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局,解局关键多半在局外!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0卷,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24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自凤之白罢商,后遣定陶王也,上不能平;及闻章言,天子感寤,纳之,谓章曰:“微京兆尹直言,吾不闻社稷计。且唯贤知贤,君试为朕求可以自辅者。”于是章奏封事,荐信都王舅琅邪太守冯野王,忠信质直,智谋有馀。上自为太子时,数闻野王名,方倚以代凤。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子侍中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凤闻之,甚忧惧。杜钦令凤出就第,上疏乞骸鼻,其辞指甚哀。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上少而亲倚凤,弗忍废,乃优诏报凤,强起之;于是凤起视事。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自从因王凤的弹劾,王商被罢黜,到后来遣送定陶王归国,成帝心里一直郁愤不平,此时听了王章的话,有所感触而醒悟,打算采纳他的建议。成帝对王章说:“若不是京兆尹直言,我听不到国家大计。况且只有贤能者才了解贤能者,请你试为朕找一位能够辅政的人。”于是王章再上密封奏书,举荐信都王刘兴的舅父、琅邪太守冯野王,说他忠诚正直,又富于谋略。成帝从当太子时,就多次听说冯野王的声名,于是准备依靠他代替王凤。王章每次进见,成帝都命左右随从退出。但当时太后堂弟之子、侍中王音独自窃听,全部了解王章谈话的内容,并报告了王凤。王凤听了甚为忧虑恐惧。杜钦劝王凤搬出大将军府,回到原来的侯府,上书请求辞职退休,措词十分哀痛。太后闻讯,为王凤流下眼泪,不肯进食。成帝从小就亲近倚靠王凤,不忍心罢黜他,就下诏优礼安抚,勉强他继续任职。于是王凤复行视事。

【解析】

上面材料发生的背景,王商被王凤斗倒气死,汉成帝想用宗室又用不了,老师张禹又不愿意合作,就连兄弟定陶王想留在长安,也被王凤找理由给赶了回去。

王章这个人也是个头铁的,以前弹劾过石显,现在他又弹劾王凤。

他给了个建议,用别人换掉王凤,而且还提出建议人选。

这个建议也切到了汉成帝的痛点,汉成帝现在无人可用,想用的人外戚又围追堵截不给机会。

比如,刘向父子、定陶王刘康,都属于汉成帝的尝试,但最后的失败了。

调整了一下思路,直接搞定关键,把王凤给换掉,算是直接将军。

讲实话,这个策略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却注定无法实施。

首先,王凤大势已成,一票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汉成帝是皇帝没错,但是这个时候想换谁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

其次,王凤是外戚,是王太后的弟弟,有她给撑腰。

反过来,王太后的存在何尝不是也限制了王凤的更进一步,这一点从王莽篡汉的时候也看出,对王太后也要好好地供起来,并不是说军政大权一把抓了,就能对这个小老太怎么滴,这是合法性合理性的问题!

最后,王凤都在皇帝身边给安插了不少人,汉成帝、王章想干什么,王凤不可能会一点风声都没有。一旦知道,就提前发动,源头掐死!

再来说说王凤方面。

之前王凤斗倒王商,内廷里面清算了王商的人,也安插了王凤不少人。

时太后从弟子侍中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

这个王音就是其中之一,提前给王凤通风报信,这下王凤可以得一个先手机会。(事后王音因此而获得御史大夫,以及在王凤时候作为王氏外戚的第二代话事人)

其实和汉成帝的矛盾是权力归属的问题,尚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阶段。

这场斗争汉成帝输了大不了大权旁落,皇帝依然是他,而且还能继续搞事情。

王凤一旦失去权力,随之而来的不光是自己要被清算,就连王家也要跟着遭殃。

甚至王凤一系所有依附者都要被边缘化,包括上面材料中出现的狗头军师杜钦。

这种事,退不得!

之前提到太后,这里就要说一下太后、皇帝、外戚这个三角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克制。

太后对皇帝有钳制的权力,但是平时不管事,皇帝对太后只得服软,毕竟汉朝以孝治天下。

对于外戚的权力获得,来源太后支持,也是在于皇帝授权。

皇帝对外戚是用来平衡势力,作为自身掌控朝局的抓手,要用也要限制。

这里的问题在于,王氏外戚不但有太后支持,而且还极度膨胀超过皇帝的控制,反过来威胁到皇帝。

而太后也依靠外戚实力, 来体现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王凤的破局,不在王章,不在冯野王,而在汉成帝身上。

而搞定汉成帝的关键不在汉成帝本人,而在于能够影响到他的人。

而整个天下,皇帝唯一需要低头的,除了庙里的先帝牌位,就是活着的太后。

杜钦令凤出就第,上疏乞骸鼻,其辞指甚哀。

汉成帝不是想让王凤走人吗?现在王凤主动走人,上书请辞,这就有三个作用。

其一,这个辞职是写给王太后看的,获取支持,当然背后肯定还有一系列在王太后那边活动的安排。

其二,如此低姿态、言情恳切,勾起汉成帝恻隐之心。

其三,道德绑架,王凤辞职,汉成帝总要挽留一二吧,不可能一说辞职就同意。那这就是蓄谋已久,对汉成帝反而极其不利,显得他天性薄凉。

当然,这三个第一个是关键,第二个不过是聊胜于无,第三个就是争取时间。

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

王太后出手了,没有让汉成帝如何,而是直接一招道德绑架,绝食不吃东西。

然后一边哭,“我苦命的弟弟哟,我娘家将来怎么办喲,我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汉成帝没办法,只好出面挽留王凤。

