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钓鱼城,改写世界历史
一座城,抵抗蒙古铁骑36年;一座城,成为“上帝折鞭之处”;一座城,改写了人类的历史,这一座城,就是重庆合川钓鱼城,一座堪称传奇的英雄城堡。重庆有奇山秀水,有天坑地缝,有古镇乡村,有陪都历史,有麻辣火锅,有太多值得一去的地方,但这一座钓鱼城却是非去不可的地方,因为七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直接改写了世界历史。
公元1235年,宋蒙(元)战争全面爆发,这一仗打了45年,直至公元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很多人印象中宋朝经济发达,军事羸弱,实例就是北宋被金国灭掉,南宋被蒙古灭掉。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准确,草原上的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横扫欧亚非大陆40余国,用暴力征服了当时世界上的诸多文明,一路杀戮可谓势如破竹,倒是征服近邻南宋,却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近半个世纪以来,南宋军民众志成城、气壮山河的抵抗之战,也使得偏安一方的南宋王朝,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英雄最为集中的朝代。宋元之战中出现了很多悲壮慷慨的战事,而这其中抵抗时间最长,战绩最为显著的防守保卫战,就发生在合川钓鱼城,这一座城池,整整坚守了36年。
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时,宋元战事已起,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命甘闰钓鱼山上筑城,作为合州军民避蒙古兵锋之地。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在钓鱼山筑城,并将合州及石照县的军、政机构移至城内,屯兵积粮,以作重庆、夔州的屏障,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支柱,钓鱼山开始成为钓鱼城。
彭大雅和余玠可谓是高瞻远瞩的两位官员,因为正是这座钓鱼城,后来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籍天时地利人和,历经大小战斗两百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的罕见奇迹。钓鱼城抗战的高潮发生在1259年,攻城略地无数的蒙哥汗在御驾亲征钓鱼城之战中战死,蒙哥一死,引发了他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战,为了争夺汗位,蒙哥的弟弟们从亚欧大陆各前线率领大军全面回撤,争夺汗位一战打了四年,延缓和阻止了蒙古铁骑横扫世界的脚步。估计饱受蒙古铁骑肆虐的欧洲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发生在合川钓鱼城下的战事,让他们喘了一口气,甚至直接避免了被蒙古铁骑征服屠杀的命运。由此,钓鱼城也以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之城驰名中外,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传奇还不仅在于36年的坚守抵抗,更在于它最终还能全身而退,尽管1259年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但20年后钓鱼城守将王立还是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才开城受降,钓鱼城用实力让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们放下了屠刀。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海拔391米的钓鱼山上,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便是“巴蜀要冲”。
钓鱼城遗址已经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5A级旅游景区。现在门票80元,游客转运车交通费为20元。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可以不用坐车,在售票处购买门票后从护国门处上山,游览山上钓鱼城遗址后原路返回,一路看下来大概需要半天时间,如果想节约时间和体力,就乘车到后山半坡,从校场遗址处开始游览,一路往下走,这样大概需要3小时左右,我们由于到达时已经下午3点多,所以选择了坐车上山。
古较场东南边上,就是古军营山庄,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位置适中,四通八达,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古较场和古营房都被元军焚毁,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重建了两排六幢营房,现为“奇迹钓鱼城”陈列馆。
钓鱼城能成功抗元,也是有了“天时地利人和”。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天险地形可谓“天时”,为钓鱼城坚守36年提供了条件。
公元1243年,播州冉琎、冉璞兄弟向时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的余玠献策,在钓鱼山筑城,并将合州及石照县的军、政机构移至城内,屯兵积粮,抵抗蒙元。固若金汤的城池当为“地利”,为钓鱼城坚守36年奠定了基础。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成功运用“以攻为守,主动出击”、“耕战结合,坚持抗战”的战略战术,抵御了蒙元铁骑的一次次进攻。适当的战略战术算是“人和”,最终成就了钓鱼城抗战36年的奇迹。
