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有幸被爱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有的人,嚷嚷着要改变,但最终还是停在原地?
现在的人们,希望自己自律、优秀、一步一步向上,但是事实是:
他们想要瘦身,但刚办完健身卡就去吃大餐了;
他们想要看书,但翻几页就去刷短视频了;
一段时间后,又惊觉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变化,还在原地。
当越来越多的目标无疾而终时,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
我真的能改变吗?
但放弃时,又会忍不住想:
我真的足够努力了吗?我是不是放弃得太快了?
于是,就陷入到了一种内耗的状态——不敢放心躺平,但成功改变的信心也不大。
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破局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真正「改变」。
01
以「不安」为动机,很难真正改变
改变失败,可能是因为你的改变动机是「不安」。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出于「不安」去努力,很难形成持续的改变动力。
以减肥为例,很多想要减重的人,都是通过「制造焦虑」迫使自己去锻炼、节食。
他们会常常对自己说:
再不减肥就要完蛋了;
再不减肥就抬不起头,没脸见人了。
下意识地通过这种恐吓的方式,让自己赶紧行动起来。
可等到体重下降到理想水平后,他们的焦虑就会减少,行动张力也就跟着消失了。
可想而知,体重又会再次反弹,焦虑也再度出现。
于是,新一轮的减肥-变胖循环就开始了。
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开始怀疑自己:
我真的可以彻底减肥成功吗?
另外,以「不安」为目标的改变,往往伴随着自我攻击,这也让改变难上加难。
心理学家Edward Deci在《内在动机》中就提到这种状态:
你脑子里的主人认为你应该变瘦,讨厌你变胖。
所以作为主人的你不断对你加以批评、威胁、哄骗、羞辱。
尽管你的一部分自我试图取悦主人,另一部分却想反抗,去报复主人,这并不奇怪。
这当然很容易做到:只要保持肥胖就行了。
问题是,主人也是你自己,所以说,怨恨主人就是在怨恨你自己。
也就是说:
一旦改变沾染上了自我攻击的色彩,为了反抗控制者,我们就会通过保持不变来确保自我的掌控权。
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会自己妨碍自己,失去改变的可能性。
02
为什么我们的改变动机是不安全感?
聊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种不安全感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感到不安全时,实际上是在说:
如果没有达到XX标准,我们就会彻底没有价值。
于是,我们的自我价值时刻处于被威胁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紧盯自己的表现:
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会深感焦虑,必须马上行动起来,这样才能让自我感觉好起来。
可正常来说,我们的自我价值应该是恒定的,不取决于我们的表现才对。
为什么自我价值变成了有条件的呢?
这跟我们的成长经历相关。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更努力、做家务更勤快......,就会有意或无意地胁迫孩子。
当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表现时,就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否则就用一种冷冰冰的态度对待他们。
即便孩子并不理解为什么要那样做,但是他们为了取悦父母、获得关爱,也会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行动。
逐渐地,孩子就懂得了这样一个“真理”:
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我才能获得爱和尊重。
于是长大后,他们也只发展出有条件的自尊——必须符合外界的标准,我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们必须时刻检视自己的表现是否达标。
于是,自我价值随时受到威胁的不安全感就形成了。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反而能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成就,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有条件的自尊的形成过程中会伴随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
即他本人并不真正认同那些标准。
也就是说,他在努力达到那些标准时,会感到极度的不自由、不喜欢。
他们只知道,我「应该」这么做。
于是,一方面他就像带着枷锁一样,沉重而缓慢地前进;
而另一方面,他从来没有能够发展出真正的自我,难以体验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生活的那种美好。
03
我们不会改变,除非不改变也是允许的
就像在文章开头提到的:
如果我们用控制、逼迫的方式对待自己,
虽然一部分自我会服从,但另一部分自己难免会心生怨恨,从而会自我妨碍——
通过保持不变来报复控制者。
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如果不用控制的方式,不规定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们怎么能变好呢?
