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要集采?大白马跌停!顺便分析下一波集采对各个细分领域的影响
导读:本公众号专注于优质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理念传播,我会尽量去分析一些估值在合理区域的股票,但有时候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只好分析一些在高位的股票,此类文章仅仅是作为分析公司的一个笔记,以便隔段时间有记录可查,对于这种类型的股票,大家千万不要买,如果是离买点不远的股票,我会在文章结尾明确说明可买入的估值。
友情提示:公众号的文章分为原创和转载,文章标题下面标明“原创”两个字的就是我自己写的文章,没有原创两个字的就是转载的。 转载的文章里面写到的公司我并没有研究过,不代表我的观点,转载是出于推广公众号的目的,保持公众号的热度,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是我的观点。 而且有些转载的文章里面有回复关键字索取资料的做法,大家不要在我的公众号回复,是要到原公众号回复。
昨天长春高新跌停,安科生物也大跌13%,导火索就是网上流传的一份所谓的国家医保局5月11-12日在广西举办“全国医药集中采购政策与实操培训班”的会议纪要,会议要求制定省级的集采联盟,在这份省级集采联盟的集采药品名单里出现了“重组人生长激素”,也就是长高和安科目前正在销售的生长激素。
我们先概要性地了解一下生长激素的情况,2019年国内市场中长高占74%的市场份额,其次为安科生物和上海联合赛尔,分别为15%和8%。生长激素分为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价格由低到高,其中粉针和水针进了乙类医保,那么这一次可能的集采就是粉针和水针了,至于到底是哪种进集采?对公司的业绩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结合最新的董秘回复投资者提问来分析一下。
已经有很多机构昨天下午紧急调研了,公司在5月21号晚上8点也及时地发布了调研纪要,根据公司董秘在调研纪要里面的回复,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信息,其中红色加粗部分是董秘原话。
1、目前金赛收入中粉针占比约8%-9%,水针 70%多,长效水针占比增长到12%-13%左右,长效占比有所提升。
因此,如果只有粉针进入集采,那其实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不太大;但如果连水针也进入集采的话,那对公司的影响就非常大了,因为长高的营收中有84%是由生长激素贡献的,如果水针也进集采,相当于有84%* 88% = 74%的营收进入了集采,这个影响就非常大了。
有人会说,集采不是会以量换价吗,虽然价格可能会降低,但销量不是会增长吗?但前面我说了,2019年长高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了,2020年的份额是多少我没有去查,但应该也不会低,所以市场份额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也就是说以量换价在生长激素这个药品这里应该不成立。
2、经过第一点的分析,问题的关键就落在水针到底会不会进集采?
关于这一点,公司董秘也说了他的观点:纳入集采需有3 家以上厂家充分市场竞争,所以公司分析水针纳入集采的时机未必成熟。
我基本同意公司董秘的这个观点,集采的药品一定要具备充分竞争的环境,也就是要在买方市场下,采购方才也有杀价的空间和杀价的筹码,一个药就一、两家公司能销售,你靠什么去杀价?
另外一方面,集采的目的不是要把药企整死,而是要从药企那里买到单价更低的药品,如果一个药品目前只有一、两家公司在售,把价杀的这么低,势必会影响其它在研厂家的研发积极性,从而导致生产格局恶化,最后大家都不愿意做这个药了。
目前粉针在售的厂家大概有4家以上,因此是有可能进入集采的,而水针目前只有长高和安科生物两家公司在售,所以根据医保局的原则,我认为今年进集采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水针申报的厂家有一家,在研的有一家(去年的数据,今年没有跟踪过了),所以未来两年可能都不会超过3家。
虽然今年水针集采的风险不大,但大家也知道,一旦和集采沾上边,多多少少情绪面会有所影响,加上目前长高54倍的TTM PE,也不算特别低,我在2020年10月11号的文章:《说说我对这家热门医药股的看法,深度回调了将近30%,能买吗?》里说过,我给长高的合理估值是40-50倍。
给这个估值的原因是未来几年长高的增速会有所下降,不可能再有2018到2020年高达60%到70%的增速了,既然增速下降,合理估值当然也不应该维持在60-70倍了。
另外要强调一点,我在医药行业的首选仍然是CRO和医疗服务,所以不会考虑长春高新(这不表示它不是一个好公司,只是我有更优先考虑的标的)。
说完长高的事,我再简要分析一下其它细分领域可能会受集采的影响都有哪些。
1、CRO和医疗服务
这两个跟集采没有任何关系,属于永远安心睡大觉的主,唯一要警惕的是不要傻乎乎地在山顶杀进去,在大跌30%到40%后进去一般来说风险不太,但我更谨慎,会遵循在低于历史估值50%分位时才买。
2、医院器械
医院器械暂时没有集采风险,这一块的采购费用是由医院自己出,所以医保局也不会太插手。目前迈瑞的一大半营收就是医院器械贡献的,所以它这一块的业务基本不太受集采影响,这也是它股价一直比较坚挺的主要逻辑。
3、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主要是试剂,其毛利率比较高,仪器的毛利率很低,基本不赚钱,卖仪器是为了促进配套试剂的销售,前面网传的会议纪要里提到了“IVD试剂的水分较大,建议各省重点考虑”,所以对于体外诊断,也要保持密切关注,如果实在要投体外诊断领域的公司,尽管选择那些国产化率非常低的产品,比如化学发光方面的产品,目前还是外资主导,所以短期内集采的可能性不大。迈瑞医疗最近几天刚刚发布公告,收购国外的一家化学发光原料公司,也说明这个细化领域未来的前景是不错的。
目前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主要采用限价挂网模式,即申报企业通过企业和产品的基础资质审核后在采购平台上提交其产品和相应价格,由各医疗机构在平台上自行对比选择采购产品。
4、疫苗
尽量关注二类疫苗为主的公司,一是二类疫苗不进医保,不会受集采影响;二是二类疫苗一般来说售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当然技术壁垒也更高。
5、高值医疗器械耗材
避开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的的领域(比如心脏支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些领域未来成长性不太好,除非公司拓展新的业务。
一些正在替代的领域比如骨科也尽量少关注,实在要关注,也只能在PEG低于1时才能进,切不可给过高的估值。
一些刚刚开始国产化的领域是可以投的,可以适当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可以在PEG高于1时买,如我前几天刚刚研究的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就属于刚刚开始进口替代,只有二、三家国内企业在做,市场规模比较小,又是外资占绝大多数份额,医保局是不会拿这些领域下手的。
6、仿制药企业
我基本上不太可能买纯粹的仿制药企业了,要买也一定会严格控制估值,只可能买10几倍、20倍的仿制药企业,超过25倍一般是不会考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