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定秘籍-------全面解析古玉器的沁色

  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当然不管东南西北,这里也有入土地点具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05年冬天,在中国玉器考古论坛暨《中国出土玉器全集》首发座谈会上,山西的考古学家介绍了他们发掘的西周□国墓葬,墓坑在地下17米,但是却没有受到地下水的浸蚀,可想而知墓葬里的玉器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考古学家却在清代墓葬里发现了受到较重浸蚀的玉器。

  我们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就是“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古玉”一定是伪古玉。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奇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纪》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之“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藏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鹉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象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

  既然沁色是受“阴阳二气”、“日月二光”的影响产生的,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沁色看似神秘,实际上却是不难鉴识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并不像陈性、刘大同讲的那样有那么多的种类。但是在具体鉴定时一定要心细如发,配合一定的工具,如强光灯、放大镜等,谨慎观察,并结合古玉器的玉质、器形、纹饰、雕工等综合鉴定。刘大同先生说:“玉器受地气,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纳于内。”真的沁色都浸入玉的内部,与玉浑然一体。而假沁则多是浮在玉的表面,而且玉表也没有各种深浅不一的凹陷变化。如在石灰沁古玉上,往往有一圈参差错落的钙化的“包浆”,并可见未受沁处的玉质。在黑漆古古玉上,往往有根须般并有凹陷的沁痕,黑色中还会透出赭红色,迎光观察可见闪闪发光的晶点,俗称“苍蝇翅”。在钉金沁古玉上,器表会出现坑坑凹凹,好像被钉子钉过一样。在牛毛纹古玉上,可见“牛毛”是顺着一个方向呈一丝一丝状,而且有部分会有凹陷。在水沁古玉上,特点是沁色部分呈白色,而且异常干结。而蚀斑、蛀孔则是玉被浸蚀成斑斑点点和出现了孔洞。

  1、汉·包金箔玉猪

  

  2、汉·包金箔玉猪去掉包裹金箔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原先被金箔覆盖的部分,玉质保存较好,露出部分受沁起变化,从中我们或能找出玉器在土中受沁千变万化的原因。

  

  3、开窗商·玉鱼佩

  开窗,就是“开窗见地”之意,古玉受沁有时在受沁部位中间露出一小块原先的“玉地”,让人能了解这块古玉材料的本来面貌。

  

  4、土咬西汉·筒状器

  

  5、蛀孔元·骑马童子

  

  6、萎缩战国·带钩

  受沁的部位比没有受沁的地方有明显凹陷的现象。

  

  7、包浆良渚文化·镯

  就是在玉的外部好象附了一层滋润度很强的“皮壳”,凡是古玉都有,只是传世古玉没有沁色。

  

  8、钙化商·鸟形佩

  钙化的玉已经是发生质的变化了。钙化的玉比较松软,甚至用指甲都能抠得动。台湾省的研究者现在将其统称为“白化”值得商榷。

  

  9、乱柴纹商·玉铖

  

  10、根须纹良渚文化·玉□

  

  11、铁锈斑良渚文化·玉璧

  

  12、鱼子斑夏商·玉刀(局部)

  

  13、沁痕

  古玉受沁或是顺着玉器原有的裂缝沁进去,或是沿着玉质松的部位沁进去,有裂缝的沁痕中间有凹陷。没有裂缝的沁痕往往是自然的渗透状。下面是沁痕在古玉受沁时的各种表现形式:

  沁痕良渚文化·玉梳背

  沁痕呈水流状,这是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

  

  14、沁痕战国·龙形器

  受沁部分沁色很重,其他地方保持了良好的玉质

  

  15、沁痕齐家文化·玉璧

  从器物上看沁色似乎是从左往右沁入的,有裂缝处沁色明显。同时使人感到沁色最重的地方应该是左面边缘的白色部分。

  

  16、沁痕西周·柄形器

  从中可以看出沁痕顺着裂缝往两边渗透的现象。

  

  17、沁痕西汉·卮

  沁痕不仅有渗透现象,还有沁色的变化。

  

  18、沁痕商·龙形佩

  沁痕渗透形成的飘絮状貌

  

