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水墨画《自有云霄万里高》
(图文:贺正洋)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观天地,府万物”“能胜物而不伤”。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
中国山水画有水墨画和设色画两类。中国画笔墨是重要的审美要素之一,用笔用墨是自然融注在绘画当中的,一幅好的绘画不光题材、内容、型、构图等要好,用笔用墨的功夫也是极其重要的,若笔墨不佳,则此画必不佳,但笔墨是为绘画服务的,不能为了笔墨而笔墨,不顾一切的追求笔墨只会脱离实际,从而成为玩弄笔墨的形式主义。笔墨的问题,历来论述较多,用笔讲究点,勾、皴、擦之法和下笔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侧笔、圆笔、中锋、偏锋、逆锋等。用墨讲究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以及破墨、飞墨诸法,此外还有“五墨”“六彩”之说。用笔与用墨的变化既是不同绘画的需求,也是不同画家的修养与绘画风格的体现,最高的境界应是心手合一,笔随心运,水墨淋漓,自然天成,而不是矫情做作,故弄玄虚。
中国山水画的设色,讲“随类赋彩”。“类”是指个别的不同的具体对象,根据具体对象的要求赋以色彩。“墨”在传统上往往也被看作为“色”,有笔而有墨,有墨而有笔,沉着痛快,灿然成象,是对一幅好的水墨画的要求。山水画特别是青绿山水的设色,清润而不浮薄,沉厚庄重而不晦滞,明丽而不甜俗,方是理想的效果。无论浅绛、青绿,都要有好的墨本基础。山水画的制作过程,系先墨后色,除青绿重色和色墨并重之外,一般都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但浅绛的墨本不同于青绿的墨本,二者又不同于水墨画。大青绿的落墨须简而骨气爽朗,小青绿也耍当心留青绿地位,若浅绛则烦简都宜。
水墨画是中国民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表现出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这种意象效果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符合“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审美理想。
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
中国画最重要的部分,除了画法便是气韵。《古画品录》云绘画有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气韵生动,即“形神兼备”。依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评论: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讲究笔墨神韵。中国画讲究笔墨, “有笔有墨谓之画。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就是重视其意,突出其意。
第一步,勾画近景
第二步,勾画中景
第三步,染色
第四步,最后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