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永不忘寻找光明
我们歌颂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也因此越发贪婪;我们赞美新世界,也将承受无节制的欲望带来的噩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枪声打破了黑塞的田园梦,把黑塞抛进了残酷的现实之中。浑身血污的伤兵,折腿断脚、垂死呻吟的无辜牺牲者,震撼了人道主义者黑塞的内心。当黑塞见到一位富女人为战争而高兴时,他惊愕了:“为这个女人的幸福付出的代价未免太高了,不,我决不能分享这个伟大时代的欢乐。”
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是德国诗人、小说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他拥有过人的智慧,7岁开始写诗,14岁通过“邦试”(国家考试),考试成绩在79名候选人中名列第二,进入毛尔布隆修道院。22岁出版第一本诗集,27岁发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获得包恩费尔德奖,一举成名。
成名的黑塞拥有中产的富足和热闹,却并不享受这份热闹。黑塞的著名小说《荒原狼》里,主人公是一位的画家,在两种文明的交替的时期,内心充满矛盾:他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庸俗阴暗的一面,他憎恨小市民,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憎恨秩序,又摆脱不了秩序。这是一本自传式的小说,荒原狼的心境正是黑塞自己的心路历程。
黑塞更爱离群索居,于是搬到蒙维利特野外的木板屋。“宁愿当个怪人、流浪者度过半生,也不愿牺牲心灵,当一个尽职责的绅士。”后来,他在给罗卡诺的容·诺伊格博伦(Hildegard Jung-Neugeboren)的信中这么写道。
从成名之后,黑塞就怀着抵抗工业对生命的摧残,抗拒科技对大自然破坏的心境。他把自己半埋到土里,试图用泥土的疗养自己。在堤契诺小住时,他在给慕尼黑和巴塞尔的朋友的信中说到:“素食、戒酒、阳光、空气,如此简单、舒服的方式,治疗了我受伤的文学神经。原先,我曾失去本能,而那种相信意志自由的本能,对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但此地使我慢慢地、舒服地恢复,贴近大众最原初的心境。”彼时黑塞30岁。
若根源未解,精神的痛苦会日积月累。战争的到来让思敏和正直的黑塞坠入深渊,他挺身而出反对战争,结果是在自己祖国的报刊上被宣布为叛徒,大量报刊转载攻击他的文章,许多老朋友与他决裂,甚至丧失了房屋、家庭以及财产。他隐姓埋名成立战俘辅导中心,帮助因无意义的战争而伤亡牺牲的士兵。
日日需面对的伤者哀嚎与战争惨状,加上父亲去世的经历、与妻子分崩离析的关系,这一切都会使他陷入极度痛苦,每当空闲,他就会到自然的怀抱中寻求些许安宁,但短暂地接触自然似乎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黑塞的痛苦。
“这里虽然享有安宁、温暖的夏日,但内心却不平静。”
“我先前失去平衡,自从狰狞的大战以来,更是每况愈下……阳光、茶花、散步无法治愈我。这些都是自欺欺人。”
1919年,42岁的黑塞结束了战俘辅导工作,此时他的妻子已经因精神崩溃在疗养院住了半年,三个儿子分别被寄养在朋友家和孤儿院附属学校。黑塞自己,也在糟糕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下彻底崩溃了。他求助于精神医生约瑟夫·朗博士,朗博士建议他通过绘画治愈自我。
“我在炎炎夏日走过村庄及栗树林,坐在行军椅上,试着以水彩保留那红艳的魔幻。温暖的夏夜,我敞开窗户及大门,坐在克林格梭尔皇宫内,直到深夜,以歌谣的词句来歌颂前所未闻的夏日;我使用文字比画笔熟练。”
黑塞从1919年搬到瑞士过上隐居自然的生活,一住就是三十多年。这里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归宿:“除了出生地黑森林之外,只有在罗卡诺一代,才觉得这是此生中真正的故乡。”他爱上堤契诺等地区的山村风景,每日与画笔为伍,一生画了3000多幅绘画歌颂堤契诺的美丽。
黑塞在痛苦中不忘寻找光明璀璨,明媚绚丽的风景画是他的努力 ,在清新脱俗的色彩里,流漏着安全感和稳定感。同样的,他的字里行间也满是自我救赎的希望,《荒原狼》的最后,主人公决定反复去体会生存的痛苦,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眺望山谷的黑塞
- 全 球 在 线 艺 术 课-
Art Course Online
那 特艺术学院
LOVE ︳ACADEMY ︳RESEARCH ︳THOUGHT
微博:@那特艺术学院
网站:www.lart.org
联系我们(特派员微信号):nate_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