  19、沁痕战国·玉带钩

  沁痕参差不齐的器表过渡及絮状的内部过渡。

  

  20、沁痕战国·龙形佩

  从中可见沁色的渐变及各个部位的不同变化。

  

  21、饭糁商·玉

  玉内有一粒粒的圆点,如饭粒状。

  22、饭糁西周·玉鱼

  玉内泛出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从鱼背的白色沁中能大致了解饭糁的成因。

  

  23、水沁商·兽形

  水沁的特征是白色,并且异常干结。

  

  24、水沁宋·绶带鸟蜻蜓佩

  同样是水沁,南北二地表现不同,宋代的玉器能沁出这种样子,充分反映了“东土”玉器受沁的特点。

  

  25、土沁商·柄形器

  土沁的特征是浅黄色,并有深浅不等的过渡,部分土沁玉器有小孔,称之为“土咬”。

  

  26、水银沁(深)战国·玉璧

  “水银沁”的成因及名称,引来的讨论很多,但约定俗成,我们还是将黑色、棕黑色的沁色称之为水银沁。

  这块玉璧水银沁颜色较深,沁痕也十分明显。

  

  27、水银沁(浅)西周·玉佩

  这块玉佩的水银沁就较浅,仅在右角有一小处。

  

  28、芝麻点商·鸟形佩

  芝麻点是水银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件玉佩的芝麻点为浅棕色。

  

  29、芝麻点战国·玉带钩

  这件玉带钩的芝麻点为黑色,并且呈疏密深浅的变化。

  

  30、钉金沁汉·玉蝉

  玉的内部分子结合有“松紧”,玉器入土受沁,松的地方首当其冲,结果出现了一些坑坑凹凹,好象被钉子钉过一样,故名。

  

  31、石灰沁商·兽头

  石灰沁,其受沁处如石灰,故名。

  

  32、石灰沁西汉·剑

  

  33、朱砂沁西汉·剑首

  在玉表的纹饰或镂空处附着一层薄薄的朱砂,部分地方沁入玉里,并能影响玉器的玉色。

  

  34、铜绿沁西汉·镶铜玉盖杯

  玉器入土时与铜器相邻,受铜锈的影响出现的铜绿色沁变。

  

  35、铜绿沁宋·玉凤簪

  

  36、铁锈沁汉·剑

  玉器入土时与铁器相邻,受铁锈的影响出现的铁锈色沁变。

  

  37、鸡骨白良渚文化·玉琮

  玉在土中受土质、温度的影响,产生一种钙化的现象,似煮熟的鸡骨,沁名“鸡骨白”。真鸡骨白玉器表面有一层钙化的包浆,肉眼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用强光照射,此处可偶见透光。

  这件玉琮沁色就呈深浅不一的自然分布状,顶上部分还有“开窗”。

  

  38、象牙白战国·玉璧

  沁色白而光洁温润,多为和田美玉沁成。

  

  39、象牙黄汉·玉璧

  这种沁色在深色玉材中出现居多。

  

  40、洒金黄汉·玉鹰

  在洁白的玉上,宛如洒上金黄金的斑点,美丽异常,这种沁色大多出现在美玉身上。

  

  41、洒金黄唐·如意云头饰

  

  42、洒金黄宋·螭环

  玉器出现沁变,有玉器质地自身的原因,也有入土环境的外部原因,入土时间的长短,并不是玉器受沁轻重的唯一原因,下面我们来看几件不同时间入土玉器的沁变情况。

  

  43、西周·玉蚕(微沁)

  

  44、春秋·玉(微沁)

  

  45、汉·玉龙(没有一点沁色,像新的一样)

  

  46、清·玉豆荚佩(不但有很重的土沁,而且出现了许多蛀孔)

(0)

相关推荐

  • 古玉辨真假:记住这些诀窍

    鉴定沉香.结交香友 结缘真正的野生好沉香 免费领取<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 沁是辨玉开门否的首选标志,沁种开门古玉开门便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沁种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这里搜集了古 ...

