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26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26期
第58条讲解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有请马明月老师,今天再继续帮家人们扫盲几个字
马明月老师:帮助我们大家识了“愈”与“解”这两个字,可我们这些学生,却和当今世界的学校学生与家长一样。对老师没有感激之心。没有一个人点赞。感恩,活成了动物而不知道。
今天,再请马老师,帮助家人们扫盲“和”·“平”·“谐”·“得”·“中”·“复”·“衰”·“微”·“虚”·“接”这十个字。家人们和我一起,感谢马老师的辛勤付出与爱心奉献。
我们言归正传,回归58条。
仲师58、凡病,经汗吐下者,凡人。亡血亡津液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仲师58、凡病,经汗吐下者
仲师58、凡人。亡血亡津液者。
仲师58、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仲师58、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家人们,什么叫“和”。什么叫“自和”。什么叫“阴阳自和”???你懂吗。
那么,什么叫阴阳和平?阴阳相得?阴阳乃复?阴阳俱微?阴阳俱虚?
什么叫阴阳气不相顺接???
四处看看:
@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黄老师我以为您今天休息呢,我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收集一群有意义的聊天记录,没有时间写58条心得,以后再补上吧!这个解字我明天再发出来。
四处看看:
没有关系,接出这几个字我很开心!如果能帮助到家人们理解更好!
黄双辉:
仲师的每一个条文,都是一首诗,一首词。家人们不背,不学,天天脑子里仅仅剩下“我要是名医,我要是明医,我要是教授,我要是博导,我要效如桴鼓,我要研出几个好处方,我要病人多多”。那多好啊。
看内经,不懂,说它不科学,
我们家人们,读了中医大学,当了中医大夫,三十年,还开不出一条可以让自己满意·扣心自问敢确信的处方,还天天自以为是。
什么是“阴阳自和”?
这一条,病人瘥后的“治疗总治则”。我这些解读,你明白了吗。
顺便问问,我用了多少种“解法”来解仲师的条文贡献给大家了?
57条的解法,顺畅,有依据,有凭据,有赖依,很爽,很好理解。
58条,我又用了全新的解法,你懂了吗?完毕
黄双辉:
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三阴三阳”,仲师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和内经里的“三阴三阳”。有什么区别,相同在那?不同在那。马文辉教授老师给大家讲解的一个小时,你听了几遍?有没有。没有???你想成为名医?发梦吧。老师们的大爱。你弃如敝履……唉。
黄双辉:
下面条文来了,我才给家人们解开仲师的“三阴三阳”。保你一分钟就明白。呵呵。等着。
刘夫子:
本周讨论题一:对常见的发热现象,试从本症或伴症上,进行不同病因,不同病位,或不同病机的鉴别举例。
刘夫子:
@陕西~员肄多~执业?鉴别?
子:
外感六淫,皆可发热,各有何不同?
