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你在20多岁时的习惯与实践
20岁到30岁的十年,是充满能量的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你将为自己打造许多习惯,进行许多实践,而它们可能一直保持到你的30多岁、40多岁,甚至更远。正是这十年里做出的决定与行动,最终塑造了未来的我们所成为的那个样子;但很多人在20多岁时并不会认真思考这件事情。他们想着能够晚点再做出改变,但这种想法通常被证明是错误的。
1. 职业
在20多岁的时候,你可能认为自己在职业上有很多选择,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严格来说,这是真的。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产生了一种倾向,把职业变成了对自己这个人的定义。他们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他们自己就是那份工作。在40多岁的时候,人们不是在销售房子,他们是房产经纪人;人们不是在提供客户服务,他们是客户服务代表;人们不是在编程,他们是程序员。
在很多时候,我见到一些20多岁的人,他们暂时做着一份工作,内心明白那不是自己想要从事一辈子的职业。他们只是暂时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同时想着晚点再找一份更让自己感到充满动力的工作。然后,快进到20年后——他们依然在做着那份工作,只不过此时那已经不只是一份工作。这已经变成他们个人定义的一部分。他们不会说:“我在做会计方面的工作。”他们会说:“我是一个会计。”
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让那份“暂时”的工作变成自己的长期职业,但这最终变成了事实。在做出最初选择的1年、10年或者某些年之后,他们丧失了那种把自己和工作区分开来的能力。在某个时间点,他们不得不承认:“我已经做这份工作太久了,我想我必须得做一个会计了。”
当他们不得不大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会看到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兄弟,我在上一次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见过了太多这样的人!
你在20多岁的时候,要格外当心那种只是“暂时”从事某个工作来赚钱、最终却被困在一条长期职业轨道上的风险。一个有用的方法是,问问你自己,你是否愿意10年后还在做这份工作?如果你的答案是类似“绝对不行!”的东西,或者是一声冷笑,那你可能就应该马上离开当前的处境,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
如果你非常需要金钱,可以,但一定要当心,暂时的决定可能最终变成了一辈子的道路。如果你没有一条清晰的退出策略,那可能会发现“退出”就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
2、媒介使用
想想你在20多岁时建立的媒介使用习惯(包括社交媒介)。你想在40多岁时还在保持这些习惯吗?
一些习惯可以让你感觉良好,比如读书、看精彩的电影或者视频。而另一些事情,如果你想到自己要继续保持它们几十年,可能会感到有些担心。
今天的哪些媒介使用习惯,是你不想在未来带到自己30岁、40岁甚至更远的?请留意这些让你感到担心的事情,在你还有能力的时候,改变它们。
当我问一些狂热的社交媒介用户,是否想在10年后还一直玩Twitter和Facebook时,几乎每个人的回答都是:“绝对不行!想想就够悲哀了!”即使把这些当做市场营销工具的人,也不想在10年后还每天用着它们。很显然,人们和这些媒介之间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他们喜欢这些工具带来的社交好处,但是不喜欢它们天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焦虑、上瘾的感觉。人们喜欢社交联系,但并不想对社交媒介上瘾。
今天,很多40多岁的人也沉迷于社交媒介,因为这种习惯在他们20多岁、或者3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不管那个时候流行的社交工具是什么)。如果你在5年前问他们,是否想在今天的年纪还每天沉迷于Faceook,许多人会说:“绝对不行!”
这些人是不是会在50多岁的时候还继续着当前的习惯?可能吧。
很多在20多岁每天沉迷社交媒介的人,有一天会变成40多岁每天沉迷社交媒介的人。那些社交媒介可能会改变形式,但这些人的习惯并没有变。这种行为习惯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
无论你现在有什么样的社交媒介使用习惯,如果我问你,是否会在30天后还保持这种习惯,你会怎么说?大多数人可能会承认,他们将保持这种习惯。那么,如果等到30天以后,我问你,是否会在60天后还保持这种习惯,你又会怎么说?你可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这就是它为什么最终持续了几十年。
期望一项个人转变晚一些再进行,这通常等同于把它无限期地推迟。在未来,你还会想着在“未来”会做出这项改变。所以,如果你希望在接下来的5年里做出一项改变,那5年就从此刻开始。或者,在接下来5年里的每一天,你都想着自己会在接下来的5年里去实现这项改变。这项改变永远都在“某一天”,而这一天永远都不是今天。
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生早期建立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是的,你永远都可以晚点再改变,但那会变得更困难。如果你在20多岁时变得沉迷于社交媒介,那你可能在40多岁时还是一样,50多岁时还是一样,一辈子都是一样。
看太多的电视节目,电影,新闻,色情制品,等等,都是一个道理。你越早养成这种习惯,就越难去撼动它们。
不要用那种伎俩,告诉自己你会在晚些时候改正这些问题。如果你能看到自己正在偏离轨道,那纠正方向的时刻就是现在。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改变,那是否愿意判决自己在未来至少20年里都保持这些习惯?本质上,那就是你在做的选择。