钓鱼城改变世界历史的事件来自击毙蒙哥大汗,貌似偶然,其实也有一些必然因素,因为这是一座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守城。
这一组群雕大致重现了公元1243年军民筑城准备抵抗的情形,此时第一次宋元战争已经结束,蒙古的铁骑已经逼近东欧腹地,世界历史上一次野蛮征服文明的战争正如火如荼。
蒙古军队为了减少伤亡,加快战争的进度,对敌人采取了残酷而野蛮的政策,凡是投降地区可以遭受较少破坏,凡是反抗地区,破城之后大肆屠杀和奴役,无数财产被掠夺损毁。尽管如此,钓鱼城军民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筑城抗战。
其实筑城之前,钓鱼山就是驰名巴渝的胜迹,古代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钓鱼山由此而得名。
而这座发掘于2005年的南宋石室墓群,也说明在筑城之前,钓鱼山已经是当地的风水宝地。
钓鱼城中的合州石照县衙是宋元战争时期唯一延续到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权机构,素有“南宋最后的一座县衙”、“大元统一之后唯一的南宋县衙”之称。
公元1243年,二冉献策筑城钓鱼山后,即将合州及石照县治迁到钓鱼城中,履行修建城池、恳田积粟及处理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职责。
所以钓鱼城其实不仅仅是一座抵抗城堡,更是一座县治齐全,军民结合,平战两用的城池。
石照县衙过去不远有座护国寺,为唐代合州名僧石头和尚创建,南宋绍兴年间达到鼎盛,元朝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门前有一“独钓中原”石牌坊。
土黄色的院墙格外醒目。寺门上一副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疆,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故事。
护国寺旁便是忠义祠,原名叫做“王张祠”,建于明代,祭祀钓鱼城的两位守将,明末祠堂毁于兵火。
到了清乾隆年间,人们重建祠堂并改名为“忠义祠”,祭祀张珏、王坚、余玠、冉琎、冉璞五位书写钓鱼城历史的重要人物。
院中一棵古黄葛树,据说是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仲春护国寺主持广净和尚手植,树径2.07米,名列重庆市一级古树。
护国寺、忠义祠前便是钓鱼台,传说远古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其实这一片有很多布满孔穴的石头,估计是自然加人工遗迹。地面上的“锅”状凹坑遍布的地方叫做九口锅的遗址,经专家认定是钓鱼城军民碾磨火药原料和制作兵器的地方,号称“中国现存最早的兵工厂遗址”。
九口锅往下便是钓鱼城中不可错过的悬空卧佛,卧佛悬于崖壁之下,离地一米余,侧身而卧,姿态优美。
悬空卧佛比钓鱼城的历史早得多,大概成于晚唐时期,身长11米,肩宽2.2米,面形丰满,端庄慈祥。
悬空卧佛旁边有“一卧千古”摩崖石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休手笔。
“一卧千古”过去便是抗日名将成都人孙元良石刻,诗为孙元良1946年游览钓鱼城时所作,合川著名书法家喻北麓题刻。钓鱼城自古便是名胜之地,石刻遍山,比比皆是。
而这处“古钓鱼城”摩崖石刻更有点意思,1944年因为暴雨引发岩崩,原来凿于此处的唐朝弥勒佛造像连同部分岩体坍塌坠落,岩崩之后,留下一副断壁,工于书法的重庆巴县县长杜兆麟来此游玩时留下“古钓鱼城”墨迹,而那尊掉下去的佛像还另有后话。
古钓鱼城石刻旁的三圣岩是清代的雕塑,钓鱼城的摩崖石刻就是这种风格,图文结合,大小不一,历朝历代都有。
每一处摩崖石刻后面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座有巨石的凉亭也有故事,里面石刻原是守将王坚的纪功碑。
不过当你走进一看,却发现只是一块破损严重的千手观音和佛教塑像石刻。1279年,王立降元后,因为王坚记功碑上有斥骂蒙元的文字,于是被凿毁,刻上了佛教图案,不过也许是工匠偷懒或者故意,文字没有全部被凿完,残碑上还剩下61个字,成为了钓鱼城珍贵的历史资料。
钓鱼城的城墙一定要走一走,36年间,这座城墙上曾发生了上百次大大小小战斗,正是这座城墙,维系着南宋的最后一座孤城。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
1258年秋,蒙哥亲率4万大军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和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蒙军总数远远超过4万,1259年2月3日,蒙哥亲督诸军兵临钓鱼城下,激战一次接一次,到了24日晚,蒙军甚至已经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杀宋兵甚众”,但最终还被宋军打退。
蒙哥身经百战,曾征战亚欧大陆,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南宋守将多不战而降,尚未碰到硬骨头,未曾想到以数万之众居然攻不下这么一座小城,十分恼怒。
钓鱼城之战打了好几个月,1259年5月中旬,钓鱼城守将王坚还领军由皇洞潜出钓鱼城,夜袭石子山蒙哥汗驻地,直扑蒙哥汗寝帐,险些抓了蒙哥。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一向势如破竹,没想到小小钓鱼城如此顽固,蒙哥的骁勇前锋,一贯以勇力自恃的汪德臣被激怒了,单骑至城下搦战劝降,大呼:“王坚,我来活汝一城性命,宜早降”,话没说完,城内轰然一炮,飞石击中他头部,伤重不起,死于军中。
汪德臣这位骁将之死,对蒙军打击严重,蒙哥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而此时的钓鱼城守军依然物资充裕,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十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
