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一文总结
高死亡风险疾病,多多学习!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定义
LHI早期影像学征象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早期低密度征;
豆状核模糊和脑岛带征;
皮质、白质分界不清;
脑沟回、脑室和脑池的改变。
LHI与MMl预测
检查手段方面,颅脑CT扫描是监测大脑半球梗死的一种有效的一线诊断手段和首选检查方法;磁共振扫描是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临床表现方面,表现为三偏症状合并有凝视障碍、失语(优势半球)及瞳孔异常的缺血性卒中,应高度怀疑LHl;发病早期神经功能缺失和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并迅速出现脑疝时,可判断为MMl;
临床预测指标:入院时非优势半球梗死的NIHSS评分≥16分和优势半球>20分,并伴有意识障碍可作为MMI的临床预测指标;
影像学检查:发病6h内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梗死容积大于MCA供血区域2/3、早期占位效应、同侧大脑前动脉或(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受累及颈内动脉闭塞可作为MMl的预测指标;
DWI梗死体积:发病6h内DWl>82cm3或14h内DWl>145cm3可作为MMI的影像预测指标。
LHI溶栓及血管内治疗
1984年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NINDS)关于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脑出血的一项随机、双盲研究对其出血分析显示NIHSS>20分是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多个溶栓研究也显示高NlHSS、基线CT显示大面积梗死早期征象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风险增高,但与脑实质血肿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并不完全确定。
ECASS-Ⅲ将NIHSS>25分和大面积梗死早期影像学征象(累计大脑中动脉1/3以上区域)视为严重卒中标准而排除在rt-PA静脉溶栓的指征之外。
针对NINDS、ECASS-Ⅰ及ll和ATLANTIS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即使其基线NIHSS>20分,其溶栓依然获益,且NIHSS不是脑实质血肿-2型出血转换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静脉溶栓指征的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死可能的患者,在发病4.5h内首选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效果不佳时,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桥接实施机械取栓治疗。
充分把握时间窗和组织窗的概念,符合机械取栓要求的可能发展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考虑机械取栓进行血管再通,尽可能缩短从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
多项取栓试验结果证明:可能发展成为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患者(非优势半球NIHSS评分≥16分和优势半球>20分),发病6h内梗死容积>80ml,机械取栓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及死亡率。
基于试验研究,在满足适应证条件下,机械取栓时间窗由既往的6小时内放宽至发病24小时内。
出血性转化与出血管理
LHI外科手术管理
推荐将减压偏侧颅骨切除术(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DHC)作为潜在的治疗措施以提高LHI生存率(强推荐,证据质量高);
对于60岁以上患者,需考虑患者和家人的意愿,因为在该年龄段DHC虽可降低死亡率,却有遗留严重残疾的可能;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反对优势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行DHC治疗(强推荐,证据质量低);
推荐在脑梗死发病24-48小时内和脑疝症状出现前行DHC(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DHC切口最小直径为12cm,直径14cm-16cm者预后更佳(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脑叶切除术和硬脑膜成形术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考虑(弱推荐,证据质量低);
建议颞叶肌肉切除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考虑(弱推荐,证据质量低)。
年龄≤70岁;
神经功能缺失伴医师障碍进行性加重;
存在发展为MMI的预测指标:
早期占位效应;
非优势半球梗死的NIHSS评分>15分和优势半球>20分;
发病6h内神经影像学显示梗死面积>2/3MCA供血区,同侧ACA和(或)PCA供血区受累;
发病6h内DWI梗死容积>82cm3;
发病14h内DWI梗死容积>145cm3。
排除严重的其他器官病变。
张乐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导,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部主任。主要从事神经重症及脑血管病研究方向。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位。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9项,参与10余项国家和省部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近12项神经疾病相关规范和专家共识的制定。获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中南大学“十佳”青年教师奖、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已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