3. 健康
我经常参加很多健康主题的会议,与会者一般都是40多岁,或者更大一些。很少见到有许多20多岁的人来参加这种会议,除非它是关于健身的(而不是身体健康和疾病预防)。人们在20多岁时往往觉得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年龄大一些、或者生了病的时候再做出改变。他们觉得,在事情变得必要的时候,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改善。
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于,我们在20多岁(甚至更年轻)时建立的生活习惯,很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持续下去。而我们坚持这些习惯的时间越久,它们就越不容易被改变。
几年前,我们一个研讨会的会员死于癌症,28岁。即便面临这种对生命的威胁,在他生命最后的18个月里,他还是发现很难让自己吃健康食品,除非给他一点额外的好处。癌症诊断书给他敲响了警钟,当然,他也得到了大量的建议:可以这样做,能够这样做,应该这样做……但这些没能让他做出改变。我想这可能只是增加了他的紧张。
你可能认为一份癌症诊断书足够给你动力,让你去大幅优化自己的生活习惯。但实际上,你可能会对改变习惯的难度感到吃惊,即使在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一样。想象一下,在做出这些习惯改变的同时,你还要面临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戒毒、替代疗法……等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渴望舒适和安全感,这些感觉只能从熟悉的习惯中获得,而不是新习惯。
4. 暂时性实践
即使你想在20多岁时保持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完全理解),我还是建议你偶尔隔绝这些习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暂时性地进行一些真正积极的实践。即使你之后又从这些积极探索中偏离,以后重新找回它们也会容易得多,只要你想这么做,或者需要这么做。
至于这种积极实践的长度,我的建议是6到12个月。你可以从一个“30天尝试”开始。然后,当你完成了30天的时候,继续下去。或者你也可以提前就决定坚持6到12个月,完全清楚这件事情对未来的自己有多么重要。
在1997年(那年我刚26岁),我做出了一个新年誓愿:每天进行至少25分钟有氧运动,坚持一整年。我同时也在进行每周3~4次的格斗训练,但我不把这部分算在25分钟里。我知道,如果自己坚持一整年,那就很容易在余生里一直坚持下去。最终我完成了这个新年誓愿。在开头几个星期过后,事情就变得相当容易了。
那一年之后,一个固定的习惯就被建立起来了,而且不会轻易被动摇。在之后的日子里,有时候我也会偷懒,几个星期都不运动,但我总是能很容易地回到规律运动的轨道上。每当我需要重新开始的时候,只需要把一个已经建立的行为习惯“重新加载”就好了。
在2008年,我吃了6个月的纯素生食,然后又回到了以烹饪食物为主。现在,不管什么时候我想吃纯素生食,比如想体验更好的能量水平和头脑清晰感,我会发现很容易就可以“重新加载”这个习惯,一次坚持好几周。这种行为已经变得熟悉和舒适了,因为我只是在“加载”老习惯,而不是训练新习惯。
如果你在未来陷入严重的健康问题,那时你会发现改变自己的习惯已经非常困难,在你感到压力重重的时候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你只是“重新加载”那些熟悉的老习惯,事情就容易得多。你能快速捡起自己曾经在“习惯工具盒”里储备的那些老习惯,比如纯素生食,每日冥想,瑜伽,你的最佳排毒方式,等等。你不需要重头来学这些东西。
我在20多岁时建立了一些良好的长期习惯,进行了一些短期实践,而那时并不知道它们能在之后的人生里为自己带来多少益处。这让我感到很幸运。我鼓励你也在20多岁时准备很多这样的“习惯工具盒”;在人生的晚些时候,你会庆幸自己曾做了这些事情。
5. 未来的你
你在20多岁时建立的习惯、进行的实践,会带来一系列的结果。某一天,未来的你就会面对这些结果。到那时,你回头看自己今天的决定,是会充满后悔和鄙夷,还是充满感激和欣赏?你是会陷入令人厌恶的成瘾状态,还是被充满力量的习惯所支撑?你是否会有一个“习惯工具盒”,里面装满了自己随时可以重新使用的积极实践经验?
20多岁的那个我犯了很多错误,他的失败要多过成功。但是,我对他充满感激,因为他投入了那么多的时间探索个人成长,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从来没有放弃。
今天,我依然能从他在90年代进行的个人成长中受益。他让我变成了一个企业主,一个跑者,一个严格素食主义者;他从不抽烟,从不酗酒;他以犯罪记录和被学校开除开始了那10年——完全不是什么好的开始。青少年时的他把自己搞得一团糟,但我深深地感激,他最终让事情扭转了过来,学会对未来的自己抱有一份同情和关心。他为我做好了一切准备,让我今天能尽情享受自己40多岁的时光。
在20多岁时,我经常想象和未来的自己进行对话,通常是5~10年后的自己。我想象如果坚持清醒自主的成长,到那时自己会变成怎样的人。我会询问那个人的意见,我会聆听他的回答。那是一种强有力的实践,让我知道谨慎地思考,当前的决定会怎样影响到30多岁、40多岁,甚至更多年以后的自己。
今天,我依然提醒自己保持这种习惯,对50多岁、60多岁时的自己抱有一份同情。我愿意为他做好准备,让他能享有愉悦而满足的时光,直到我能影响到的最远。即使,这意味着我要在40多岁时承担一些额外的挑战。
在你生命中当下的10年里,在你努力践行个人成长的时候,请尽最大可能对未来的自己抱有一份同情。看着那个人,就好像他已经变成现实,即刻反映出你当前决定所造成的未来后果。你有多关心他/她?你能为他/她传递一点爱心吗?你能付出一些额外的努力,好让他/她能够满怀感激吗?
专注于这样一个画面,未来的你幸福,健康,被爱,富足……想象任何对你来说重要的积极方面。然后,回到当下,想象他/她会怎样看待你现在的所做的事情。哪一件会得到一句“谢谢”?而哪一件会得到一句“求求你跨过这一步”?
如果你看到一个必要的改变,那应该开始的时间就是此刻。这就是你的时刻。
Steve Pavlina
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