刘夫子:
后面所列,仅是对同一伤寒的病位鉴别一一六经伤寒的不同发热特点。
百世经纶一页书:
听完刘英锋教授《辨证论治要领系列谈》第11讲:姚氏症状鉴别规范举例——发热恶寒精析,受益匪浅,以下是末学听课笔记要点整理。
百世经纶一页书:
【第11讲 姚氏症状鉴别规范举例——发热恶寒精析】
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关键是鉴别,鉴别的重点在于指标。此讲刘英锋教授以姚荷生老先生剖析发热恶寒为例,做深入精析。
一、三要素剖析
发热恶寒是寒热并发的寒热类型,为外邪袭表干扰营卫所致,为病邪在表之依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发热与恶寒之间关系不同,诊断治疗各异,故需区别对待。以《伤寒论》中发热恶寒为例,其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顺逆转归皆有特殊规律:
1. 病因方面,寒、风为主。
2. 病位方面,六经皆有发热恶寒,太阳发热恶寒为常例,此外相对为变证。太阳居人体最外体表,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本经所主寒气与外来风寒同气相求,太阳之经气化主导,影响营卫变化。
3. 病机方面,营卫阻滞郁遏,恶寒因寒邪压抑正气,为不良反应;发热因正气反抗病邪,为正当反应。恶寒轻重反应寒邪多少,发热高低关于阳气抗力。
百世经纶一页书:
二、主要特征剖析
外感发热恶寒,突然发作,反应强烈;虚劳寒热不调,逐渐形成,反应较弱。
外感发热恶寒的主要特征,病人自觉痛苦以恶寒为主,发烧温度较高,38到40度,持续性,一天之中10到14点为极升期,太阳经气旺时故。或有先后错位,《伤寒论》“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之理。或寒热俱微,寒重热轻,热重寒轻,皆与病势之机转有关。
伤寒侵犯六经之大纲区别,7条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三阳之经皆有发热恶寒,此中又有区别:
1. 太阳经中恶寒为主症,1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 阳明病中仅初期有发热恶寒;
3. 少阳病中寒热错位;
4. 变例,6条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风寒表证,汗之有无取决于恶寒轻重,恶寒越重,毛窍关闭越紧,汗不得越,体内温度不得透散故高。此与阳明里热大汗不同,亦与温病热重寒轻不同。从临证经验与常规谈,一者注意脉象,太阳脉浮,阳明脉大,少阳脉弦。二者注意头痛部位。
百世经纶一页书:
三、顺逆转归剖析
正面转归,在皮者,汗而发之,寒者温之,取辛温发汗法,鼓舞营卫,祛除风寒。正面反应,热随汗解。注意需汗出得法,一者覆取微似汗,若汗出如水流漓,则无充分气化;二者通身微汗出;三者微汗出持续一段时间,否则汗出不彻,易复发。西医处理方法之弊端,一者阿司匹林等取大汗,汗虚其表易致外邪再侵而复发;二者冷敷一时降温,然加剧外邪凝闭,致发热缠绵难愈。
四、服药反应剖析
比较顺利者,得汗热退,恶寒自除。若寒凝太重,治以辛温发汗,正气蓄积冲开表闭,会有一过性热势反高,如46条文。此外阳气偏弱者,正气一时不能冲开表闭,体温亦会一过性升高。
若服药后由寒重热轻转为寒热均等甚则热多寒少,则为卫阳增长,寒邪减退之兆,当以缓剂小发其汗而愈,如麻桂各半汤证。此时特别注意,一者与风温表证鉴别,其初起即热多寒少,然脉数急。二者与风寒闭热鉴别,其热多寒少,然无汗而烦,即“不汗出而烦躁者”,脉紧中带数。风寒郁解者,脉反微缓,自觉无甚不适。卫阳来复,寒气郁解的过程中,复而太过者,则有从阳化热之象,症见脉来数急,舌质偏红,心情烦躁等,可依此鉴别。
百世经纶一页书:
五、诊治宜忌
《伤寒论》中太阳表寒证有不可发汗之例,因其有兼夹病机,发汗会产生副作用。阳是卫气、阳气,乃汗出动力;阴是津液营血,乃作汗之源。阴阳不足,发汗有过。如阴不足者,强汗则动血伤津,致出血、咽喉干裂等。阳不足者,汗多亡阳遂虚,致漏汗。故表寒证之兼夹病机者,应做补充说明:
1. 阴血亏虚不宜辛温,尤其风寒化热之表热证。
2. 卫气虚当以补气、补卫之药并用。
3. 表里虚寒,先救其里,后攻其表。
4. 表寒之证误下,正气受损未复,采取益气生津,间断发汗之法。
5. 阴盛格阳绝对禁汗,残阳随汗而脱,出现死亡转归。
误治后之对策:
1. 寒热不解,病仍在表,可更发汗,桂枝类“小和之”,和缓发汗。
2. 有小转变,表证为主,坚持用汗,兼备他法,如温经发汗、疏气发汗、和血发汗、行血发汗等。
3. 表里俱实,先表后里,先汗后下。
4. 表里俱虚,先里后表,先温后汗。
诸种症状在中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于治疗中观察。要之,中医诊断治疗须紧扣发病机理,充分洞察病势进退,发挥随证治之优势,达到不失机宜的治疗境界。
百世经纶一页书:感恩刘夫子的授业解惑
善裁:
本周讨论题一:对常见的发热现象,试从本症或伴症上,进行不同病因,不同病位,或不同病机的鉴别举例。
黄双辉:这个非常好,本周恶寒发热,我听了三遍。呵呵
黄双辉:感恩刘老师大爱。
黄双辉:与慈心
通玄(六圈先生):
中医的灵魂不在辨证论治。是在辨病脉证并治,天地人同参,精气神同调(马师)。
通玄(六圈先生):
我们伤寒论,开篇讲脉,每篇的标题是什么?辨**病脉证并治。我们都知道标题是什么?是灵魂,是核心。
通玄(六圈先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自和病愈。
通玄(六圈先生):
提纲挈领,网举目张
黄双辉:太对了,向老师学习。知音啊
黄双辉:向老师跪拜,说到我心坎上了
黄双辉:老师,继续讲述阴阳和平与阴阳相得,阴阳乃复,帮帮家人们
通玄(六圈先生):
@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黄师才是我的老师。
黄双辉:不是。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自和病愈。太准确了。
通玄(六圈先生):经方:经验之方,经典之方,久经磨难之方,经纬之方。法经之源头。
黄双辉:他从心里跳出这个来,还没有上升到脑,只是到了脖子。估计,脖子脖颈还未到,他就急匆匆的吐槽出来了
通玄(六圈先生):磨碎打烂也有其“经“气味。
黄双辉:他开的处方,对病人,是不负责任啊。
通玄(六圈先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通玄(六圈先生):仲景师立的是大法大道。
Fa. 阿贝尔:
经方当然好,但现在鼓吹经方声音最大的人,却脱离中医理论体系,把经方往错误的方向上引
Fa. 阿贝尔:
黄煌,冯世纶。其实质是否定中医大多数理论,以经方对接现代应用。
既然不扎根中医理论体系,那么,一代人会比一代人浅薄,最后就剩下经方和西医病名对应
黄双辉:
对对对,经。不像有些自许大家,信口雌还未认定,就信口·黄也来了,这,在中医生,是大毛病,心术不正,输得干干净净。棒棒一下,望远镜兄醒来
通玄(六圈先生):
@田贺 中医师 甘肃?他们把方剂简单化,粗暴化。
中医陈辉(侗山蜜):
现在学中医的,扪心自问,真正读书的又有多少,能够忍受读书之苦的又有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其实也是做了贡献了,好歹也提供了一个方法。
随喜:中医的危险,在于中医里的混混!
Fa. 阿贝尔:
他们现在谈经方应用,还捎带讲点病机病理,但这病机病理并不扎根。
过二十年,他们的下一代,就是不用中医病机病理,但还看看舌脉。
再下一代,就是不看舌脉了,直接西医病名对应方剂,比如颈椎病就是葛根汤,不分青红皂白
中医陈辉(侗山蜜):
混混能威胁中医嘛?我看不能。真正威胁中医的没了精气神,没了读书人的骨气
中医陈辉(侗山蜜):没了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随喜:
@田贺 中医师 甘肃?他们把方剂简单化,粗暴化。
@湘-中执-陈辉?提供此法可乎?
