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为什么被青花瓷取代?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

宋代从文学、绘画、戏剧、音乐乃至瓷器,都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鲜明风格和美学风标。从实物载体来看,我国的陶瓷工艺从唐及宋才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盛期,造型生动多变,釉彩瑰丽多彩,装饰华美多姿,窑口争奇斗艳,其工艺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亦日趋自然完美。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已成规模,主要窑口分为“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

南宋景德镇青白釉刻划花婴戏纹深腹瓷碗

景德镇青白瓷窑系是宋、元、明初几个朝代在数百年间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所烧制,并影响到江西省的南丰、吉州等地及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广大地区的—个著名陶瓷品种。甚至在河南禹县钧瓷窑场中也发现有宋代时用当地的原料、工艺仿烧的具有北方特点的“青白瓷”。各地所产的“青白瓷”,根据其所采用的原料、制作工艺和烧成方法的差异,所烧制出的“青白瓷”在胎质、釉色、纹饰等方面虽各有千秋,但其品质高者,首推江西景德镇湖田窑所产“青白瓷”。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莲荷纹鼎式炉

青白瓷不但造型美,纹饰美、其工艺手法更是独步青云,在纹饰工艺上,突破晚唐、五代旧制,出现了刻花、划花、印花、剔花、镂空和釉上加彩等多种工艺手法和装饰方式。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其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瓷艺师们根据构图需要,刻痕深浅、斜线坡度、斜面宽窄等等都富于变化。每根线条都明显起顿,犹如中国书法之提、按、顿、捺。细线条则以深浅宽窄变化,表现花、叶、水波、娃娃等范围轮廓。流畅有力,有韵律美感。线条的起顿衔接,准确而自然。瓷艺师们专业而有自信,手法娴熟,正可谓“庖丁解牛”。划花是用一种竹制成用以划花水波纹的扁平斜口面竹笔,形似现在的排笔,宽1~2厘米,笔端削成阶梯状排列的一根根细竹丝。通过手腕的提按顿捺,划出长短不一的脉络,使看似纷繁的纹饰,变得自然和谐有趣。无论是刻花还是划花,根本找不出一根可有可无的线条,仅此一点,足以想像当时匠师是何等胸有成竹之“高人”。而模印纹饰工艺的推广,使青白瓷提高了生产量,降低了制瓷成本,迅速将这个以其清秀挺拔,釉色青中有白,白里泛青,温文尔雅青白瓷推广到大江南北、远至海外。

但是,曾有过如此高的出身和如此大的影响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而让位给青花瓷?甚至今天的许多人只知青花瓷而不知青白瓷呢?

元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

诸多的史料和出土资料都已证明青花瓷是在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蒋祈在其《陶记》中有“江、河、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充分说明宋元时期南方各地崇尚青白瓷,而且以景德镇地区的产品为主的记载,但是也最终没能挡住青白瓷被青花瓷替代的历史趋势。其原因有四:

1.政治原因

我们都知道,青花瓷是以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虽然青花瓷器在唐、宋两朝已经出现,但因为与传统的汉民族的文化与风俗有些格格不入,因而没有得到社会主流阶层的认同和推进,所以发展的极为缓慢。到了元朝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认同以及统治利益的需要,得到了全方位的迅速发展。

2.商品经济原因

由于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成本的低廉性以及出口能换取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元朝统治阶级极为的重视。朝廷设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管理内容涉及到整个瓷器生产的各个环节。使青花瓷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到了明朝以后,则完全成为出口瓷器的主流。

3.工艺原因

中国瓷器在元代以前,在装饰手法上,是以刻、划、印的应用为主。而刻、划、印等工艺,尤其刻、划工艺是要瓷工在半湿的胎上用铁质或竹制的刀子来完成。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用毛笔在干胎上盏钴料绘画的难度。这无论对于降低窑主的利润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利润率。还是对于窑工的降低培养成本、降低技术成本、缩短学成周期,还是提高收入报酬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青花瓷本身的原因

青花瓷的青花着色力强,发生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脱。青花的原料是含钴的天然矿料,我国的产地也不少。可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同时青花的白底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其浓淡层次,使装饰更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颇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另外,青花瓷还具有比青白瓷好擦拭,纹饰不损伤等实用特点。

青花瓷的这些特点,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并逐渐替代了青白瓷,使其淡出了历史舞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