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总被疏忽的小工艺,竟能造成如此大的成本差异
很多图纸的建筑工程做法依据图集,由于图集的广泛性,不可能完全适用你的项目,所以,很多的图集做法需要在图纸中另行完善,这最容易被人忽视,而一旦忽视,就为最终的结算留下后遗症。下面我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和大家一起讨论。
图集12J1“内墙1B、1C;内墙3B、3C”的基层处理:(见图1)
图1
混凝土墙面的“专用界面剂”,它是什么界面剂?既然“专用”,必定与普通不同。由于“专用”的特性,定额几乎不可能有相同材料的子目。如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给以审减额为提成的第三咨询方留下扣减的理由。
专用界面剂的材料名称是什么?经济技术指标(用量指标)是多少?经济技术指标业主是否认可?材料的单价是多少?如是以定额结算的项目,就必须先搞清楚这几件事才行。否则,正中善于借题发挥的第三咨询方的下怀,给了他们一个极好扣减你的借口与理由。竣工结算时,他们向你索要上述的相关资料,此时工程已经完工,你再想补资料,甲方人员谁也不会冒此风险,给一个过了时效期的需要增加造价的资料补签字,补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加气块墙面“2厚配套专用界面砂浆批刮”,亦同样道理。如当地的定额没有界面砂浆的子目,你执行什么相似定额?拿不出业主认可的有效资料,第三咨询方始终有权怀疑你的真实性,你自行换算的定额子目他总有千万个理由来否认,而你不会有绝对的说服力来说服对方。
那么,此类问题如何处置呢?
如果图纸的建筑装修做法没有具体明确,则需在图纸会审时提出。这样的提问,一般的设计人员一时都无法回答,你事前应备好数套方案、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自问自答形式(见图2),由设计、业主选择。如他们觉得此事小事一桩,由于主观意识先入为主的原因,一般会在答复中签署“同意”二字。如果不同意,你可用第二套或第三套方案与之讨论,如此必有结论。除了重大问题,对一般性的问题,图纸会审时最好能有自己的见解,拿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不要只提问题,让矛盾堆积,如此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图2
如果业主、设计在会审时同意,会审后就要对“专用”的具体材料、材料的技术指标、材料的单价进行确认,明确材料、用法、用量、单价。无论是以签证的形式还是业主认价的方法(材料单价认价或工程总价认价),取得符合合同要求的完整资料,方可保证竣工结算不被无理扣除。
其实,由于设计疏忽,这种情况如在图纸会审时几乎全被否认,而是改用最常见的“建筑胶素水泥浆”。但问题出现了,在实际施工中,无论是施工方还是建设方,为了保证抹灰不空鼓,全国几乎85%以上的工地大都要求采用墙面毛化处理工艺(即:甩浆或手动、机械喷浆)。(见图3)
图3
材料用量差异:“建筑胶素水泥浆”的施工工艺为“刷”,“毛化处理”早期的施工工艺为“刮+拉”,现在一般采用人工“甩”或手动机械、电动机械“喷”。两者最大的差异在材料的用量上:“建筑胶素水泥浆”因为是“刷”或“批”上去的,所以很薄,后者因为是“甩”或“喷”,且要有高低起伏的毛刺状,材料的用量远远大于前者。以河北定额为例(陕西也有类似的定额子目),每100㎡“建筑胶素水泥浆”的水泥、胶的定额用量分别为:165kg和 2.89 kg,“毛化处理”分别为:398kg和62.13kg。两者的水泥用量差了2.41倍,胶的用量更是差了21.5倍。尽管定额考虑的用量与实际用量有出入,但“毛化处理”的材料用量大于“建筑胶素水泥浆”的用量是不争的事实(见图4)。
人工用量差异:如果“毛化处理”采用人工“甩”,则比人工刷“建筑胶素水泥浆”要大,现在大都采用手动机械或电动机械“喷”浆作业,由于是机械代人工,其人工用量大大降低,甚至“喷”的人工消耗要比“刷”小一些,但两者的定额人工消耗是:2.32倍(见图4)。
直接费差异:“建筑胶素水泥浆”的直接费为:160.48元/100㎡;“毛化处理”的直接费为:482.01元/100㎡;两者的差异是3.0倍(见图4)。
图4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工艺,由于抹灰的工程量占比很大,以河北一般的高层、小高层住宅楼为例(24+2、11+1),内外抹灰的工程量约合建筑面积的3.2~3.4倍(内抹灰2.5~2.7倍、外抹灰0.82~0.86倍),所以产生的造价也很大。仅定额直接费就相差3.22元/㎡,折合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达10元左右。这仅仅是直接费差异,如加上人工调差、材料调差和取费,则差异更大。
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意识,会审时一旦设计提出用“建筑胶素水泥浆”,应及时指出,从质量保证、业主要求、当地普遍做法等上据理力争。一般来说,这种实事求是、符合当地习惯的做法,业主、设计不会无理拒绝。
上述所说的是传统的定额结算,现今这样的结算方法已经很少,大都采用清单报价法。即使清单报价,相对中规中矩的国有资金项目与房产商的严苛做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区别应对。
那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
1、按定额结算的:明确方向,约定在先,手续完备,过程跟踪,资料齐全,为根源之所在;
2、清单报价的:战略预判,部署明确,做好成本估算。
预算、结算、成本、索赔、合同准备的重点首先在于前期准备,需要的是更多的先见之明,而非事后诸葛。小工艺,大代价,功夫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时常听到这样的话:都像你这么考虑,造价大了还能中标吗?言外之意似乎有成本意识是坏事,不学无术反而是好事……(见图5)
图5
其实,本文想表达的并不是“要与不要、算与不算、给与不给”的问题,在这里分享什么是细节、什么是大局观,细节与大局的关系,目的是和大家一起开拓思路思维,提高鉴别能力和大局观,使自己在众多信息活动的参与中质变为有着思考延伸的人。随38号文的下发,以后定额的逐步取消,造价与市场接轨,我们不能再有传统的定额思维,就要求造价人员对施工技术有更多的掌握,对施工工艺有更透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