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书馆案例分享
案例一
拾云山房,浙江 / 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山环绕的乡村书屋
项目分类:中国乡建 书店 图书馆 文化建筑
项目位置:中国,浙江
占地面积:156平方米
南边多山,山有深林。
拾云山房位于浙江省金华武义县一处山林古村之中,村子保留了完整的夯土民居面貌,村中建筑依山势高差而建,群山环绕,村口处尚存几颗繁茂的古树,已上百年。书屋坐落于村口广场不远处,旁边是保留完好的夯土三合院民居,场地原址有一个牛栏房,坍塌后被拆除。
建造书屋,是为了给古村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一个让人静下心的地方,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回到山里;也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丰富而安静的场所,让小孩子和老人都能在这座建筑中里感受到自由和快乐。
▼村子全貌
▼鸟瞰书屋
▼书屋融合在层叠的屋顶关系里
让空间与乡村友好
Bring the space and the village closer
把书屋的一部分空间留给村民,是设计初始阶段就有的想法,也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在书屋的首层做一个架空的半室外开放空间,用十根结构柱架空整个书屋首层,实体空间都设定在二层,两个空间通过一部室外楼梯进行连接,只在首层局部设置了一个小水吧,可以提供水饮,其他的空间完全公共开放,山里的村民们可以在此喝茶聊天,小孩们也可以在这个空间玩耍打闹,用这个开放空间把各种活动的可能性都串联起来。
▼书屋融合在村子环境中
▼从西南角看架空的书屋
▼书屋西立面
▼村民在书屋首层喝茶聊天场景
▼剖透视图
同时站在场地关系的角度思考,书屋用地处于一个三角地带,南侧是该村落的主要步行干道,北侧有一堵三米高的石坎墙,石坎墙上面是一片儿童戏玩区,在设计策略上抬高书屋的实体空间部分,让建筑体首层与道路之间形成空间的退让,路上的行人也可以随时到书屋下休息。而书屋的二层则和儿童戏玩区在同一空间层面上,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便于儿童进入书屋看书或者在儿童区玩耍,另一方面,方便父母在书屋里阅读的同时能关注到孩子。无论是站在场地属性的角度还是站在对乡村生活理解的角度,在乡村设计建筑,我们都希望建筑与村民、与乡村环境都能保持一种最友好的状态。
▼书屋北立面
▼建筑与场地的高差处理
▼书屋首层与村道的关系
天井与时间性
Patio and time
天井作为空间核心被安放在书屋中,尺度怡人,在首层天井底部下方留出一片水面,下雨时,雨水从天井落入书屋水池,在书屋就可以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晴天时,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之所以在很小的书屋里去营造一个天井,也是为了让这个小房子能与自然、时间、空间产生更多的关联性,这可能就是一种我所认为的时间性。
▼天井与水院
▼天井内侧
▼柱脚局部细节
天井空间的设置,就是在等某个特定的时间——阳光洒进来,形成一道光影;雨水落入水院,产生一点涟漪;空气流进来,感受一缕微风。在这样的时刻,天井被设定为一个等待此时间点的特殊意义空间。我所理解的乡村建筑的精髓,是一种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人与时间和谐共处的状态。阳光、雨水、空气都可以通过天井被纳入室内空间。
▼透过天井看到对面的阅读空间
▼天井与书架
回廊与交流
Corridor and communication
在书屋二层设计了两圈回字形的书架,书架围绕天井和中间的阅读空间形成一个回廊,一米左右的宽度,尺度舒服,由首层结构架空悬挑而出。通过这样一个回廊,让人游走在其中,能产生类似园林游走的体验;同时,回字形书架上根据书架的模数尺寸,打开了很多洞口,它们高低错落、大小不一,让视线穿透,空气流动。
▼书架回廊
▼入口与上夹层的楼梯
读者漫游于回廊时,视线和空间通过洞口突然被打开,空间的边界便消隐了。当人站在洞口的另一边,透过窗口,不但能看到坐在窗台上看书的人,还能看到更远的窗外,远处的山林和大树。通过屋内层层递进的透视感能产生空间与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对话。
▼儿童阅读空间的多种状态
▼与阅读状态相结合的书架