我们这样想是因为从来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改变方式。
其实,放弃苦哈哈地控制自己,反而能更好地变好。
心理大师卡尔罗杰斯就认为:
人的内在是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倾向的——
即更深更广地去体验这个世界,并在和世界的互动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先天就拥有的某种潜能。
但这个的前提是,
人需要处在一个能感到安全、促进性的环境中,这样他就能学会自己引导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
而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内化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常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逼迫自己。
于是,内在动机就在这种控制的环境下一步步被浇灭了。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不受外在控制的影响,让内心引导自己,自发地去变好呢?
这里有3个小建议~
1. 可以不变好,才能变好
首先,当我们提到“变好”这2个字时,总暗含这样一个意思:
现在的自己是不够好的,现在的自己太差劲了。
一旦我们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又会很容易回到以「不安」为动机,难以改变的恶性循环中。
基于此,李松蔚老师在他的新课《动起来训练营》中就提到这样一个想法上的转变:
我们之所以要去改变,并不是因为,我意识到了我的错误或者我的局限,
仅仅是因为,我们身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把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可能的自己,放在同样的一个高度上予以尊重。
这种观念,能帮我们重新塑造对改变的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把自我价值绑定在是否达到某一个标准上。
而是,我是恒定有价值的。
改变,只是为了帮助我去适应环境。
不论我做没做到,那都不影响我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本身的意义。
只有当我们学会认可自己的价值,不把它寄托在外部的标准上,我们才能改变。
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怕变胖,那么你就能变瘦。
2. 探索自己想要改变的真正的内在动机
研究发现,那些自主想要改变的人,改变的效果最好:
比起遭受外部压力(家人、配偶施压)去戒酒的人,那些真正为自己去参加戒酒的被试,会更频繁地参加戒酒计划,也没有中途退出;
同样的,发自内心去参加减肥计划的被试,体重减轻得更为明显,在后续的2年里,减肥效果也保持得更好。
所以,当我们下定决心,想要做出某种改变时,先别着急去列计划,找方法,而是要先停下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你为什么想要做出这个改变?
这个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吗?
还是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和外部的标准?
比如,当你想要减肥时,
是因为家人朋友的施压?
想维持一种大家都觉得好看的形象?
还是真正为自己去改变?
只有当我们真正找到为自己改变的理由时,才能让改变更加持续有效。
3. 给自己设置“最理想的挑战”
改变虽然听起来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但是它会让我们觉得,有一部分自我被质疑了、被否定了。
而当我们否定自己时,又很容易把改变的动机转变为「不安」。
所以我们在改变的时候,不要变得太快,不要把步子迈得太大,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改变是安全的。
另外,研究也发现,那些看到自己能够胜任的人,比那些看到自己无能的人,受到的内在激励更强。
所以,我们给自己设置挑战要合适。
当我们能给自己创造一个个微小的成功的体验,它们累积起来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强的动力。
如果一开始对自己过于理想化,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我们就会很容易失败,产生受挫感,改变也更难持续。
最后
当我们以「不安」为动机去努力变好时,背后往往都暗含着这样的一种怀疑:
如果我一点也不成功,
如果我普通得要命,
我的家人、伴侣、朋友,你们还会和现在一样爱我吗?
我们内在的小孩,是如此期待能从周围人那里收获这样一种安全感——
即便自己什么也不是,也依然是有价值的。
但是,我们要先学会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像日本导演北野武的诗集中说的那句话一样:
抱着梦想,抱着目标,努力就会成功,不要被这些话术骗了。
什么都没有也很好。
人被生下来、活下去、死掉,光是这样也很厉害。
是啊,只要活着就很厉害了,我们不需要每天逼迫自己,疲于奔命地去符合外界的标准,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从内心深深地这样认同自己时,改变才能顺其自然地发生。
就如心理咨询师黄仕明提到的: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被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很多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
要记得,你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作者:苏小菲 / 责编:陈沉沉 / 值班编辑:苏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