中医陈辉(侗山蜜):我觉得很好。至少保证有方子用。
通玄(六圈先生):我们看后世的温胆汤,二陈汤,苍附导痰丸……都来源于仲景师的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Fa. 阿贝尔:这就是不学中医基础理论,没系统建立中医思维的最后发展方向。
中医陈辉(侗山蜜):
他们对基层中医的帮助是很大的
王金民~包头(中医传承研究院):
姚荷生,出身名医世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其精通伤寒之学,以辨证为本,上溯《内经》、《难经》,旁及诸家,不仅学验俱丰,而且品德高尚,毕生以振兴中医为己任,矢志不渝,为弘扬中医药学,竭尽了毕生精力,堪称现代中医界之楷模。
姚荷生与其叔父姚国美都是誉满全国的名医,姚荷生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精湛的诊疗技术,并留下了10余部著作,例如,《藏象学说及其诊断应用的文献》(《肝》、《脾》、《肾》)、《<中医内科学>评讲》、《<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主、变证》、《兼证》)、《<伤寒论>串解》、《<伤寒论>难解条文》、《<伤寒论>症候鉴别诊断学》、《<伤寒论>条文分段及辨证提要》等。还有相当部分未发表的遗稿和大量的遗存病历。这些著作、遗稿和病例不但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诊治目前公认的某些疑难病奠定了较坚实的学术和实践基础。
刘英锋教授师承姚氏学述思想,以提问的方式启迪我们打开伤寒辨证规正之门
随喜:
试想,所有学伤寒都搞“方证”,可乎?
作为“公众大咖”,有责任“引正”而不是“导偏”。
Fa. 阿贝尔:
西医也不好学,但有制度保障投入与收益,就会有良性发展。还有就是,西医有统一的体系
通玄(六圈先生):
这个门我就没有入进去。门槛太高了。很多老师讲课讲得头头是道,一上临床。傻眼了。
王金民~包头(中医传承研究院):
各位不回答问题,不紧跟刘教授的步伐去学习伤寒,研习之,都跑道了吧!辜负了刘教授无私奉献的大爱之心了
王金民~包头(中医传承研究院):
本周讨论题一:对常见的发热现象,试从本症或伴症上,进行不同病因,不同病位,或不同病机的鉴别举例。
黄双辉:
真正威胁中医的,是中医生人没有了良 心,良知,没有了感同身受。没有了救死的勇气。没有了扶伤扶弱的同情心。院长为什么开这个群,大爱啊
黄双辉:统一的杀人体系,统一的促死体系
随喜:本周讨论题一:对常见的发热现象,试从本症或伴症上,进行不同病因,不同病位,或不同病机的鉴别举例。
黄双辉:一: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鼻鸣干呕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吐利汗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
黄双辉:一: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者。
黄双辉:二: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者。
黄双辉:二:发热头痛,颈项强痛,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黄双辉:二: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黄双辉:二:发热头痛,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
黄双辉:三:发热汗出不解,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黄双辉:三: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
黄双辉:三:发热汗出,咽燥口苦,腹满而喘,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者。
黄双辉:四:发热身无汗,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
黄双辉:四:发热身无汗,衄者。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
黄双辉:五:发热而咳,干呕,小便不利、少腹满,喘者。
黄双辉:五:发热而渴,不恶寒,呕而发热者。
黄双辉:五: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发热而咳,微喘,不渴者。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刘夫子?刘老师:发热有两种,不外虚热,实热。这是我的作业。
刘夫子: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发热就是热证吗?热证就只有虚实两种吗?治也就只有两亇方吗?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虚热当补,可补阴,补阳…等,实热当泻,泻外邪,泻内邪…等等,培养龙气,阴阳调和,负阴抱阳,以致阴阳冲和,百病自调…。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仲圣经方是修理人的精气神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我说的粗,没有条理化,因我文化不深,上了几年学,自学不规正…。
Fa. 阿贝尔:热证按照虚实分类,可以分两种,实热,虚热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瘀,痰,积等归泻内,风,寒,热,疫,等归外,这些要泻内,泻外…
Fa. 阿贝尔:
发热是症状,也有可能是寒证,比如风寒外感的发热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元气不足为主,外邪为辅那就要以补元气为主泻邪为辅,反之阴不足,邪少…等等临床是要活用的。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一个桂枝汤,就是个补土补木的,培养龙气的。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姜枣草,芍桂的组合。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姜枣草补土,芍桂补木。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土生木 自旺,龙台头。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火大加芍药,火小加桂枝。自己感觉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胃寒姜加量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无师真感想…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无草难伏火,无草不自寒,无草不自暖。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走外不通下,走内要闭外…不说里,怕大家笑话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酒后多言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大医精诚?不用笑,会看病的医生,发热病一方加减,如桂枝汤,如柴汤,如白虎汤等等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柴胡汤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加减与药量的变化能驱无限之病邪。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人体内是乾坤
萧淞友:
发热引起的原因,个人认为有很多,有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表热,肺热,湿热,气虚,血瘀,肝郁等等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如内热,选道路,走水路?走旱路?