▼书架框内窥视阅读空间
实验性的尝试
Experimental attempt
实验性是项目一直在坚持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在书屋的设计中,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形态类型上的实验,一个是材料运用上的实验。
▼形态演变
形态类型上,把书屋实体空间部分抬高,实体部分延续当地民居的双坡屋顶形式和坡度,以及传统的屋面顺水做法和小青瓦的铺设,却在屋顶的屋脊上做了微小的设计动作,让屋脊的角度做了6.5°小偏转。使书屋的屋顶形态发生一点微妙的形态变化,屋顶的檐口一高一低,室内屋顶的倾斜结合均质书架的空间,让空间发生变化。
▼设计策略
材料运用上,书屋的书架选择3公分厚的松木板模数化布置,用统一的模数尺度语言控制,书架的竖档和屋顶的结构梁用材一一对应,形成整体的语言逻辑体系。在外立面上,采用乡村比较少见的阳光板,让整个房子变成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室内的光线透过阳光板变得很温和,给书屋室内形成一种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半透明的材料可让室内的人对室外景观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实现一种半通透性的空间感受和氛围的目的。
▼温和的光阅读环境,若隐若现的室外景观
乡村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很多建筑师也逐渐参与到乡村中不断做尝试。我们也是一样,抱着探索和融合的心态,以建筑师的身份尝试介入乡村,很多时候,设计的灵感不仅只来自建筑师的直觉判断,而且需要根植于乡村本身,让在地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其实乡村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法则,没有唯一性,好坏只能让乡村自身来判断,我希望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模型
▼结构分解示意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
▼夹层平面图
▼南立面
▼北立面
▼东立面
▼墙身详图
案例二
华腾猪舍田中央图书馆 / 以靠建筑
设计不是造型艺术
项目分类:中国乡建 图书馆 文化建筑
项目位置:中国,浙江
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现在很多建筑都被使劲做成甜品的样子,照片拍出来精致到无表情,就像整容过的网红脸。制造“网红脸”是现今的时尚和潮流,但该项目试着走到这种时尚潮流的对立面,把建筑做得“难看”一点,像“烤地瓜”,外面干瘪、粗糙、黑乎乎的,不是那种一看就讨人喜爱的,但是一旦拨开,必带着惊喜。
▼图书馆航拍
▼大量使用低调而有历史感的枕木
▼建筑像“烤地瓜”外面干瘪、粗糙,内里却藏着惊喜
图书馆的面积要控制在200平米,业主提供的枕木的规格是160x220x2400。2400宽度的空间不可用,必需用若干根枕木相互搭接形成一个足够宽的空间。在此规格枕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第一稿方案。这个方案的剖面是用五根枕木搭出一个折型的拱状空间。
▼初步方案空间与结构分解图
空间宽度是6米,高度是5.7米,我认为这样的空间是好的,但是遇到的困难是这样的构造方式更适合做个亭子,而非可闭合的建筑,同时这种做法用枕木的量特别大,造价过高,于是在空间状态和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进了结构形式。从上图的照片上可以看出结构已经变成了正常的框架结构,而非早期的密肋结构。解决了结构的问题之后,我又要回到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经过改进后的空间结构
既然图书馆的外形不是设计师所关注的,那看书的体验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乡间的田野中,设计师试图探索在此氛围下,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在没有了型的技法之后,建筑所要给人们体验到的意境与空间、环境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中国的建筑是否更多的在于意境而非技法与造型?
