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脉+十二经络走向图及对应病症

精心整理收藏的形象展示十二经络的动态图

前言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心午未小肠,膀胱申时酉时肾,戊时包络亥三焦。

升温是疏通经络的有效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需要升温来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常见的升温通经络方法有火疗、拔罐、艾灸、热针灸、药浴、药敷、按摩、搓揉、经络健身操、拍打等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生物电、物理疗法、经络仪、针灸、刺血、刮痧等疗法,也可以选择食物、营养保健品或者药物进行通经络。

以上这些方法在“百度百科”都有介绍,由于原理都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但都可以打通经络,依个人喜好去选择。比如,你晕针,那就不要选择针灸疗法,你怕疼,那就不要选刮痧,怕苦就不要吃药,怕累就不要用拍打,等等。总归,针对自己的病情和体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会看经络图

身体内的经络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小周天,一个是大周天。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的循环,大周天就是十二条经络的循环。

任脉

人身经络十四,要以任督二脉为主。督脉属阳,行于背,循脊上头,过额鼻,至口齿,而交接任脉。任脉属朋,行于腹,上胸,经咽,至唇,入齿,缘手足阳明之脉,而与督脉连接。《内经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下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主治病症: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病候表现: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色白,小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睾丸胀痛,疝气等症状。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小腹坠胀,阴道下血,甚或滑胎,月经愆期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无力等症状。病机分析: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身前,沿正中线上行,对于阴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阻滞不通则经闭;任脉不通,气血失养则宫寒不孕,带下色白;气滞瘕聚则少腹积块,胀满疼痛,游走不定;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则睾丸胀痛,疝气。“任主胞胎”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维持妊娠。

督脉

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督脉主司生殖,为“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临床表现: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劂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预防和主治的病症:脊柱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强制性脊柱炎、颈椎病。其他:小二消化不良、头痛、发烧、中风、脱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退行性关节炎、胆囊炎。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而大周天的十二条经络其实只是三条长长的经络的循环,都是从小腹内的丹田出发,上行至胸,由胸再行走到手臂内侧→手→手臂外侧→头→躯干→下肢外侧→脚→下肢内侧→再进入小腹。这是一次循环,每次循环走四条经络,这四条经络其实就是一条经络,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起了不同的名字,但这条经络的精气是相连的、是没有断的。

还要提醒大家一下:经络的经就是主干道,就是大小周天。但络,其实是网络,有四通八达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经络除了主干道外,各种的侧枝是非常发达的,遍布全身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就会出现按摩哪里,身体都会有反应的情况出现,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的全息理论。

人体经络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条马路,是网络,而大小周天的这些主干道上,也不是一根管道,而是一组管道。所以不要太拘泥与找穴位、找经络,只要有淤堵、疼痛、不通、长出多余肉的地方都进行梳理,都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

中医的经络图看似复杂难懂,其实只要记住关键的几条经络就行了。下面是学经络图的技巧及对应病症,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通经络,都是通用的。(以拍打法与量子共振器为例,以下动作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文章仅供参考)

1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闷、面色皮肤无华。

对治方法:

1.拍打通用部位+肺经+前胸+后背+头面部

2.量子共振器共振通用部位+肺经+前胸+后背+头面部(连接-摆动-拔气,气通血通,百病不生。)

2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对治方法:

1.拍打通用部位+大肠经+肺经+肚子

2.量子共振器共振通用部位+大肠经+肺经+肚子(连接-摆动-拔气,气通血通,百病不生。)

3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此时在药师法门中末你罗大将守护。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胃经不通:咽喉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对治方法:

1.拍打通用部位+胃经+肚子+头面部+腹股沟

2.量子共振器共振通用部位+胃经+肚子+头面部+腹股沟(连接-摆动-拔气,气通血通,百病不生。)

4 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脾经不通: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肥;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对治方法:

1.拍打通用部位+头面部+肚子+脾经+胃经+腹股沟

2.量子共振器共振通用部位+头面部+肚子+脾经+胃经+腹股沟(连接-摆动-拔气,气通血通,百病不生。)

5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并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心经不通: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对治方法:

1.拍打通用部位+心经、心包经(整个手臂内侧)+头面部

2.量子共振器共振通用部位+心经、心包经(整个手臂内侧)+头面部(连接-摆动-拔气,气通血通,百病不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