黄双辉:感恩老师指正,我是多么多么有人棒我,感谢老师的引导式赐教。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有很多发热是治不了的,如白血病…等等咱们是雕虫小技。
黄双辉:
刘老师准确完美的配合,帮忙把58条的解给圆了。阴阳自和,是值得我们用垫高枕头法来思考的问题。阴阳白和,又是临诊随时都必须遵守的医门法律。可惜。和者少。汗吐下。亡血。亡津,以后大把机会讲,这阴阳,是突破伤寒论的关键中的关键
黄双辉:谁说的,医的小朋友的白血病发热。都退了,只是没有办法解决复发热的问题。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阴阳不好自和
黄双辉:对对对。阴阳真不好自和,所以,汗吐下后。自愈的动力……阴阳自和。必须重视。要像打天下一样重视。瘥后这个总治则,太重要了。
黄双辉:可惜家人们。非常不重视。
岁月静好:@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善后好难
黄双辉:对,善后才见真功夫,退烧不难。
黄双辉:
但是,有了“阴阳自和”的医门法律,我们就有了凭借。对不@广西李玲中医粉?
岁月静好: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老师技法我辈难望其项
岁月静好:
@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是的,有规矩得方圆
医从本心:
邓某,女,17岁。
发热、左颈淋巴结肿痛三日,服消炎药不效,于2007年3月2日求诊。望其形体不虚,面有热色,淋巴结约3cmX2cm大小,皮色不红,摸之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询知颈项强痛,转动不敏。恶寒无汗,饮食不思,恶心欲吐,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切得脉象浮弦。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广西李玲中医粉?李玲你太谦虚里,我不行,不过我告诉你仲圣是重胃气的…。
岁月静好: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郭老师的每句话都像一道道光,我要好好想想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葛根汤加味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可加马勃半夏
萧淞友:葛根汤加柴胡半夏
大医精诚:邓某,女,17岁。
发热、左颈淋巴结肿痛三日,服消炎药不效,于2007年3月2日求诊。望其形体不虚,面有热色,淋巴结约3cmX2cm大小,皮色不红,摸之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询知颈项强痛,转动不敏。恶寒无汗,饮食不思,恶心欲吐,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切得脉象浮弦。
处方:葛根汤加石膏。
大医精诚:太阳阳明
悬壶济世蓬莱张大夫:
麻杏石甘汤加葛根加银翘散。
悬壶济世蓬莱张大夫:
太阳少阳合证
悬壶济世蓬莱张大夫:
麻杏,石甘汤加葛根是三部六病学派的处方
悬壶济世蓬莱张大夫:叫葛根麻黄汤。
悬壶济世蓬莱张大夫:治疗太阳证,就是表阳证
医从本心:
邓某,女,17岁。
发热、左颈淋巴结肿痛三日,服消炎药不效,于2007年3月2日求诊。望其形体不虚,面有热色,淋巴结约3cmX2cm大小,皮色不红,摸之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询知颈项强痛,转动不敏。恶寒无汗,饮食不思,恶心欲吐,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切得脉象浮弦。
处方:葛根30g,麻黄10g,桂枝6g,白芍6g,甘草6g,半夏15g,生姜5片,红枣6枚,三剂,停消炎药。
二诊:药后微汗出,发热、恶寒、恶心皆止。淋巴结虽未消失而疼痛已止。为净余邪,原方减半夏两剂。
按语:观其脉症,此风寒客于太阳经脉,经气郁结不利,致淋巴结肿大疼痛。恶心欲吐者,太阳之邪内迫阳明,胃气上逆也。治当解表祛邪,以通太阳经气。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第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一本作痉),葛根汤主之。
黄双辉:
@桑程 中医师 连云港?:这类医案,太好了。
黄双辉:
家人们别看“简单”。临诊时,这种类型患者,是最多的,你会用了,你就是名医
通玄(六圈先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
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通玄(六圈先生):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
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通玄(六圈先生):仲景师如何断定表里的?