到了六七月酷暑季节,蒙古人畏暑恶湿,水土不服,军中疾病流行,关于蒙哥之死,历史上各有说法。《元史》记载,蒙哥于六月在钓鱼城下染病而亡,而《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 《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是在攻打钓鱼城时负伤而死。总之,蒙哥是无法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时,蒙哥汗逝世。
蒙哥一死,他的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分别从征战前线返回争夺汗位,这一争夺就是四年,钓鱼城之战不仅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也使得欧亚大陆上无数平民百姓逃过蒙古铁骑的屠杀。
历史仍在延续,1943年7月,抗战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日军多次空袭合川县城,也许是为了吸收钓鱼城抗战精神,原住合川县城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搬迁到了钓鱼城上。
在这个特别训练班创办十周年之际,蒋中正题字“艰苦卓绝”,并委派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等来钓鱼城参加纪念活动,所以在钓鱼城护国门后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另一次抵抗外来侵略者时期的重要将领题字。
护国门是钓鱼城的标志,也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当时的护国门当然没有今日的坦途,城门前曾施以栈道出入,情况紧急之时,可迅速将栈道拆除,使其通道断绝。
蒙古征服世界是典型的野蛮征服,他们攻破城池后便大肆屠杀,据说征战世界的过程中,屠杀各地军民上亿之众,蒙哥汗对钓鱼城咬牙切齿,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
1278年,重庆失守,元东川枢密院集中全部兵力,强攻钓鱼城,此时又连年大旱,城中粮草无存,军民易子而食,元军在城下高呼:“宋已归我国久矣,尔既无主,为谁守乎?”
这座孤城已经危如累卵,守将王立考虑再三后,最终在1279年正月,以不可杀城中一人的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是月,陆秀夫、张世杰在崖山为元军所败,陆秀夫负幼帝跳海,南宋灭亡。
这一座钓鱼城,承载着太多的悲壮与顽强,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统帅将领游览此地后,都会留下了无尽的感慨,陈毅是四川人,1927年的时候就来了趟钓鱼城。
郭沫若也是四川人,虽然缺乏文骨,但也喜欢四处题诗做赋。
前面说到了那尊掉下来的弥勒佛像,有意思的是佛像掉下来后依然站立,于是在1945年人们在此建了一座飞来寺,寺中有飞来佛,成就了另一段故事。
钓鱼城的战事是典型的蝴蝶效应,一场浴血抵抗的战斗,最终却影响了世界的历史,无意间也拯救了无数生灵。
南宋末年,汉人经历着亡国灭族之痛,上演了很多悲壮的抵抗故事,钓鱼城就是其中一个,只是这一座城最终选择了开城受降,虽然全身而退,但却与“人在城在,城破人亡”的为国捐躯理念不符,所以并没有悲壮的崖山出名。
崖山之后,宋朝户籍簿上四分之三的汉人被屠杀,汉人的社会精英要么隐居海外,要么投海自尽,崖门海战一役,海上浮尸10万。南明福王朝廷的礼部尚书钱谦益, 降清后写下《后秋兴之十三》,第一句“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据说这就是“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或者“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词句原型。很多学者把南宋的灭亡,作为古典意义上中国的结束,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代,商品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创新高度繁荣,在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占到世界的22.7%,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其实已经远超过盛唐。宋朝文化经济承汉唐之繁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宋词的清新婉约,将中国古代诗歌推向高潮;两宋民族英雄辈出,宋人承继着先秦汉人的侠义之风。对比最后一个汉族的封建王朝明,能想到的多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海禁……没有飘逸洒脱的诗歌,只有刀光剑影的争斗,给人的感觉多是压抑与束缚,很大程度上还是受了元朝暴政的影响。
钓鱼城受降、崖山之战最终结束了南宋,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领先世界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相对先进的政治制度统统被武力中断。历史无法改写,假如宋朝没有被蒙古灭亡,假如近代没有日本入侵,也许中华民族会依然长期引领世界潮流,汉唐之盛风会得以延续。但历史总是残酷的,文明也不总是能够战胜野蛮,元灭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是历史的倒退,元朝的不少弊政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好在元朝的暴政只维系了98年,杀戮与奴役依然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尽管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倒退,但总还是会曲折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