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华:送别梅兰芳先生
温如华艺事感知录(79)
近日,在不经意之中看到了三张年代久远的照片:
第一张是:1961年8月10日上午,梅兰芳先生灵柩在“万花山”下葬瞬间。
第二张是:整整一年之后的8月10日当晚,纪念梅先生逝世周年(第三场)演出之时,在人民剧场后台化粧室的随意抓拍。
第三张:与上面一张同时,仍是当晚(第三场),在人民剧场,演出《二堂舍子》结束之后,在舞台之上三位演员的一个摆拍。
正是这三张和梅兰芳先生有关的照片,引起了我对于60年前那久远的时光影象产生了一些记忆……这记忆又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1961年,正是中国“三年粮食灾荒”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年。
记得那年的暑期,我没有住到自己的家中度假,其原因是,放假虽然长达月余,但粮食关系也要随之转来转去,非常不便,所以我吃、住仍在学校,好在学校离住家不远,白天仍然可以随时回家探望。
记得8月8日,正属“立秋”时节,北京天气阴云密布,虽不算太热,但是气压偏低,稍感阴沉。当时我们几位学生练功完毕,走出“山”形主楼,来到庭院。忽见有人跑来告之说,梅兰芳先生今晨去世了!
梅先生当年在京剧界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官方实体中的任职,主要是属于两个单位:
1、中国京剧院,任院长。
2、中国戏曲研究院(之后更名为“中国戏曲学院”,实际仍是同一所大专院校,只是随着时间先、后所变更的两个校名而已),亦任院长。
以梅兰芳先生当时在整个戏曲界之中的地位与声望而论,也绝对是属于第一位的权威人士。
梅兰芳追悼会
在当年,我是属于进入到京剧圈中不久的一位青年学生,对于像梅兰芳先生这样的代表人物,则是十分尊重敬仰的。因此作为一位后辈,很想送一送这位努力为着中国的京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又是一位并不算太老的老人。
但是正像前文提到的,梅先生并不在我们中国戏校任职,没有这层直接隶属关系,况且逝世之日又在学校的假期之中,因此中国戏校校方,将不组织师生参加这次追悼活动。
正好我的姐姐在戏曲研究院读书,因此她们学院将安排大巴,从举行追悼会地点的首都剧场出发,直赴万花山墓地,并负责往返行程。因此,我便借此机会,随乘她们之大巴同去墓地,送别梅兰芳先生的最后一程。
此墓地之名,是梅先生根据自己的名讳“畹华”二字之谐音,而定名为“万花山”的,之前怹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女士早已葬埋此地,这也是他的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女士坚持要将梅先生之灵柩葬于“万花山”,而未接受上级建议,葬于“八宝山”的最大理由。
在瞻仰遗容之时,记得梅门弟子杜近芳女士正属于身怀六甲,既将临盆时段,她的装扮,也正似她在《断桥》剧中的扮相一般,身着白色衣裙,外罩青色披风一件。远观又如教堂之修女,双目低垂,珠泪涟涟。因为行动不便和怀有胎儿等风俗习惯,所以不得过于靠近灵前。
……………
梅兰芳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后,国家又推出了十项隆重的纪念活动。
其中一项,是在人民剧场的纪念演出,连演四晚,规模更是空前。
组委会安排其弟子们在四天之大轴中,是如此分派的:
头天杜近芳先生;
二天梅葆玖先生;
三、四天张君秋先生。
和梅先生合作的前辈伙伴,每天大轴都有一位名家,在舞台之上与其弟子们共同展现,正巧是按照年龄增长,而先后排序为:
头天袁世海先生;
二天谭富英先生;
三天马连良先生;
四天姜妙香先生。
这些节目之安排,最后都是由国家领导人,並也是“治丧委”的成员之一周恩来总理最后亲自审定的。
刚才提到的后两张照片,再加上一些细致的注解说明:
其中一张拍摄的后台是:张君秋先生正在为扮演王桂英之角色,梳理鬓发。贾世珍、杜近芳先生站在室内观看师兄扮戏。
另一张拍摄的是当日舞台大轴的《二堂舍子》之结尾:刘彦昌绑定秋儿抵命的一个造型。马连良先生扮演刘彦昌、张君秋先生扮演王桂英、安云武扮演秋儿。
照片上的云武同志比我年小一岁,当年是个十三岁的小伙子,如今也是一位七十有三岁的老先生了……
记于2021年4月谷雨
梅葆玖先生逝世五年,
杜近芳先生逝世四日,
牡丹、藤萝盛开时节。
温如华老师授权发表
京剧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