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了死亡,其余都是擦伤:成长!就在危机和创伤中成长
去年开始的黑天鹅——“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它的到来,让我们步履匆匆的生活节奏戛然而止,就像忽然施了魔法一样,一切陷入死寂。它打破了人类自诩可以掌控一切的自恋,带来了经济衰退、人心惶惶,更有无数家庭卷入其中。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波及广泛的群体创伤。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有人焦虑,有人惶恐,有人抑郁,那些冲入一线的战士,因为第一时间面对创伤本身,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中国最顶尖的心理专家自发组成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他们选取了在当时情况下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心理专家讲述自己与危机相处中的故事,来为广大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而我看的这本书,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这本名为《危机和创伤中成长》的书,汇总了十位中国心理学界的顶级翘楚的智慧。他们都是我的前辈和老师,光看他们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安了:曾奇峰、徐凯文、董俊、樊富珉、马弘、杨凤池、张海音、赵旭东、刘天君.......
这十位业界顶尖的翘楚,在看这本书时,我仿佛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所以这本书虽然并不算太厚,但我却读了很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数次流泪,数次停顿,数次陷入回忆——我深刻的发现,这场黑天鹅事件,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从我自己的反应中,也显示出我,作为并没有身处疫区,也没有奋战在一线的心理咨询师,却仍然在这场战疫中,激活了很深刻的心理创伤。
除了卷入,还有感动。医者父母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医者的良知落泪。甚至是一些最基本的、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句子,也让我热泪盈眶。比如赵旭东在《创伤后成长:应对应激和压力的“双刃剑”》那一章中提到:“在心理救援中要救别人,自己就得非常强大,要有真本事,内心要稳定、坚强。在助人的过程中,要给人疗愈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两方面,一是助人者的人格,我们自己的个性、精神风貌;二是助人的技巧、技术,促成求助者的身心及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从而达到特定的效果。”,他说:“百炼成钢,我们都要成为心理健康的助人者”。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这么平淡无奇的句子,这同时也是对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要求,有什么可哭的?
我的感受是,这的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同时也是最难的,心理医生是人,有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但心理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必须是“神”——这个神,不是被人膜拜、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说,一个真正合格的心理医生,应该具有勇于付出,勇于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的“神性”。
心理治疗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压职业,职业倦怠和耗竭状态时有发生,对于咨询师的考验极高,咨询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破自我,再不断愈合、升华,这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痛并快乐着。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的前社长袁钟教授在2019年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时说:“医生经常要面对痛苦、悲伤、鲜血、恶病质、死亡。常人无法做到,但医生必须要有超常的品质——肃然而渗透慈悲、刚毅而浸润仁爱、抑制而涌动怜悯、自信而又谦逊、温柔而有原则,善良而有锋芒。”虽然心理医生不像外科医生那样,需要拿刀动手术,但内核的精神和职业的素养是一样的,所以,当我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流下了是感动和信仰的眼泪。
除此之外,当下的环境是,心理咨询师这个群体鱼龙混杂,太多的人把“利”字放在咨询伦理之上,这种混乱的现状令人堪忧,也令整个咨询师行业蒙羞,被人诟病误解。我身处其中,经常有一种无力感和迷茫感,所以当我看到这样坚定的语言时,我也会有一种复杂的情愫,委屈、感动、集体温暖......
如果要说这本书带给我个人的情愫,那就实在太多了,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的主旨如书名所示,主题是针对“心理创伤”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跟我没什么关系,我自己没感觉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受到什么创伤,我本身也不是从事心理专业的。其实不然,这本书虽然主题和核心是危机干预和心理创伤,但是包含的内涵却很广泛,涉及我们每一个人。
可以这样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在无菌箱中长大的,没有任何心理创伤的人根本不存在,本书的主题,是围绕在危机干预之外的很多延展,比如徐凯文教授提到的“空心病”,就是一种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因此自杀,也有更多的空心人,终日忙忙碌碌,在焦虑和压力中生活,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少的人能体会到幸福和发自内心的愉悦,很多高兴和刺激都是表层的——而这些现象,都与当代人所处的整个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所以这里面的内容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
而且这十位顶级大咖,使用了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和群众交流——这本身也是系列演讲的目的。他们很少使用专业的术语,但是却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向人们传递了科学、信念,和生活的意义。
所以,这本书我必然会看第二遍。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专业的角度,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本书一共十章(每人一章),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分别是:
“道”:创伤事件的觉悟
“术”:创伤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法
“器”:助人者的自我成长
不管是哪一章,都有我感慨很深的“点”,有的是醍醐灌顶,有的是拓展思维,有的是感动,有的是激昂,在这本书里,十位专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咖,而成了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创伤,也有情绪,也有心理能量低的时候,也被误解,甚至也被辱骂,但是他们都带着自己的信念,选择做一个在大灾大难面前有良知的人。而这种良知,在现代这个社会,实在是太稀缺了,这也是我被反复感动的原因,又或者,这里面也包含了我的选择,而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因为看到了远方的灯塔,而激动不已。
下面,我随意截取几个最有感触的点,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01 曾奇峰:情绪和智慧的大脑
弗洛伊德说:“哪里有情绪的大脑,哪里就有智慧的大脑”,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用思考来替代情感。
——曾奇峰
