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匈奴兵力悬殊,二战汉军兵力相当,为何李陵两次全都战败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3万匈奴精骑围攻,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之后,李陵被俘投降,这一战李陵可谓虽败犹荣。
公元前90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余骑兵追击汉军,至浚稽山,转战九日,商丘成率领的3万汉军虽然陷入包围,却杀伤虏甚众,随后匈奴“虏不利,还去”退兵。
历史上的李陵,第一战无比惊艳,5000步兵杀敌万余匈奴精骑,奠定了他的绝世名将地位,但第二战时,李陵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商丘成是汉朝御史大夫,并非传世名将;会战地点位于外蒙,位于匈奴之地;商丘成的部队是一支疲惫之师,李陵率领匈奴军队追击;李陵率领的匈奴骑兵3万,汉军也只有3万余,双方兵力相当.......既然如此,为何李陵又一次战败,打不过商丘成呢?
作为李广之孙,李陵一生渴望建功立业,达成祖父封侯之愿,但阴差阳错,第一次出征就兵败被俘,最终还连累了全家老小。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准备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汉武帝希望李陵为大军运送粮草。对于有大志向的李陵而言,肯定不乐意做一名辎重押运官,于是申请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深为感动,并命令强驽都尉路博德作为李陵接应部队。
李陵不乐意做李广利的运输队长,路博德也不乐意做李陵的后备呀。因此,路博德就找理由推辞,这下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这是李陵与路博德串通,不想领兵出击匈奴了。于是,汉武帝立即下令要求李陵出兵,但并非率军攻打匈奴,而是观察敌情与吸引匈奴力量,史书记载是“从险要的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以观敌情,如无所见,则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
始料未及的是,李陵到了浚稽山(今蒙古国境内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之后,却遭遇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3万精骑,李广利反而扑空。5000步兵对3万精骑,怎么看都是必败之局,但李陵却与匈奴打了八天八夜,一边战一边向长城转移。
且战且走,李陵锐不可挡,最后距离长城只有百余里,这时李陵几乎弹尽粮绝,又被围困于峡谷之中,真正陷入了绝境。
但李陵部队勇猛无比,一度让匈奴单于产生了怀疑,“李陵部队日夜向南退走,把我们引到塞边,会不会有伏兵呢?”第二天又经过一场恶战,匈奴单于已经萌生退意,史书云“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可惜的是,李陵军中一个叫管敢的军侯逃到匈奴,将李陵部队“无援、弹尽粮绝”的实情告诉了匈奴单于,于是匈奴单于决定彻底消灭李陵部队。最终,李陵在彻底弹尽粮绝之后,决定3000多将士分散逃亡,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李陵与韩延年一同出逃,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李陵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
李陵这一次战败,可谓是虽败犹荣,如果兵力不是相差过于悬殊,如果没有汉奸透露实情,如果汉武帝安排路博德接应,那么李陵必然能够安全返汉,可能将成为继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朝冉冉升起的又一个军神,并达成祖父李广的封侯之愿。总之,李陵虽败,却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至少是一名罕见的名将。
但九年之后,物是人非,李陵成了匈奴一员,率领3万匈奴精骑,以其之勇、以其之谋,为何却打不过御史大夫商丘成率领的3万逃亡的汉军?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汉武帝怒而兴兵,命令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
李广利这一路兵马,起初一路小胜,但后来因为汉武帝清算巫蛊之祸,而李广利又卷入巫蛊案导致家人被捕,为了立功赎罪,李广利盲目进军深入漠北,导致7万大军被匈奴单于围困,最终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投降了匈奴。
重合侯马通一路兵马,率军到了天山之后,匈奴使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二万余骑迎战,但见到马通兵强马壮,于是避而不战,马通没有损失也没有战果。
御史大夫商丘成一路,没有找到匈奴军队,于是准备班师回朝。但就在这时,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三万余骑出兵,在浚稽山与商丘成的疲惫之师相遇,两军鏖战九天,《汉书》记载是“商丘成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最后李陵率领的匈奴精骑败退。
论浚稽山地理,李陵非常熟悉,人生第一仗战于此,李陵坐拥地利优势;汉匈之战后期,汉朝大军来袭时,匈奴往往撤退到漠北以逸待劳,因此相比匈奴,商丘成率领的又是一支疲惫之师;论兵马韬略,李陵深通兵法,不是御史大夫商丘成可比;论兵马情况,李陵率领的是匈奴主力之一,与汉军数量相等........这一切都说明,李陵打败商丘成难度不大,但事实李陵再一次兵败,人生唯有的二次大战全败,难道李陵名不副实?
笔者认为,除了汉匈相等兵力的战争,匈奴的确打不过汉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陵爱国心态,李陵虽然投降,但他不是汉奸,不愿看到汉军被他屠杀的场景,不愿与故国刀兵相交,所以宁可再一次兵败。后来,匈奴单于册封李陵为坚昆国王,其实也佐证了李陵心态。所谓坚昆,远在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几乎不可能与汉军发生交集,李陵成为坚昆国王,表达了既不愿与故国为敌,又不愿重回汉朝的矛盾想法。
可见,李陵虽然降匈,但对故国感情却让人敬佩,李陵之行为,足以羞煞后世无数疯狂屠杀同胞、换取主子欢心的汉奸。
参考资料:《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