通玄(六圈先生):发热就是阳气下陷阴中,则发热。
通玄(六圈先生):真传就一句话。多说无用。
通玄(六圈先生):仲景师曰: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
通玄(六圈先生):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
随喜:此乃平脉法,之后还有 病 脉 症 法。
所以,学医有一箴言:似我者生,同我者死。
通玄(六圈先生):
发热病,可以讲一年。
通玄(六圈先生):
也可以一句话。
通玄(六圈先生):
来个发热十几年的病人。自己都蒙圈了。
通玄(六圈先生):
病脉证细化。
通玄(六圈先生):
但是根本的东西要清楚。
黄双辉:必须为老师点赞。太对了。似乎这几天,刘老师开大悟了,语气·定力大胜从前
随喜:本来如此!
四处看看: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郭老师说得对!解是表解,阴阳可以暂时合和,真要做到阴阳自和,必须三焦得通,精气得转,神气自生。
四处看看:
@刘夫子?刘老师,我赞同!明确治则和精细化治疗方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觉得作为医者都要搞清楚。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治之法是个巧字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有巧用桂枝法加减百病医,有用柴胡法加减百病可医,得力于一个理通…五苓散法等等。
中医陈辉(侗山蜜):圆机活法,随手取效。中医入门标准
中医陈辉(侗山蜜):不能随手取效 不算中医
四处看看:@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给郭老师的桂枝汤解读点赞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
@马明月~加拿大~爱好者?我的解读是自修自创不规正瞎解了,不同于正规。
黄双辉:
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阳气起于五指之表。气血和调。营卫以行。则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也。这才是“阴阳自和”。
黄双辉:三焦得通,精气得转,神气自生。……这叫“阴阳和平”。
黄双辉:如何让阴阳自和呢,有几个途径。
又曾经“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亡津”,须“得阴阳气和。
黄双辉:这是阴阳自汗第一途径(第一招)
黄双辉:无人点赞,不说其他三招。呵呵
黄双辉:『阴阳和平』,不是“阴阳自和”。它是“阴与阳无驳杂之谓”。真究竟起来,“阴阳和平”还是属病脉。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二途径: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三途径: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四途径: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二途径:解放台湾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三途径:解决美丽国
黄双辉:『阴阳自和』第四途径:一带一路东南亚。
黄双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自和”。病愈。
黄双辉:
人“活着”·“不用死”多好啊。这么多好玩的。……可惜。归期天定。奈何。呵呵。
黄双辉:正在进行,度生死坎,真妄相攻。人天交战,人地相博。心里天天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呵呵。
黄双辉:说不定,没讲完398条,我就挂了。呵呵
黄双辉:
那是比“痒·痛·麻·痹·溢·胀·灼……”痛苦百倍的“体会”。天下无人能救的“艰难”。
黄双辉:医是小道,医为道之余叙也。修道当然是本。不修,学医为空中楼
大医精诚:一阴一阳之谓道
立川(郭迎泽)13772922578:五指山
医从本心:
@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黄老师还想请您指导一下。遇到一个眼睛睁不开不停眨眼睛的病人。开始用了葛根汤加味有改善,又用了7天,效果不明显了
黄双辉:你给我多一个症候吧,单眨眼睛。各种可能性太多了。
黄双辉:还有其他什么症状。
大医精诚:没了
黄双辉:眼睑:主脾胃。
大医精诚:葛根汤有效,也不能常用,看脉象变化必须易方
黄双辉:怎么可能.没有。孙悟空吗
大医精诚:若有早告你了
黄双辉:
至少年龄多大?男还是女?胖还是瘦?暴躁还是安静?除了孙悟空没有可以,其他的,一定有。只不过,你不会收集症候群而己。
大医精诚:孙悟空也可以有
大医精诚:
眨眼睛就是孙悟空
大医精诚:理解吗?