曾奇峰的角度很出乎意料,他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但作为武汉人,去年他却处在疫情的最中心。所以他选择的切入点,是疫情当中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我们在疫情中心外的人都体会得淋漓尽致,更何况在疫区中心的人,尤其是去年的武汉,一座千万人的城市瞬间封闭,直到现在,我看到书中提及去年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还是在一瞬间就忍不住落泪了。我们看到的报道只是只言片语,而真正的武汉,在去年接受着烈狱熔炉一般的炙烤。
包括我现在打字的时候,还是眼含热泪,我很清晰的知道,这里面有我自己的很多创伤和卷入。生离死别,无奈悲壮。
所以,就连曾奇峰这样的心理翘楚,为了避免自己产生替代性创伤,他也选择了“隔离”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正如一位精神分析师所说:“只要有防御,就不会有创伤”。
曾奇峰说:为什么有些人防御的好,有些人防御的不好呢?这是由人格影响的。很多人之所以有极大的创伤感,是由他早年的创伤导致的——这一次罕见的灾难激活了他过去的创伤。
我在分离这块有比较深的创伤,虽然我小时候也没有被送回过老家之类的。但是事实上,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因为分离焦虑没有处理好,都会遗留下较深的分离创伤。这些创伤,在日后都有可能被激活。
我很清晰的记得去年疫情期间,正好是我整理书稿的时间,我大年初一就返回了自己家,一个人开始写书稿。后来很快小区封闭,我便开始了一个人隔离的生活。那段时间写书稿压力很大,因为焦虑,一天平均只睡2个小时,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我的肩膀疼的要命,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焦虑、孤独、恐惧的心理状态——但是这些状态,在当时很难觉察,只是感觉每天都过得昏天黑地,同时看看窗外,天总是阴的。
阴霾也时常让我抑郁。
我不但和父母无法见面,和男朋友也打破了平日频繁见面的节奏。而他刚好也陷入了精神冬眠的状态,情绪低落。在近两个月的隔离期,我们吵了不知道多少架,我无数次提出分手——虽然从理智层面,我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又在“作”,但是在当时,却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平时大部分时间,我的心理顽疾虽然没有痊愈,但是都能做到曾奇峰所说的“用思考代替情感”,事实上,我无数篇文章就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但是在当时,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巨大的压力,我的掌控感完全丧失,这种丧失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焦虑和恐惧,所以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我的理智基本消失了——除了唯一残存的理智用来写书之外,剩下所有的理智都消失殆尽。
这次体验对于我之后的个人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疫情过去半年后,我重新理解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这一次,我对于“安全感”的理解,比之前深刻了数倍。而这,大概就是在创伤中成长的最好例证。
02 空心病
北大心理系教授徐凯文教授用7个故事讲述了7个主题,我每一个都深有感触。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空心病”这个话题。徐凯文教授如是说:
“物质让人异化,使我们失去了人性中的一些美好的部分。”
“自我缺失和自我迷茫是现代人非常明显的特征,我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人,学生们需要面对很多考试,在考试中努力,让所有人满意的压力始终伴随着他们,他们便产生了对评价的愤怒,恐惧和厌恶,当学习成为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时,学习就和痛苦连在一起,所以厌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支撑自己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原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用理想和信念填补的。但是当理想和信念缺位时,精神上的空虚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
“人生而有良知,我们在做有价值的对的事情时,我们会自我肯定,但是如果我们只追求功利,会从内心嫌弃自己。空心的来访者,不断被逼着做一些他们认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渐渐他们就觉得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
我想,这些内容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心理学的范畴,而上升到社会文化和世界潮流的联系上,正如徐凯文教授所说:“我们没有办法只把它限定在歪曲认知这一个层面上。”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深思的话题,同时,它也再次打开了我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生中的终极哲学问题,恐怕此生都要不停纠结。
03 天人合一
刘天君教授是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谈灾难与应对的。他的文章既有淳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哲学思辨的空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刘天君教授援引大师钱穆的总结,提出“天人合一”乃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刘教授认为,天人合一,从心理学的视角,超越了马斯洛的最高需要层次“自我实现”,是人格成长的更深层次和更新阶段。从这个角度说,心理学的终点,就是传统修炼的起点。
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其实没有灾难——万事万物都只是客观存在,我们人类认为的灾难,其实是一种基于人类视角的主观感受,是人类对自身无法掌控的、对自身有破坏性的生活事件的心理投射。而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生活事物本身无谓好坏,都是中性的。此外,从天人合一的视角来说,并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认为宇宙是属于人类的,这与佛家所说的众生平等一样,病毒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存在,人和微生物在宇宙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所以我认为人类众多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自恋——对于自恋的偏执。当把“小我”放得太大,眼里就没有了天人合一的概念,自然痛苦也就因此产生。
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的本质差异很大,传统文化解决的是终极问题,心理学科学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在这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高于现代文化。终级问题虽然貌似很遥远,但是它往往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终级定海神针。终级问题也会影响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如果终极问题不解决,人的心理就不会完全踏实。
刘教授提到的从天人合一的视角看灾难的应对——行动和创造,才是开悟的表现。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理解了终极的哲学问题,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去创造生活,去做事,而不是停留在感受和幻想(也可以说是幻象)中——而这一点,也和曾奇峰之前提到的“智慧大脑”同出一辙。这自然也是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个觉察和觉知的过程,就连睡觉,本意也不是睡jiào,而应该是睡júe,睡是动词,在睡觉中júe知,才是睡眠的真正内涵。
大的灾难来袭时,带给我们的是危机和创伤,但是如果我们能把灾难当做资源,它就成了我们觉知的大门。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精神,即使在物质未满足的阶段,需要填补物质空白,但是更多时候,其实基本的物质需要早已满足,继续填补的空洞往往来自于精神层面——当然,我们自己会误以为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尽早地觉知,可能是停止无意义的挣扎,能够活出心花怒放的幸福人生的终极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