▼图书馆内景
在什么样的空间里看书最舒服?带着这个问题,建筑师一直在努力深挖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想要什么:“记得我还在我出生的村小学读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坐在教室的窗户边,可以转头看看窗外的田野,发个呆,那时望着窗的发呆的确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春天的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燕子在田野间追逐,偶尔在我眼前掠过;夏天的田野,稻花盛开,成群的蝴蝶在稻花上方飞舞,偶尔会贴着窗户的玻璃拍打翅膀;秋天的田野,满眼金黄的稻谷,田中偶有农民在收割稻谷;冬天的田野,虽然有些荒凉,但是一堆堆的晒干稻草是我想象中自在的乌托邦”。
▼图书馆的窗景
▼人在窗边休憩
▼红雪松吊顶
从远处看,图书馆像谷仓,暗暗的木板表面像是经过多年风吹雨打之后留下了岁月烙印,看上去沉稳,谦逊,不与周遭抢空间,不与环境争颜值。这种不争不抢的状态反倒让周边的一切都成了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馆不再局限于200平米的室内空间,从窗户所望之处,都是图书馆的一部分。
▼图书馆安安静静得躺卧在田中央,成“一”字形
“一”字排开的图书馆与乡间道路十字交汇,交汇的空间既是图书馆的门厅,也是田间供人休憩乘凉的驿站。
▼拱演化成斜柱
▼平面图
▼立面
▼剖面
案例三
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浙江桐庐 / 西涛设计工作室
叠室入书山
项目分类:中国乡建 书店 休闲娱乐 商业建筑 图书馆 文化建筑 民宿
项目位置:中国,浙江
占地面积:232平方米
青龙坞是一片古村,隐匿在浙江桐庐的山林深处,因流经此地的一条溪水而得名。村中有一座木骨泥墙的老宅,紧邻一条山路,南面背靠青山,北面俯拥低台院落。Atelier tao+c 西涛设计工作室应业主之邀改造这座老宅,在占地仅232平米、高7.2米的双层空间中,置入一个可容纳20人的胶囊旅社、一个乡村社区书店和阅览室。如何在一个紧凑空间里保证住宿区的私密性,又要同时满足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整体空间的连续性,是这个项目带来的最大挑战,也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楼板和隔墙后,一楼作为图书馆和公共区域。建筑师在空间中置入了两个“漂浮”的独立结构,分别用作男生“楼”和女生“楼”。在为客房区域分层时,建筑师没有采用常规的楼层高度,而是特地用坐卧所需的高度——1.35米,作为胶囊住宿区二层以上的楼板高度,以堆叠的形式构成三层“楼中楼”,制造出有趣的视角和不同寻常的空间尺度;同时,住宿区楼板之间相互交错,在部分区域构成“双层”挑高,满足住客通行和站立的需要。当人们站在平台上时,他的视点高度超过了上一层楼板的高度。
▼剖面图
▼图书馆东面景观
▼挑空大厅,书架与波形板房子
▼三楼平台看向大厅
男女楼各配有10个胶囊和一个卫生间,尺寸统一的模块式胶囊客房隐藏于围合的书架之内,形成更为私密的空间。书架取材本地的竹压板,散发清新的竹香。每间胶囊的开窗都恰好与书架的一个格间相对应,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望和窥视,嗅觉和视觉交糅,制造出一段丰富跌宕的感官旅程。
▼平台、书架和胶囊
▼阅览室
▼阅览室看向男生楼
▼阅览室,男女生楼之间
▼阅览室上的女生楼
随之而来,跌宕错落的平台内交织着层次丰富的视线关系,两座“楼中楼”之间可以发生多角度的对望,互通声气,在感官上营造出流动的空间。错层的平台之间通过看似纤薄但结构稳固的金属楼梯相连,每段台阶仅有9步,造成短促转折的穿行路线,有如山中的婉转幽径,人就在这辗转中漫游,攀爬、静止、阅读、窥视、入“囊”休息……置身其中,不见全貌,却在每一处停顿和转身时捕捉到不同的景观,在这一片室内的山水园林中寻趣。
▼女生楼平台,看向男生楼
▼男生楼平台,看向女生楼
▼转折的路径
▼错层的平台之间通过金属楼梯相连
▼休息角
▼从胶囊内往外看
▼交叠的胶囊
“楼中楼”的构建,模糊了各种空间的边界,与一层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开放和私密之间的平衡。但从入口大厅处却能看到楼板之间清晰的剖面关系,同时,胶囊区的侧面又与无限重复的书架系统隔空对齐。内与外都变成了相对的概念和互换的体验。
▼内部建筑剖面
▼挑空大厅,书架与楼板
▼楼板之间清晰的剖面关系
建筑外观的改造是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建筑师依据内部胶囊房间的纵向布局,在外墙上做了克制的开窗,尽量保持建筑原有的质朴。新增的玻璃木窗与夯土墙及原有的旧窗浑然一体;室外地面的青砖也悄然延伸至室内。建筑东面坐拥极佳的自然景观,于是建筑师将东面的整面山墙剖开,嵌入一个由木框架和聚碳酸酯波浪板构成的透明房子,让青山和绿林晕染至室内,屋顶的天窗也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采光。暮色降临时,室内的灯光透射而出,温存着山村的静夜,书香伴随人迹,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脉搏,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建筑局部
