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文章 | 妈妈“恐吓 ”儿子买游戏卡违法让其自首:透支的是信任,毁掉的是亲密

3月9日,安徽省铜陵市派出所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一位小男孩竟然背着一书包游戏卡片哭着到派出所要求“自首”。

民警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小男孩平时爱看动画片,把妈妈给的零花钱都偷偷攒起来买了500张游戏卡,结果却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气不过便“恐吓”小男孩买游戏卡违法并要求其自首,这才发生了“自首”的一幕。

这条新闻下,有一条点赞很高的评论:“这母亲透支了孩子对她的信任。”很多网友也纷纷在下面留言:“说不定孩子内心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改变了,他曾经最信任的人却骗了他,这事儿估计能记到长大”。“这种事会记一辈子”。

诚然,父母不希望孩子沉迷于游戏无可厚非。但是,却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欺骗孩子。作为一名小学生,还没有学习到法律的相关知识,所以才会任由妈妈欺骗。等到他知道自己被最信任的妈妈欺骗了,他的心里肯定会很难过。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孩子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那他们就不再愿意和父母沟通,哪怕受到伤害也会闭口不谈,而现实中很多悲剧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01

不信任父母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表弟开开很斯文,小时候经常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那些高年级的大男孩放学后总是用自行车挡住他的路,大声威胁让开开从家里偷钱,不然就要群殴他。开开害怕极了,不得不照做。他只能蹑手蹑脚地进到爸爸妈妈房间,偷偷摸摸从他妈妈钱包里偷钱。

小姨平时大大咧咧,钱包里少了几十块钱她也不知道。直到有一次,钱包整整少了100 元,而小姨父说他没拿,小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终于,开开放学回家了。小姨大声质问开开原因,开开小嘴一撇,大哭着说出实情。小姨却毫不理会,继续追问他为什么不说。没想到开开哭得更用力了,大喊着说他曾经告诉过爸爸,但是爸爸却不帮他,反而手指着他说他没用。从此以后,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开开再也不想告诉爸爸妈妈学校里的事情了。

孩子信任父母本是天性,当父母质问孩子“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与我们沟通”的时候,更应该反思自己。正是自己一次次透支着孩子的信任,才让孩子选择闭嘴。

央视纪录片《镜子》里有一个学生家明,他的梦想是成为流浪歌手和背包客,父母却不同意,他气得不去上学,也不和父母说话,还经常发脾气。

父母很奇怪为什么家明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却不了解家明心里的失望。家明说:“他们说考完试我可以想干嘛干嘛,可是考完试以后,他们又说等他们有时间请假再带我去,他们说话不算数,就跟逗小孩一样。”

家明表示:自己早就不相信父母了,所以也没必要沟通。

后来,家明的父母想了很多办法才挽回家明的信任。而这本来只需他们说到做到,就可以轻松做到。

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者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他把教育者当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相反的,当孩子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他们会选择对父母紧闭心门,不再与父母亲密无间。

02

不要把孩子丢在无助里

美国心理学家西里格曼在1967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开始是把一只狗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会电击狗,让狗狗承受电击的痛苦。可怜的狗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如此反复多次之后,下一次实验,蜂音器一响,研究者先把笼门打开,再给予电击。谁知道此时狗不但不想办法逃走,而是电击还没开始就卧倒在地不停地颤抖,并发出呻吟。

本来可以逃脱,但是由于前几次的实验,狗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它认为自己做何种努力都逃不出去,于是只能默默等待痛苦的来临。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

生活中,孩子也会产生这种想法。当他们一次一次和父母说着自己的遭遇而不被信任的时候,当他们一次一次被父母所谓“善意的谎言”欺骗的时候,都会导致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孩子会形成固定的看法,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相信自己,不能做自己坚强的后盾,从而变得消极无助。

就像前两天我同事还跟我说,他的朋友圈谁都没有屏蔽,就只屏蔽了父母。

他心情不好,他的父母会说:“你才多大就心情不好,有这功夫不知道多学习。”他偶尔抱怨,他的父母会说:“你就是想太多,肯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好。”其实他只是需要安慰,可是每次换来的却是指责。反反复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他选择对父母关上心门。