于是凤起视事

可知的是,王凤这关一过,接下来就要对王章、冯野王等人进行清算。

【启发】

这一段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重点在于王凤如何破局,尤其是汉成帝与他的矛盾。

王凤的化解在于他让矛盾之外的王太后入局了。

而王太后本身就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人物,自然就是四两拨千斤地转了起来。

如果没有,那么王凤还真不好办了,难不能找个机会让汉成帝病死?

其实王凤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很有参考性的。

当下局面你看不清楚,那么就跳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或者局外角度去看。

比如,你天天说工资低,是你和领导之间的矛盾。

可以从整个公司运作的价值流转上看,资源、钱都往那些地方汇聚了,你就知道你要在哪个方向用力。

比如,你说生意不赚钱,是你和顾客之间的矛盾。

你可以从不是你的顾客身上看一看,问一问,他们如何愿意成为你的新客户。

具体的,你可以从与你问题相关之外的身上看一看,有没有灵感,亦或者能不能施加影响来来撬动局面。

最后点一句:之所以局面僵持,因为局内部的矛盾已经达到平衡,想要结局,破局点要从局外找

(0)

相关推荐

  • 《西汉趣事》之四十:外戚揽政 王凤专权

    竟元元年(公元前33年)六月,汉孝元皇帝刘奭驾崩,终年41岁,在位15年.儿子孝成皇帝刘骜即位,时年19岁,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封大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第二年,又封几个舅舅王崇为 ...

  • 西汉帝后一览(含追尊)

    2021-06-28 21:40·易宸清 包括所有生前所立和身后追尊的皇后.皇太后.帝太后.太皇太后.帝太太后.皇太太后. 一.汉始祖:刘煓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的人,中国历史上 ...

  • 读通鉴(120)巨婴皇帝

    读通鉴(120)巨婴皇帝的脆弱政权 注:亚里士多德说:人类的知识可分为经验.技术和智慧,但个人的成功必须依赖经验,有经验的人可以比有技术而无经验的人更成功,不过有经验的人只知事物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 ...

  • 西汉历代帝皇(十):痛失中兴机会的汉哀帝刘欣

    公元前7年3月的一天早上,汉成帝刘骜突然驾崩,随后十九岁的刘欣继承帝位,成为西汉第十位皇帝--哀帝.汉成帝一生无子,这个刘欣是何来历呢?翻阅汉室宗谱,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庶孙,汉成帝刘骜的侄子,定陶恭王 ...

  • 皇帝穿越记之同行篇

    王莽自从爱妾被迫送人事件之后,开始了对权力的渴望.放眼当时的朝廷,王莽首先要下手的并不是权势在握的王家贵族,而是自己的一个同行.这个同行几乎是和王莽用同样的方式走上仕途,此人就是淳于长. 淳于长和王莽 ...

  • 王章——牛衣对泣典故的起源者

    王章,字仲卿,西汉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磁窑镇北部)人.官至京兆尹."牛衣对泣"典故的起源者. 西汉宣帝时,王章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自幼深受家学的熏陶,对儒学五经研究很深,12岁 ...

  • 读通鉴(124)乘风破浪的傅太后

    读通鉴(124)乘风破浪的姐姐 孝成皇帝下,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 春,正月,皇上行幸甘泉,郊泰畤. 二月,壬子,丞相翟方进薨.这时荧惑守心,丞相府议曹平陵李寻奏记翟方进,说:"灾变迫切, ...

  • 最招黑的宠妃,皇帝死了赖她,皇帝生不出儿子也赖她

    在公元前七年,当时称为绥和二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情.一向身体健康的汉成帝突然驾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死一个皇帝算不了什么,但这件事造成的连锁反应,让人始料不及.因为此后的汉朝皇帝,都比较小 ...

  • 本是一路上顺风顺水的皇后,时局一变,被迫在丈夫陵墓前自尽

    在汉成帝时期,有一个女子非常幸运,她就是定陶王刘欣的妻子傅氏.这个女子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倒是清朝鹅湖逸士编写的一本<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管她叫傅黛君.这个名字虽然很美,两千年的正史都 ...

  • 赵飞燕姐妹独得汉成帝十年宠爱,却落了个双双被逼自尽!

    作为西汉知名度不高的皇帝,汉成帝身上最大的新闻,应该就是死在赵昭仪的床榻之上了.还有就是,汉成帝的赵皇后和赵昭仪,是一对姐妹,汉成帝后期独宠这姐妹俩十年,她们在汉成帝去世以后失去庇护,都被逼自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