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陶玉鑫作品 | 摇篮曲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一叶如梦的扁舟,停泊在记忆的深处,停泊在生命的源头,停泊在人生启航的渡口。不经意间,这叶小舟就会跌进深情的梦海,漾起朵朵美丽洁白的涟漪。它,就是我梦想启航之处——六枝一中电大中文班。
始建于1960年的六枝一中,原名贵州省六枝中学,是六枝全域第一所完全中学。1961年开班招生时,只有一个初中班和一个高中班,1965年更名为六枝特区第一中学。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全校师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群策群力,为学校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斑驳的教室里,紧张的动乱中,六枝一中仍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尤其是1982年学校撤销初中部、成为纯高中学校后,几十年来更是源源不断向高等院校输送大量优秀生源、给社会培育了一批批合格建设者,成为青年学生迈出大山、实现理想、建功立业的摇篮,为本地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就读于六枝一中电大中文班的我,虽不是这所学校名副其实的“正规军”,却也深深受到学校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必说这个电大班的班主任本就是时任六枝一中副校长的苏华明老师,也不必说其中的写作课辅导教师毕明正、杨太兴等就是学校语文组的老师;单是每天课间操时,20几个电大同学全趴在办公楼三楼水泥栏杆上,半是欣赏半是关注操场上全校高中学生的做操情形,不知不觉地就将学校“求实勤奋、团结向上”的校训和“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风,慢慢浸润到电大学习生活中去了。于是,在当时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仅靠一台双卡录音机播放课程磁带的教学条件下,全班同学凭着旺盛的求知欲与顽强的学习毅力,硬是无人落下,于1987年7月如期毕业。
当然,在两年的电大学习生涯中,蕴含的甘苦辛酸、个中滋味自是不言而喻。由于历史欠账缘故,虽然只有20几位同学,可其中既有60年代的“老三届”高中生,也有80年代毕业的高中生,更多的是近三五年刚刚执教、极想“充电”的中师生,甚至还有两位年龄悬殊十几岁的原师生,现在也变成同堂学习的“新同学”。可不管年长年幼、来自何方,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极为勤奋、非常刻苦。春秋易节,寒来暑往,每天早晨,尽管无人催促、不打考勤,但只要普通高中班的教学铃声一响,电大教室就座无虚席、聆听录音机播放的各门课程;偶尔谁要是有了要紧事,也都自觉向班主任请假、完事后赶紧返回学习,生怕落下课程后跟不上学习。即便如此努力刻苦,但由于教学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每学期期末考试,班上总还是有几位同学会“挂科”;特别是大一下的“中国近代史”测试,虽说是开卷考试,但不知是何原因,竟然有10来位同学没考及格,只得等到大二上开学时重新补考才得以通过。
与当时考入师专、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等进修学习的同事、同学、亲友比较起来,电大班的学习又苦又难,就像省教育厅师范处当时一位处长所说那样,上级要“把电大中文班学生打造成最扎实的师专生”。于是,通常情况下都不容易考试合格,假如要是碰到点“意外”,那就倍加艰辛了。
记得1986年下半年是大二下的学习,课程繁重,人人都在暗暗较劲、拼命学习。恰巧这时,和我谈了4~5年恋爱,正在乡镇医院上班的未婚妻,因诸多因素想和我分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边是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功亏一篑的学习课程,一边是已经上千个日夜的“马拉松”恋情;一个是县城高中的“进修生”,一个是入职一年的“白衣天使”。几个回合下来,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我,真想放弃学业、“经营”感情了。恰好这时,进修前我任教学校的校长来到特区教育局开会,顺便就到六枝一中来看我;见到我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校长就耐心询问其中缘由;本想随便敷衍一下,最后还是架不住他的刨根问底,只得把事情始末全盘托出。校长听完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玉鑫啊,我们学校20多个老师全是中师生高中生,你和去师专学习的小余是第一批考出来脱产进修的年轻老师,学校还等着你们毕业后回去“挑大梁”哩!假如就此中断学业,无论对你还是对学校都是很大的损失呢!现在也许看不出来,可二三十年后,你才会真正晓得年轻时的一次正确选择多么重要啊!这样吧,你安心学习、准备考试,一定要考“过关”,今天我也不急着赶回学校了,就替你跑一跑你家小朋友的单位去看看哈!校长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如果还推三阻四,那就真不近人情了,于是只好答应下来。
几天过后,校长再次来看我,一见面就笑嘻嘻地对我说:搞定了!过几天你请个假去看看她吧!第二天下午,把当天课程学完后,我赶紧向班主任请好假就往乡下跑;和未婚妻一见面,事情被“摆平”,我俩芥蒂消除、重归于好,学业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两年的电大学习虽然时间短暂,可对于我们全班同学来说,那真是人生启航的“奠基石”,是事业开启的“摇篮”。电大学习毕业后,二十多个同学中差不多有一半人改行到市、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多数成为县处部办委局领导;而在依然执掌教鞭的同学中,大部分都调往城区直属中学,评上高级职称,成为所在学校的“中坚”与骨干。就像我们党在百年征程中,正是因为有了浙江嘉兴南湖、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山延河水、河北西柏坡等革命“摇篮”,才铸就彪炳日月的不朽功勋一样;正是因为有了六枝一中两年电大“摇篮”式学习生活的历练与洗礼,才成就了我们这些人的事业、家庭与人生。
我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母校是否走远,也不管恩师是否健在,不管身处何地,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依然心怀感恩,心存感激。正是六枝一中电大的悉心培养、艰苦磨炼,才让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翱翔于天空;正是电大学习的苛刻挚爱,方使我们遨游于大海、成就于人生。
作者简介:陶玉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省诗联、市作协会员,六枝特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六枝特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作品散见于《中国新农村月刊》《铁道护路联防》《贵州作家报》《贵州诗联》《贵州散文微刊》《六盘水日报》《六盘水文学》《六枝文艺》《今日六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