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是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融合发展该怎么变?

《北方农资》记者 甄素娟

“当前推进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促进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高端制造’跨越的必然选择”,这是近日记者在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主办,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河北邦力达香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农资行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

农资行业融合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高祥照

融合无处不在,融合已在路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结合当前农业及肥料形势,介绍了我国肥料发展新动向,分享了农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他指出,随着农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业规模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需求不断增长,土地承载力不断加重。未来肥料发展,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省工省力上再突破,在减少损失上做文章,在精准匹配上求发展,在工艺优化上谋创新。

孙立新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分别从生产端、流通端诸多融合发展的经典案例入手,说明融合发展对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供销社系统内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正逐渐让有资源、有思想的企业、平台资源迸发出新的活力与巨大潜力。

王华平

着力建设一张网、创新搭建一个平台、注重创建一个载体”,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华平以农资行业融合发展为切入口,分享了四川省农资公司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做出的调整与改变。王华平表示:“四川省农在创新中通过一个网络体系从上到下,一个手机、一个电脑管到底;一个为农服务中心,农资产品的买卖、测土配方、经营信息、收购产品的烘干和销售、农业保险全覆盖;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农资公司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从而保障销售稳定,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中国农资行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

对于新时代农资行业融合发展的议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王晓晶、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国家农业信息化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吴建伟分别从农资行业融合发展的表现及类型、形成及必要性等不同角度进行解读,阐释了农资行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华平,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市场规划部主任冯立,贵州磷化集团国内营销领导小组运营中心主任、瓮福农资总经理邓军则围绕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做企业实践经验分享

融合发展的企业模式

为深入研究跨域融合发展,创新农资企业为农服务合作模式,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和三河市香丰肥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河北邦力达香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丰模式”引起更多关注。

高慧丰

高慧丰表示,河北邦力达香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践,是农资行业南北跨区合作典范。邦力达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市场基础,香丰公司经过20余年的经营,对京津冀及东北市场拥有良好的把控能力,新公司将发挥两家公司的各自优势,资源互补,共同应对未来农资市场新常态。

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寻找品质服务,透过农业服务网络和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解决方案”,高慧丰介绍,河北邦力达香丰农业以化肥、化工产品、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等农资产品为主导,以粮食等农产品及农业科技服务为依托,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农业服务解决方案

河北邦力达香丰农业未来发展将在国家“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指引和号召下,充分利用四川省农资集团及邦力达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和完善制度设计,充分挖掘香丰院士工作站服务能力,以技术服务带动销售,从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优化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实现社会价值。坚持经营与服务并重,坚持面向农村市场、贴近农业需要、方便农户购买,确保商品质量与服务口碑的双驱动。

与会嘉宾对香丰模式进行探讨,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四川省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伟益认为,对于供销社来说,经营服务体系的发展尤其重要。需要企业自身发展带动农民发展,还需要加强和涉农企业的合作,坚持创新融合。李光对企业创新发展提出建议,企业做营销需要重点关注技术营销和科技营销,让农民享受到技术支持和服务,从而换回企业利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