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3天跌8毛,下跌元凶找到,何时反弹?二次收储传来好消息

接连两轮猪肉收储来袭,但生猪行情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猪价接连下跌,3天累计跌了8毛,这表明130公斤左右的标猪卖出去缩水了100多元。

猪价之所以跌得这么惨,一方面是猪肉的走货量有所下滑,市场的需求不是太高,受三伏天的影响,民众的消费欲望偏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以至于屠企压价情绪加大;一方面是近期猪价迟迟不涨,部分猪农撑不住了,而随着规模化猪企的出栏量偏多,市场跟风严重,屠企的采购顺畅,自然是加大了压价力度。

01、猪价惨跌

因前期的猪价走高,不少猪农有惜售的想法,结果如今价格又迎来了新一轮下跌,很多猪农恐慌性抛售。再加上生猪疫病风险大,消费需求不佳,从而造成了“3连跌”。

截止今日,生猪均价为15.62元/kg,相比上一天跌了0.28元/kg,猪价的跌幅比较大,3天跌了0.8元/kg,猪价也进入了7元大关。

目前自繁自养成本为8-8.5元,但猪价却跌落至7.81元一斤,这也意味着猪农再次进入亏损状态,一头猪要亏上近百元。而二次育肥更惨,目前来看要亏上500多元一头。

从监测数据来看,如今北方的生猪行情缩窄,南方多地补跌,南北猪价价差缩减。其中东北行情跌了0.1元,报价为14.4-14.9元/kg;华北跌了0.3-0.4元,行情为14.6-16元/kg;西北行情跌了0.15-0.3元,报价为14.25-15.5元/kg。如今东北行情基本跌破8元大关,且最低探底7元行情。

南方地区,华东行情跌了0.2-0.5元/kg,报价为15.6-17.4元/kg;华中行情跌了0.15-0.3元,报价为15.5-15.95元/kg;西南行情跌了0.3-0.6元,报价为14.5-15元/kg;华南行情跌了0.2-0.4元,报价为16.1-19.4元/kg。其南方地区跌幅比较明显,主要是近期的消费需求低迷,补跌现象严重。

02、下跌元凶已找到

除了猪价下跌外,近期的猪肉行情也迎来了一波下跌潮,普遍跌到了10-15元一斤,东北猪肉行情跌至8-9元一斤。不过猪肉下滑,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太高,特别是餐饮需求减弱。

原来,猪肉市场零售尽管便宜了,但餐饮业包含猪肉类的菜品并没有因此而降价,肉包子往年1元一个,自从涨至2元后就没降过,其他猪肉类价格也都没什么变化,这引来了消费者联合抵制。

如今猪肉批发均价为22.89元/kg,此轮猪肉行情累计跌了24.75元/kg,跌幅为52%。而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价格为8-10.75元/斤,相比月初跌了1-2元左右。同时,臀尖行情在8-10元/斤,五花肉行情在10-12元一斤。

在笔者家乡,猪肉普遍在10-12元一斤,但即便价格这么低依旧卖不动,肉摊老板表示,因为天气炎热,近期猪肉销量明显下滑。同时,因肥膘肉比较多,消费者的抵制心态强烈,也让猪肉行情惨淡。

可见,此次的猪价下跌,其元凶主要是市场消费需求低迷,猪肉走货量偏低,屠企冷库肉走不动,为减少亏损,只能降价出售加快走货,结果一来猪价自然也被压制。

业内人士表示,还有一个元凶,那就是猪农的出栏量明显增加,目前大猪依旧有积压,而因近期的猪肉市场消费低迷,结果猪农生怕接下来猪价继续大跌,进而加快出售落袋为安,也造成了近期的行情下滑。

03、二次收储迎好消息

从昨天的二次收储结果来看,收储1.3万吨成交了1.39万吨,可见收储工作超额完成。而在第一次收储时,2万吨收储反而流拍3000吨。

除了超额完成收储计划外,其成交均价也降至25698元/吨,而在第一次时均价为25918元,这次反而回落220元/吨。可以说,二轮收储的成交价下跌,但成交率100%,这对市场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为何收储价格下跌,一方面是贸易商的经验增多,积极参与中。据悉,这次有50多家企业加入竞拍中,收储超额完成也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因生猪悲观情绪增多,且在收储前猪价“2连跌”,屠企这才愿意高价卖给储备库,毕竟市场批发价才11元一斤,收储价更高一些,引来了各方参与。

那么猪价是否会迎来上涨呢?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通常二次收储过后,猪价就会迎来一波反弹,但目前正处在三伏天,消费需求低迷,且出栏均重仍在260斤以上,恐怕难以支撑猪价上涨。想要生猪反弹,还需要等到8月下旬,到时候学校食堂的采购量加大,再加上升学宴增多,从而带动猪肉销量的上涨,猪价也会顺势反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