  • 乾隆汉白玉碗价值那么高,究竟为哪般

    汉白玉碗整体保存相当完好,气韵老旧浑厚;碗型规整庄重且典雅;取材上乘汉白玉,石质细腻温润,琢工精细.从碗的造型和纹饰来看,风格古朴不失典雅,刻板而不失生动,是不 可 多 得的玉雕艺术品,藏品器身的纹理 ...

  • 古玉的未来收藏之路

    古玉化学鉴定:1.工具.方法:食醋.丙酮.把玉器局部烧煮,丙酮刷洗.2.适用范围:氧化古玉,仿氧化古玉.3.局限性:无氧化现象古玉.化学鉴定方法主要针对伪造氧化严重的鸡骨白,以及泛白.白斑现象.食醋是 ...

  • 古玉的饭渗现象(饭糁沁古玉)

    也被称为饭糁,米粉:"米粉"是玉石中的白色斑点或未成熟的米粒.玉器中的米粒形状像鸡骨头,但它不是粥,而是存在于玉器内部的粥状白点.它的形状像一朵白色的竹花.有人称其为"玉 ...

  • 非常养眼:传世乾隆汉白玉碗集萃

    在拍卖市场中,乾隆宫廷玉器尤其是白玉拍品表现非常火爆,当前玉器市场上"乾隆玉"是一大霸主,玉器拍卖纪录多数是由"乾隆玉"创造的.相对于其他时代的玉器,乾隆时期的 ...

  • 绝学 | 古玉鉴定秘籍

    了解了沁"变"的知识,在判断一块"出土古玉"的真伪时,既要宏观上的把握,又要选择质地酥松.靠近边角.或绺裂处等微观细节作为观察点,从"走色" ...

  • 古玉鉴定秘籍临淄篇

    古玉兽 鉴定古玉,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辩证的思路,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手段,不断地学习和大量地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和丰富知识,你才能成为玉器鉴定高手.这是山东淄博古玉鉴定高手边欣老师的一段鉴定感言,下面 ...

  • 古玉鉴定:大神教你“一招鲜,吃遍天”的古玉鉴定秘籍

    古玉鉴定:所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真古玉自己会说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坊间各种鉴定法门频出,有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绝招秘籍?且看如下藏友分享经验. 料.工.形.纹.沁色.包浆综合 ...

  • 古玉鉴定:宋代玉器的制造特点分析,玩玉必知……

    收而不研者俗  藏而不鉴者傻 文物 | 书画 | 陶瓷 | 玉器 | 珠宝 | 名石 | 红木 | 文玩 五代郭威于951年灭后汉,即帝位,易号后周. 954年郭威殁后由养子柴荣继位(世宗),他亲率大 ...

  • 古玉鉴定技巧和秘籍,学会了再也不怕仿古玉

    现在古玩这一行感觉专家的理论已远远跟不上造假者的步伐了,导致靠理论知识按图索骥的藏友屡屡上当受骗.我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上,见得真的假的东西太多了,自己根据市场情况总结了几点非常实用的鉴别古玉 ...

  • 古玉界:文化期古玉器的意象获取

    龙山文化玉神人首 我们从已知的各原始文化层次中产生的玉器作品可以知道,原始人在自然和超自然的领域内,以他们特殊的心理感知方式组织起可和原型相似的和超原型的各种意象. 而这些意象的获取途径和方式是多方面 ...

  • 古玉界:河北沧州博物馆玉器欣赏

    沧州市博物馆馆址位于沧州市运河区上海路,市政务服务中心北侧,建筑面积32275平方米,占地57亩.总高24米,分为半地下层和一至四层.总体布局为一到三层共11个展厅. 玛瑙鼻烟壶(清)1957年肃宁县 ...

  • 古玉鉴定的秘诀 ,其实很简单 !

    古代玉器说白了 就是玩细沙的艺术 把玉器表面的磨砂感找到了 吃药的概率就能少一半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 吃透这几张图 | 古玉鉴定不求人

    陕西宝鸡凤翔县八旗屯  春秋龙首纹玉觿 已上是陕西宝鸡凤翔县南指挥村秦公墓春秋晚期各类玉器 以上是陕西宝鸡凤翔县秦景公墓出土的各类玉器 以上是陕西宝鸡益门春秋墓出土的玉器 以上是陕西西安北郊联志村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