92.2%和88.1%。但与此同时,企业反馈的税收和社保政策的负面体验点数量也最多,两者相加占比超过六成。这说明企业对于减税降费政策最为关注,也有着更多期待。负面体验点主要集中在政策扶持力度、覆盖范围和实施期限上。企业认为,已出台政策力度与当前面临的困难相比仍显不足,希望能够给予更多支持。
企业对税收政策期待更多普惠内容。疫情期间,不少中小企业遭遇生产和经营困难,甚至出现没有收入、无税可交的情况,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不大。不过,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那些有营业收入而业绩明显下滑的企业有着直接帮扶作用。50.4%的企业期待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受惠面,希望对象范围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部分一般纳税人,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扩展至更多受疫情影响行业。
企业对社保政策期待更长政策期限。疫情期间,部分中小企业迫于疫情压力通过降薪、带薪休假、无薪休假等措施降低人工成本,但社保成本仍是一大负担。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切实减轻了中小企业负担,对企业很有吸引力。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影响逐步凸显,原有政策实施时限是否可以延长也颇受企业关注。监测显示,23.4%的企业期待延长社保缓交免交的实施期限,并认为减免优于延缓。
发现四:房租减免政策需求较为迫切,但目前落实进展缓慢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每月房租同样是一笔较大的刚性开支。减免房租对于减轻企业负担、缓解资金难题有直接作用,但实际落实过程中难度较大。
房租政策的负面体验点集中:一是政策覆盖范围窄(14.7%)。房租减免政策主要针对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但实际上相当比例中小企业租赁的是商业、私人物业。监测数据显示,仅28.9%的企业申报了房租减免政策。此外,房租减免还涉及与运营方、产权方等多方协调沟通,政策兑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实际减免幅度也不尽相同。有企业反馈,其转租的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未能享受房租减免。二是申报材料数量多(29.3%)。有企业反馈,园区要求提供的申报材料多达15项,含营业执照、租赁合同、企业财务报表、纳税证明等。三是结果反馈不及时(18.7%)。监测显示,仅67.5%的企业成功申请房租减免,22.5%的企业仍在等待结果反馈,且时间节点尚不确定。
发现五:政策申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应用不足,制约政策落实效率
各地政府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行“不见面”“非接触”办事,但是部分政策措施未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来提高申报效率,与疫情期间企业对优惠扶持政策的快落实、快兑现的急切需求不匹配。
10.3%的企业反馈部分政策仍要求现场获取材料和进行申报,存在现场预约难,办理不便捷等问题。有企业反馈,申请线上培训补贴需到社保部门开具证明,且审核时间要15个工作日,社保缓缴也需到大厅提交纸质材料。此外,部分政策优惠减免数额较小,对企业应急的实际效用较低,甚至不及申报过程所产生成本,但审批手续繁琐、流程较长。有企业反馈,其曾为一块钱的滞纳金减免多次联系专管员和跑大厅,审批流程历时二十多天。
监测显示,政策申报11.5%的负面体验点集中在申报系统不稳定和线上操作不便捷。疫情期间线上办理需求激增,但信息化支撑不够,系统平台固有的难登录、卡顿和闪退等情况问题更为突出,影响申报效率。此外,部分政策申报在智能识别、自动判断、一键申报等方面应用不足,影响申报体验。有企业反馈,政策申报没有提供统一入口和指引,需自己逐一查找、反复咨询,并登陆多个系统平台进行操作,耗时耗力。
基于疫情政策申报体验师的反馈,零点有数研究团队提出以下四个主要对策建议:
第一,围绕降低中小企业刚性支出,聚焦突出一项或者至少享受一项普惠政策,进一步提升政策普惠性,通过更有力度的减税降费和房租减免政策,提升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和空间。第二,做好政策设计和政策出口统筹,综合评估政策目标及效果,加强中央政府各部门、各个省份政策间的协同性,并打造智能化、一站式的政策查询和申报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查询、政策解读和政策申报统一入口,响应中小企业“易找政策”“易懂政策”和“易享政策”需求。第三,推动政策申报的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建设,做到条件简明化、内容通俗化、申报极简化,从而提升政策落实便利度,降低企业寻求政策的成本。第四,利用“互联网+督查”平台开展专题督查活动,广泛征集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等导致的“应享未享”“应得未得”问题,建立政策落实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并致力打造政策“在线发布-在线申报-在线评估”的管理闭环。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