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煮中药?掌握这几点煮中药不犯难

来源:广东茂名市中医院,作者:李得铭

中医中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在中药窗口发药时,经常会遇到患者咨询熬中药的问题。中药的药效不单与中药药材质量的好坏有关,还跟中药的煎煮有莫大的关系,而中药汤剂的煎煮更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医书里都是有讲究的。

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一下中药煎煮的相关知识,让大家熬中药不再犯难。

一、煎药容器

以砂锅为最好,搪瓷器皿次之,不锈钢锅更次之,严禁用铁器。

二、煎前浸泡

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或遵医嘱。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水量,防止煎干、煮焦。

三、煎药时间

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煮二次,第二次煎煮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

儿童每次服药量约75毫升,故每付药宜煎成150毫升左右;
成人每次服药量约150毫升,故每付药宜煎成300毫升左右;
一般分两次服用。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将“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例如龙骨,牡蛎,磁石等矿物类中药,还有一些毒性中药,如附子,通过久煎可降低毒副作用。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如砂仁,薄荷,豆蔻等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还有一些久煎后会减弱药效的中药如大黄,大黄久煎后起泻下功效减弱,因根据病情选择是否需要后下。
健康生活开心馆

学习、运动、美食、健康、平安,把健康快乐分享所有人。
公众号
3、“烊化药”:待药物煎好后,取药汁,趁热加入“烊化药”,利用药汁的热量不断搅拌溶解即可。如有需要,还可以加入水或者黄酒隔水炖,将“烊化药”溶解后再加入其他药汁中。如阿胶,龟角胶等胶类中药。
4、“包煎药”:将“包煎药”用纱布袋装好,与其它药同煎。如辛夷,旋覆花等,煎煮后汤剂里含有刺激呼吸道的绒毛,可引起咳嗽等症状,还有一些容易粘锅的药,如海金沙,蒲黄等,均需包煎。注意纱布装袋时不宜太紧,以免水分难渗入,煎煮不彻底。
5、另服:贵重类药材都建议另煎服用,避免有效成分的丢失,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具体情况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药时间:

宜饭前服用类
补益药:此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人参等宜在饭前服用,利于吸收而充分发挥其补益作用。
宜饭后服用类
1、健胃药:饭后服用有利于其充分接触食物,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2、辛辣刺激性药物:这类药物如干姜、川椒、旋覆花、乳香等,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清热泻火药:此类药物药性偏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宜睡前服用类

1、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有利于迅速睡眠。

2、润肠通便类: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以便于翌日清晨排便,使排便更轻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