▼胶囊住宿区看向大厅
▼建筑外观
▼北立面局部
▼清晨的山林与房子
▼轴测拆解图
▼平面图
▼剖面图
案例四
乌镇谭家湾稻田书局,浙江 / 东维建筑
稻田上的时间容器
项目分类:图书馆 文化建筑 中国乡建
项目位置:中国,浙江
占地面积:163.3平方米
乌镇谭家湾遗址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之一。几千年的稻作农田恰是场地的印记与符号。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已经占据了现代人的生活缝隙,许多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媒体的刺激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丢失本真的一种传承媒介。新技术的充斥似乎无法弥补人们的一些精神空洞,城市喧嚣忙碌的生活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让人们时常萌生回归原始的冲动。
当我们身临乡野,眼前的这片稻田,就像是原始文化遗产给未来生活的一场奇妙的冲击。时间的长度我们无法感知,稻作文化又呈现出失意的态势。我们希望最终的建筑就像是时间的容器,成为场地与人之间关联的媒介,衍生出时间的维度与在场的记忆。
▼建筑与景观
场地意向的驱动
Design vision
设计初衷其实来自于场地传达的一种意象。成片金黄稻田呈现的旷达感,厚实感似乎保留着一切初生事物给人欢愉的感受。我们希望这个书局置身于周围现代高楼住宅的氛围之外,带着原始的隐喻,以一种冲破千年稻田麦浪的气势成为一个联系过去和现在的打破点。所以,在书局的形式确定过程中,我们作了严谨的推敲和考量。最终呈现反向坡屋顶的形式。书局作为乡村文化公建性质的建筑,坡屋顶就像是乡村聚落的一种符号。在一个没有严格约束,相对自由的宏大稻田场地下,我们希望塑造建筑自身的在场性。建筑最后是有着鲜明性格的,就像田野里的指示灯塔,锐利的冲破出大地,有着强烈感召力的,并且最终得到“点题式的呈现”。
另外,从空间意向出发,我们认为书局本身的功能诉求并不是建筑自身。游客来这里了解一段过去的历史,去体验原始的乡间生活。建筑提供一个容纳人行为的场所同时更是一种催化剂,一个纽带,去催化联结场地和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通过屋顶覆盖去实现这种联系也是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
▼稻田中的书局
▼书局成为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
传统的坡屋顶中间高两侧低的这种形式更多的是带有一种向心,凝聚的意义:日本传统住宅家庭聚集的一个场所,或是中国传统古建大殿中供奉佛像的位置。而在我们的场地中,我们关注的更多是乡野的风景,那些人们耕作、畜牧的最平常的生活场景。这种反向坡屋顶覆盖下的空间有着将人往建筑边界推的能动力,这样人的感官与建筑边界就发生了互动关系。面向周遭环境的面被扩大,人的视野也就变得更加的广阔了。
▼反向坡屋顶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
当人们的目光落在建筑外部的环境中,这时,建筑本身就像是现代人了解过去的一个窗口。建筑作为一种本真的物质介质,不是通过戏谑的虚拟游戏式的方式去让人回顾历史文化遗产,而是让人通过放大感官,透过建筑去感受外面部间稻田发生的一系列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从而温柔地唤醒沉睡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失落文化记忆。
▼人们可以透过建筑感受自然
简单的建造
Simple construction
在建造层面我们希望最后达到最简单的呈现。这使得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洛吉耶的“原始棚屋”。就如场地沉淀几千年的文化一样,建筑作为形式与意义的体量,它的各个部分经历长期的生活与建造的理解,也悄然地变成文化,继而作为一种以形式来理解的要素被记录下来。
▼简单的钢框架结构
书局最终立面直接呈现出的钢框架体系,它不仅仅是表皮,也是真实的结构。它的关系非常的简单——玻璃的铝框被隐藏在钢构架后侧,外部仅仅看到密排钢柱和玻璃。这种关系最后达到的效果是形式、结构、空间三者的一体化。建筑空间的界面更加纯粹,人的身体在内部空间也可以完全释放,这样才可以将精神回归到乡村稻田风景中。
▼钢框架结构也体现在室内空间中
▼纯粹的室内空间,可以更好地享受稻田景观
▼细部
诗意的呈现
Poetic expression
傍晚时分对岸观望,稻田的金黄也没有白天时分那样闪耀。此时,微黄的灯光从建筑内部一点点渗透出来,晕染开来,也削弱了原本带有尖锐感的模样。周围的一切都沉静下来了,此时的书局就像是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它守望着水乡孕育的人儿,守望着眼前这片在四季年轮里和人一同生长的稻田。
▼夕阳下的书局
时间的印记被刻在建筑的每个角落,曾经的地方故事也有了真诚的传承者,需要一点一滴地、慢慢地被诉说。
▼一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