医从本心:@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女的,61。平时有点口干。别的没有症状
医从本心: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判断
大医精诚:是哇
黄双辉:我是说只有孙悟空眨眼睛外,没有其他症状。呵呵
黄双辉:眼睑:主脾胃。
大医精诚:孙悟空指啥?
医从本心:是不是也是少阳
黄双辉:眨眼睛:土虚木旺
大医精诚:不一定
黄双辉:口干:邪热聚胃,消耗津液
医从本心:以前学习张步桃的
医从本心:葛根汤加天花粉。白芍量加大
大医精诚:口干仅是热?
医从本心:开始有效
黄双辉:脾虚火。肝木旺。风痰盛。
黄双辉:柴芍六君子汤吧
大医精诚:看个病也太容易了吧
大医精诚:口干一定是热吗
经方善载:小柴胡或者柴桂
大医精诚:甘草干姜汤口干吗
大医精诚:小建中汤口干吗
郭医生:这个舌如何分析?
大医精诚:脉象也不辦就开方子了,比张仲景还厉害
黄双辉:参考。给他一个方向。你别生气了。我分析错了吗。你指出来。
黄双辉:
她如果只有眨眼睛与口干这两个症状。61岁的老人。柴芍六君子汤试试又何妨。对不
黄双辉:你以为中医有多复杂。复杂的是你
黄双辉:有诸内·形诸外。
黄双辉:你以为有多复杂。
经方善载:
葛根汤有效果证明了太阳,阳明肯定有。眼睛频繁动(风),口干津亏可能大,眼睛睁不开,阴跷脉,阳跷脉的问题。
经方善载:综合到一起,我出的两个方子大概率不错。
经方善载:即便如此,我们只是讨论,并不涉及治疗。
黄双辉:
小柴胡或者柴桂。方向我感觉对路。但是,她无大问题。热也不深。可能只是脾胃虚弱而女人易木郁。
黄双辉:合症(土虚木旺)。柴芍六君子汤安全。稳妥。
四处看看:口干也与肾虚有关。
黄双辉:柴桂还好些,
黄双辉:小柴胡汤就要慎重一些。
黄双辉:柴芍六君子汤也有小柴胡意在中。
黄双辉:葛根汤。解解外。可以,所以,开始有效,后面当然就不明显了。
承传中医(谭杰):缓肝理脾汤
黄双辉:我们学伤寒。就是这样,今天刘夫子的发热。就很好。
黄双辉:我们家人们互相促进才对。
黄双辉:61岁,阴阳跷弱正常。
经方善载:我只用伤寒方
黄双辉:这个方,也可以
四处看看:肾精少不能参与阳明之化津。
承传中医(谭杰):不拘泥于啥方
承传中医(谭杰):有用就是好方
医从本心:
:古今录验小续命汤。
药物组成:干姜3克,生石膏12克,当归9克,川芎3克,党参12克,麻黄6克,桂枝4.5克,杏仁6克,甘草3克
通玄(六圈先生):口干口渴原因两种:涎和唾伤
黄双辉:。抓住本了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中字反应了人体的升降浮沉的气机,一气贯通来完成生长化收藏的功能。
黄双辉:教学相长@马明月~加拿大~爱好者?
四处看看:@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嗯嗯!有节奏!
四处看看:@黄双辉·珠海·执业中医中兽医?黄老师有没有读过张至顺道长的炁体源流,我读了收获很大,推荐给黄老师。
黄双辉:我学道藏,吕洞宾的。
传承中医,发扬国粹,是我们中医人的责任!
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临床技能,欢迎中医同仁们参与经方临床医案讨论中来,中医理论体系构架不同,医案讨论答案不同,故医案答案没有唯一,只有最佳,这样在探讨医案中,升华我们的灵感,期待您的参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