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杨修之死,给职场上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多必失”,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都有这种感触,在职场当中话多的人难免会引火上身,损害自己的利益,甚至会引发和他人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自己的前程。

其实,在古代更是如此,稍有不慎便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枪打出头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工作当中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往往会落得树大招风,寥寥收场的后果。杨修之死的故事其实就告诉了我们,在生活中一些事情看透不能说透。

杨修生于东汉时期,才思敏捷,饱读诗书,在当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但是很多文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恃才傲物,杨修也是这样。

并且,杨家祖上绝对称得上是东汉末年的豪门贵族,祖上曾一度担任过太尉。当时他在曹操旗下担任主簿,曹操其实对于那些有才华的人是很有忍耐力的,但奈何杨修多次犯曹操忌讳,最终落得个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据相关文献记载,曹操当权时期曾命令手下修建了一处小花园,修建结束之后,曹操带领众人前去花园参观游览,众人对这个花园大肆夸奖,但是曹操,却不发一言,众人不知其意,心中忐忑不已。

稍待片刻后,曹操便在花园的石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拂袖而去,一众官员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就在大家不以为然,窃窃讨论时,杨修便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门里写个“活”不就是“阔”吗?曹丞相这是嫌弃花园门太宽了。

不久之后,相关官员派园丁将花园的门进行了修改,又请曹操前来观看,这次曹操参观之后大为赞赏过后,他便问是谁读懂了他心中的想法呢,大家纷纷上奏说是杨修。曹操知道之后,表面上对其大家赞赏,说他有才华。但心里其实是有些不痛快的。

其实这件事就告诉我们在工作当中遇到一些问题,即使我们看出了头绪,也不能随意发声,必须要摸紧上司的意思,杨修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聪明人,他早早的就能猜到曹操心中所想,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曹操的心思给说出来,他这样做无疑是给自己树了个敌,这个敌人还是比他位高权重的,这也奠定了他之后悲惨的结局。

其实让曹操决定杀死杨修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杨修参与了权力之争。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曹丕,曹彰,曹植,曹冲都极富才能,为了挑选好堪当大任的继承人,曹操经常会与孩子们讨论军政大事。

杨修作为曹植的老师,自然选择了曹植,他觉得自己懂得曹操的心理,于是便多次助力曹植,让曹植在与曹操讨论军政大事时深得其意。

但多次以后曹操对于曹植便有了疑心,他觉得曹植的这些回答不像是临场发挥,而像是有人指点,于是他便派人去私下进行调查,这么一调查,他发现原来是杨修在背后捣鬼,于是便对他更多了几分戒备之心。

并且这件事也让曹植的地位尴尬了起来,一方面他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但另一方面,他也在继位之争中被踢出了局,朝廷大臣也纷纷对曹植冷淡了起来纷纷投向曹丕。

其实,此时杨修也打算远离曹丕避一下风头,但是他身为曹植的老师这样做只会让自己落得个趋炎附势的名声,并且当时曹丕身边已经有了许多重臣,他过去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多大的功劳,所以他只能跟着曹植继续走下去。

当时曹植也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继承人的了,那么一个本来最受宠的儿子却没有成为继承人,他在新君上位之后必然会遭受猜忌。

为了避嫌自保,他一方面大写诗文来表明自己辅佐哥哥的志向,另一方面,又开始故意做一些事情自污,比如说醉酒又或者是“司马门”。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曹操自然也有了理由,顺理成章地把曹植从明面上踢出局,巩固曹丕的地位。

杨修就是在“司马门”的时候被杀的,当时是公元219年秋天,他和曹植喝醉酒之后误闯了司马门,诽谤曹彰进而被举报,对此曹操大为震怒,于是便把他给杀了,很显然他们死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以他的出身,曹操最多只能将他从权力局当中排挤出去,这也就是说他本可以留一条性命的,但是他这种辱骂曹彰的行为会让曹操觉得他的存在对曹氏江山是一个威胁,更何况曹操对他早已有忌惮。

这也告诉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们应该少说多做谨言慎行,就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融入领导,融入同事,给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前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