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熬死了曹操和刘备,却仍无法完成统一大业,东吴到底败在哪?

三国时期诸侯混战,除了拼能力以外,还有一样非常重要,那就是拼谁能活得更久。熬死了所有有能耐的,长寿的那个就是最受益的,最典型代表的就是司马懿

在三国最热闹的那段时间,司马懿一直蛰伏着。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抑或是曹叡,都不是平庸之辈。司马懿一直将这三个人给熬死了,等到儿皇帝曹芳继位,他才暴露出狰狞的面目。

司马懿活到了七十多岁才去世,要是只活个四五十岁就挂了的话,估计可能就没“三家归晋”这回事了。

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个条件比司马懿更好的人也比较长寿,他更有机会统一天下,他就是孙权。赤壁之战之后,天下大势基本确定,三分天下当中是曹操的曹魏,刘备的蜀汉以及孙权的东吴。孙权是三人当中最为年轻的,也是活的年纪最长的,三分天下他占据其一,更不需要跟司马懿那样背负篡权夺位的骂名。但是他没有做到统一天下,就连他的子孙们也没能做到,这是为何呢?

孙权算是三国时代的一代明主,就连曹操都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但跟不少帝王一样,越到晚年,孙权竟然开始变得昏庸。晚年的孙权做了不少的荒唐事,尤其是立储方面出现了大问题。孙权晚年出现了两宫之争,除了孙权的儿子们卷入其中,就连许多臣子都没能幸免。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册立的太子孙登去世,太子之位空缺,引来其他皇子以及宗室们的觊觎。当时孙权的儿子孙和与孙霸是最有希望成为接班人的两位皇子,朝臣们也纷纷站队,组队支持两位皇子。最终,孙和被立为太子,孙霸自然是不服气的,他们与背后支持的朝臣们形成了两宫之争。

孙和被册立为太子,还有一个人是不高兴的,那就是孙权的女儿——公主孙鲁班。这位公主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她曾经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闹出过矛盾,如果一旦孙和继位,孙鲁班担心孙和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她便跟孙霸联手诬陷孙和与母亲王夫人有谋反之意。当时的孙权已到暮年,加上重兵在身,也没怎么仔细调查,便相信儿子有谋反之心。

试想一下,当时的孙权已经年迈身体又不好,孙和原本就是太子,等到孙权驾崩就可以顺利继位,为何还要谋逆呢?

孙和最终失去了孙权的宠信,最后还被害死。除掉孙和之后的孙霸,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孙和失宠之后,孙霸不断地在孙权面前进谗言,在朝堂之上更是上窜下跳,左右逢源。孙权虽然老迈,但却不傻,孙霸这明显就是冲着皇位来的。于是孙权开始对孙霸下手了,他给孙霸安了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直接将孙霸赐死。

两宫之争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两个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因为这场内讧而死。最后孙权只好将年幼的小儿子孙亮立为继承人。公元252年,年仅9岁的孙亮继位,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

当时天下纷争不断,乱世当中一个年幼的孩子做皇帝绝不是什么好事。更重要的是,东吴宗室之中的内乱远远没有结束。孙亮年幼,东吴的宗室成员孙綝(chēn)掌握朝政大权,孙綝野心勃勃,且为人残暴,根本不得人心。但是因为其大权在握,其他人是敢怒不敢言。而随着孙亮的年纪增加,他与孙綝之间的矛盾便越来越深。孙綝早就有篡权自立的野心,于是便将孙亮废掉,拥立琅琊王孙休继位。

孙休虽然继位时年纪不大,但是却十分聪慧。当时的孙綝有拥立之功,在朝中更是权倾朝野。但是他却没想到最后栽在了孙休手中。孙休杀掉了孙綝,东吴好不容易迎来了几年太平日子。没想到孙休做了没几年的皇帝便去世了。

孙休驾崩之后,东吴的皇位传到了孙和的儿子孙皓手中。当年孙和没有当上皇帝,儿子孙皓做了皇帝,算是弥补了他的遗憾。孙皓的皇帝之位来之不易,但是他却成为了一名实打实的亡国之君。

孙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性格残忍嗜杀,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换着花样杀人。东吴本身经过多年的内讧,已经元气大伤,再加上这样一位暴君的折腾,哪里还能有乱世之中称霸天下的实力。

司马氏最后能够做到三家归晋,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懿在活着的时候打好了基础,更重要的是司马懿有司马昭司马师两个能干的儿子,也没有因为继承人的事情闹出什么乱子。

三国时期的刘表、袁绍都曾是称霸一方的诸侯,最后全都灰飞烟灭,而他们都曾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导致乱局丛生。没想到孙权也没能避免这个问题,因为皇位继承问题,东吴内讧多年,内乱平息之后又迎来一位暴君,接班人选得不好,这国家能好吗?亡国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