里根说过:“孩子对于父母的需要,是人性中不可抹杀掉的。”

作为孩子最亲的人,父母不应该把他丢在无助里。而是应该努力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

03

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感

1、信守承诺

去年11月,上海浦东某幼儿园门口惊现一只“大恐龙”。

小石榴在幼儿园读小班,她的父母为了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承诺只要她能在学校好好吃饭就答应她一个要求。

小石榴真的做到了,她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只恐龙接自己放学。为了信守承诺,小石榴的爸爸真的去买了一套恐龙服穿着去接女儿放学了。

看到“大恐龙”,小石榴高兴坏了,绕着它又蹦又跳地转了好几圈。

有这样信守承诺的父母,相信小石榴会很愿意信任他们,因为小石榴知道,父母会说到做到。

巴尔扎克曾说过:“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父母信守承诺,保卫的是孩子对你的信任。

2、信任孩子

有一期《朗读者》中,马伊利说到自己高中时候的故事。

高一的时候,她们班有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老师,她让学生家长都到她的办公室领取成绩单。马伊利的成绩单上,各项都是优秀,只有思想品德那一栏却写了个差。马伊利的爸爸非常惊讶,当即问老师原因。

老师却说是因为马伊利和多名男生谈恋爱。马伊利爸爸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很平静地要求老师写下那些男生的名字。女老师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马爸爸反问道:“不是说多名男生吗?还有呢?”

听了马爸爸的话,女老师非常生气,说马爸爸不识好歹。马爸爸冷静答道:“老师,我不跟你说了,我的女儿我最了解她,我还是跟校长去说吧。”

马伊利说当时她就哭了,因为爸爸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并暗下决心,要表现的更好来回报爸爸的信任。

马克思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信任是相互的,只有你足够信任孩子,孩子才会信任你。而当孩子被父母信任的时候,他的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

3、换位思考

被誉为是最了解孩子想象力的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有部绘本故事叫《莎莉,离水远一点》,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不同。

在绘本的每一页,左边和右边分别代表着父母看到的现实世界,以及孩子脑海里上演的精神世界。 

父母看到的现实世界:要小心你漂亮的新鞋,不要踩到脏东西。孩子的精神世界:海盗要追上来了,我得奋力划船逃脱!父母看到的现实世界:这是我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你,到底要不要喝水?孩子的精神世界:我正和海盗们殊死搏斗呢!别打扰我!

曾经在一个期刊上看过一句话:“在沟通中通过换位思考,能改变人的认知和需求,促进相互了解、尊重,建立信任关系。”

绘本正是想通过巧妙的故事对比,告诉父母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大人不能理解的,而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和关心他们的感受。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

信任是沟通的桥梁。只有当孩子信任父母,才会对他们袒露心声。这个时候,父母才能帮助孩子,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作者胖包:文学硕士。爱尘世喧嚣,也爱乡野宁静。爱读书,也爱旅行。爱咖啡,也爱你。

信洁心理驿站欢迎您的原创,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编者删除。

▼如需咨询,请添加小助手▼

精彩原创:

亲子关系 |《权力的游戏》重磅回归,且听心理专家大谈育儿观

心理美文 |《渡心人》:白瓷狗

心理美文 |《渡心人》:针孔

心理美文|《渡心人》:你只是好奇爱情的样子

心理美文| 15岁女孩告白72岁爸爸: 哪个瞬间爸妈的爱让你突然觉得特感动?

育儿文章丨妈妈,我考第一,你高兴吗?

热点关注丨13岁少年弑母:这样的孩子你还给他机会吗?

大佬时间 | 舒淇不洗澡与悲伤肺

心理美文 | 《渡心人》:空椅子

《渡心人》| 竞争上岗

心理美文 |《《渡心人》: 洛奇的爱情

育儿 | 作业千万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第一条

亲子关系丨托底的家长,是孩子远行的定心丸

点一下在看,就多了一份被看见的喜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