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解析《石门颂》中的竖画与撇捺 | 三品课堂

《石門頌》簡析

张 继 · 篇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每周三晚八点准时与您见面。大家还可以订阅书法权威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第三集
《石门颂》中的竖画与撇捺

△本集主讲人——正书六家·张继

◆大家好,上一节课中我们分析了《石门颂》中几种点画与横画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门颂》中的竖画与撇捺。

截线成点,横分主次

沧海遗珠

学习建议补充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竖 画 立 身

说明:

”平”字的两点是相背的。竖画①位于该字的中间,并上下贯通,所以这一笔是否垂直是否挺拔,就决定了这个字的动态。竖画的表现一般是比较雄健的,当然也可以有一些灵动性。但当它位于字的中间,起到立身作用时,就不可以写得弯弯曲曲,软绵绵。

说明:

“中”字中间的画也是上下贯通的,同时它旁边还有两个短的竖画。我们在前面提到,中间的竖画决定了一个字的动作、动态、动势,所以这一笔是比较垂直的,但是其他配合的竖画就可以相对的灵活。

说明:

③、④示范的“中”字相对于①、②,略微夸张了一点。我们看“口”左边的短竖为了配合中间的竖画,把它写成了弧形的。右边的竖划虽然是直线,但是写成了斜的,经过这样的处理再看,这个字就有了动感。

说明:

“遭”这个字笔划比较多,而且“曹”上半部中间的地方①缺了一笔竖画,这种情况是作者在处理这个字的时候省掉了一笔, 这种表现形式叫“借笔”或者叫“并笔”。字中间的这一竖画被两边借用,既是左边的也是右边的。再看其它的竖画,在这个字中共有七笔竖画,并且都不在字的中间,所以它们写得都比较放松,没有特别垂直的,既有向左下角的,也有弧状的,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比较和谐。

说明:

“上”字很简单,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字的竖画①,其实并不在正中间,并且这一笔是有向左的弧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追求一个字的动态,同时还要保证它的稳定性,竖画选择这样的弧度和右边的短横搭配,实际上是保持一个重心的平稳,形成一种力量上的对称。

说明:

注意一定不能写成②这样,从造型上来说既不美观,也违背了字形搭配的规律。

说明:

“輸”字的竖画也比较多,只偏旁“車”的竖画就有三笔,这三笔我们看它的方向都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程度的向右倾斜,不是绝对的垂直。“月”的第一笔虽然不是竖画,但是笔势也是向下的并向右倾斜,与右边向左倾斜的竖一同构建了一个梯形。我们知道梯形是比较稳定的,在这个字的书写上稳定的同时又有灵活性。因为它这些笔划并不完全是垂直的平行。由下往上来看是呼应关系,左右看是依靠关系,从上往下有一个放射状,从下往上呈收拢状,这样的处理显得比较自然和灵动、灵活。

撇 捺 生 姿

说明:

“狩”第一笔的撇画①比较圆劲,像这种带有弧状的用笔,书写时要注意用笔的力度,体现出用笔的力感。上面说过撇画有曲有直,因为第一笔曲度较大,所以第二笔我把它稍微写得直一点。写的时候除了注意灵动性和神采,同时也要注意它的造型。

说明:

我们看“未”,它的造型是否舒展、洒脱,关键是靠撇和捺这两笔,所以我们说“撇捺生姿”。有些字横画是主笔,有些字竖画是主笔,有的字撇画或捺画是主笔。在“未”字里边是撇捺共同形成主笔。我们知道隶书最明显的特征是蚕头雁尾,这两笔同时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撇画视为蚕头,把捺画视为雁尾,达到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效果。

说明:

如果把“未”这个字的撇捺①、②像第二“未”③、④那样去处理,虽然前面的横竖是同样的状态,但由于撇捺表现不同,使得字的整体效果大不相同。

说明:

“秋”字中短撇、短捺比较多。“禾”的这一捺我们可以把它视为“长点”,也可以叫“短捺”。“火”的第一笔①毫无疑问是“长撇”,并且是“曲撇”。撇画中有曲有直,有长有短,这一笔既是曲的,也是长的。“火”的第二笔是捺②,虽短但曲,所以叫“曲捺”也叫“短捺”。这个字中的撇捺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状比较丰富。像这种撇画、捺画比较多的字,在组合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关系。

说明:

“残”的撇画也比较多,偏旁“歹”中的两笔撇画①、②在书写时要表现的很直,很刚健。但是这样的撇画我在书写的时候略微给它增加了一些动感,否则因为笔画过直,会给人感觉比较单调。另外当一个字中出现许多撇画时,在结构上,我们要非常注意它的穿插关系,既不能显得过于雷同,也不能写得非常的混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说明:

“稼”字“禾”左下的撇画①比较直,是“直撇”。这个字撇划很多,所以每一笔撇画都有微妙的变化,既要写出字的整体造型,又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统一之中求变化。“稼”的最后一笔②是“长捺”,虽然在这个字里捺画只有一笔,但是这一笔的轻重关系,对整个字的重心调整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除了笔画的方向、长短,还要注意它的轻重和用墨的虚实变化,这些都能对整个字的姿态、轻重关系起到调整作用。

课程预告&这不是全部教学内容

精彩早知道

◆本讲张继老师为我们简析了《石门颂》的竖画与撇捺,下期我们将继续学习钩画与折笔。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动笔练习,多动脑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