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最后五十年》1.7西魏的领土扩张
第一章 关陇传奇——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奋斗史
7西魏的领土扩张
公元550年,即西魏大统十六年,宇文泰的府兵制宣告基本建设完成。
如此,在宇文泰的带领下,西魏的进步可谓神速,国力日渐强大,宇文泰也不再甘心蜗居在这小小的关陇,开始觊觎着周围的对手。
西魏此前也一直被强敌东魏压制,双方在过去十多年间争战不断,西魏也主要是采取防御策略,但是一直到高欢去世,东魏都没能啃下西魏这块硬骨头。
而且,比起西魏早期的贫穷落后,此时的西魏底气也足了不少,虽然谈不上发家致富,但是小康水平还是有的,抵御和抗击东魏的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强。
同样是在公元550年,东魏突然换了旗帜,做了“升级和进化”,东魏变成了北齐,而北齐当家人也换成了高欢的次子——高洋。
不过,这只是把国家的名字变了,把原先的皇帝拉下位,高家人自己当上了皇帝,和原先的东魏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
侯景之乱之后,北强南弱的格局也自此奠定,南方的梁朝顿时成为了三国中最弱的那一个,西魏也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尴尬境遇。
当时的宇文泰,把目光盯上了南方。因为在南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动乱,这场动乱严重破坏了南方的社会经济,同时也让当时的梁朝走向衰败,这场动乱就是侯景之乱。
也正是趁着南朝大乱,宇文泰打起了趁火打劫的主意。当年正月,由杨忠帅军一举拿下安陆(今湖北安陆)。自此,“汉东之地尽入于魏”。
尝到了甜头的宇文泰,更加关注起南朝的动向。次年,公元551年,梁朝的湘东王萧绎,也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在江陵向西魏发出求救,请求合力对抗侯景。为了表达诚意和示好,萧绎竟然直接将汉中之地向西魏拱手相让。
这一消息让宇文泰感到难以置信,偌大的一块汉中宝地,南朝竟然愿意拱手相送。
汉中对于南梁而言,可能路途遥远,并不算什么,可是对于西魏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块土地那么简单,更是一块战略要地。
汉中既是关中的门户,更是巴蜀的门户,西魏拥有汉中之地后,对巴蜀的优势几乎就是压倒性的,夺取巴蜀之地便指日可待。
我猜想,宇文泰估计睡觉都能从梦中笑醒。
萧绎将汉中拱手送给西魏之后,有两个人立马就急眼了。一个是镇守汉中的梁、秦二州刺史萧循,他是萧绎的侄子,另一个是镇守在蜀地的武陵王萧纪,他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八子,萧绎的弟弟。
然而,由于萧循兵力有限,以及萧纪驰援不到位,西魏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汉中。
其实,汉中原先就是北朝的地盘,西魏夺取汉中,也相当于是汉中重新回到了宇文泰的怀抱。
但凡有点战略头脑的人,此刻都明白,宇文泰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巴蜀,然而当时驻守巴蜀的武陵王萧纪却丝毫未看到这一点。
侯景之乱,梁朝分崩离析,在巴蜀驻守了十几年的萧纪也开始躁动起来了,他不甘于只做一方诸侯,做起了皇帝梦。
公元552年,萧纪在成都称帝即位,年号天正。次年,公元553年,萧纪意图和身居江陵的哥哥萧绎一争高下,于是,倾尽巴蜀兵力,发兵江陵。
宇文泰的好运气又来了,我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老天在帮他的忙。短短几年之间,西魏已经先后占领汉东、汉中全境,此时夺取巴蜀的好机会又送上了门。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本来就很少见,结果天天掉馅儿饼,这只能说是天助宇文泰。
巴蜀的兵力几乎都被萧纪带走了,此时的巴蜀兵力空虚,面对摆在眼前的这块肥肉,如果不要那简直就是傻子。宇文泰任命侄子尉迟迥为征南军统帅,率领一万两千精兵,讨伐蜀地。
结果可想而知,尉迟迥在蜀地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松进驻成都城,巴蜀之地尽归于西魏。
当萧纪听说成都被围困的时候,他变得精神失常起来,他不顾身边人请求撤兵的意见,决意要继续东征,和萧绎做最后的殊死决战。
事实上,家园被占,军队早已军心大乱,此时的萧纪再执意东征,无异于是虎口送命。最终,萧纪兵败如山倒,被游击将军樊猛截杀。
由于平蜀有功,尉迟迥被封益州刺史,统领十八州诸军事,接管巴蜀全境。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发现,西魏的崛起之路和曾经的秦朝似曾相识,他们同样是发迹于关陇,也都厉行改革,同样兵不血刃拿下汉中和巴蜀,而且最终都统一了全国(隋朝承袭北周,一脉相承)。
纵观历史,秦朝、西汉、东汉无不是先占领巴蜀和关中,然后夺取全国的。这里很重要的的一个原因,要和中国的地理形势有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关中和巴蜀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