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推行公筷公勺分餐的社会呼声再起。日前中国饭店协会发出倡议,引导餐饮企业开展公筷公勺健康行动,做健康饮食习惯的倡行者。看来,筷子成了“食为先”的“卫士”。
筷子是中国的国粹。《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古代人非常讲究礼节,并且古代人很迷信,因此,用筷子的时候,讲究颇多。古人使用筷子拒绝长短不一,特别三长两短,是不吉利之意,在中国,三长两短跟死亡有关。古人认为人死后未盖棺之前,棺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前后两块短木板,两侧及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一起刚好三长两短,因此,古人用筷子必须长短一样。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曾在《随园食单》里感叹食器之美:“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食物与食器相伴相生,浑然与共,见证了中国人每一次饮食习惯乃至生活方式的改革。其中,筷子可以说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它简单、平凡至极,却凝结着炎黄子孙浓浓的家国情怀。古往今来,大凡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只要能坐上饭桌,最先接触到就是筷子了。婴幼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食物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给了我们味道的启迪和味蕾的刺激。长得稍大些,长辈又捉拿着我们笨拙的小手开始学着使用筷子。说来也真是神奇,用不了多久,咱们的中国孩子就能把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拿捏到位,应用自如,挑、拨、夹、拌、扒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让每个初次看到的外国人都惊叹这了不起的“中国功夫”。 筷子不仅传承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传递着中国传统文明礼仪。中国人用筷子,是把食物放在嘴里立刻拿开,把筷子放到嘴里嘬干净再夹菜,品箸留声;拿筷子去敲碗盆,击盏敲盅;交叉十字放在桌上,交叉十字;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泪箸遗珠;在菜肴上徘徊,执箸巡城等等,都是不允许,被认为成失礼行为。记得小时候春节,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摆好了碗筷等着上菜时,小孩子活泼好动,一时兴起拿起筷子敲了起来,大人发现后马上就是一顿毫不留情的训斥,“难道要做叫花子不成?”那时候,才明白了关于筷子还有许多规矩和礼仪,比如:筷子摆上桌准备吃饭时,长辈没动筷子小孩是不能先动的,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夹菜时不能一个盘子里到处夹,只能夹盘中朝着自己这个方向的菜,绝不允许站起来夹长辈跟前的菜;吃饭中不能用筷子敲击盘子叮当作响,吃完饭不能将筷子架在碗上,要两根筷子并齐在桌子上放好……小小的一双筷子,可以说尽显了国人的礼仪风范。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的方式是沉默而含蓄的,而筷子就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媒介。家人之间其乐融融的团圆饭,爱人之间情意浓浓的烛光晚餐,朋友凑在一起大快朵颐的开心聚会,他们之间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筷子”。你为我夹上一筷喜欢吃的佳肴,我为你夹上一筷亲手做的拿手好菜,筷子的伸展之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胜过千言万语。记得在一个公益宣传片中,主人公请独自在家过年的邻居吃团圆饭,邀请和谦让之间,一句简单朴实的话“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嘛”,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国人的内心。筷子,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也是一种共同的情感寄托。筷子,取材自然,简洁朴素,凝结了中国哲学之美。如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古人讲它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手握筷子就不能由筷子自由发挥,而应该用人的力量去控制它,要有分寸,要学会克制;如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着天圆地方,而圆头入口,又代表着民以食为天,教育我们要有悲天悯人、心怀天下的大道情怀。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的谚语故事,提醒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相亲相爱。一言以蔽之,筷子,作为一个中国饮食文化符号,一个中国式情怀的表达,沉淀着中国人最为丰富的情感,承载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任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不移不易,永远传承。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