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哲学文化阴阳学说

后续还会整理风水方面的。


要点记忆:

理解阴阳的基本特性,能分辨阴阳 即可。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的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冷与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

3.阴阳的交感与互藏;

交感:指阴阳的交互作用,相错则是指这种相互作用十分错综复杂。阴阳交感是万物得以产生和变化的前提条件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是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

5.阴阳的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

以下内容熟悉即可

昨天学了,无极生太极,太极既是阴阳。

先后天八卦,八卦分阴阳,数字分阴阳,五行分阴阳。

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概念: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特征: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

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它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在相关的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如:以天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

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指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水与火、动与静。

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

可分性

阴阳的可分性指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如:以天而言,昼为阳,夜为阴;白昼又可再分,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亦可再分,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按事物的性质分:

阴:被动的 消极的 静的 冷的 暗的; 短小的

平和的 无形的。。。

阳:主动的 积极的 动的 热的 亮的; 高大的

刺激的 有形的。。。

自然界

阴:地 水 母性 月亮 北 夜 秋冬

阳:天 火 公性 太阳 南 昼 春夏

社会

阴:臣 子 妻 民 女 物质

阳:君 父 夫 官 男 精神

人体

阴:形 下部 内部 五脏 血 手三阴经

阳:神 上部 外部 六腑 气 手三阳经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0)

相关推荐

  • 吻过中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精气.阴阳和五行学说 -全篇都要掌握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01 精气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指充塞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亦是宇宙万物所生成的原始物质. 狭义上: ...

  • “重阴必阳”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交感B....

    "重阴必阳"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转化 D.阴阳互根互用 E.阴阳消长 正确答案(C.阴阳转化). 解析:重阴必阳是指阴气亢盛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至于构成阴阳双方的内在联系与运动的规律,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和辨证思维,总结为 ...

  • 探寻古老的辩证法:阴阳学说

    宇宙间有两种原始的力量,它们一正一反,即阴力和阳力.这两种力量在宇宙间不断规范各种物质的生存和发展.阳力使物质发展状大,阴力使物质萎靡变小. 若是没有阴力的规范,那么万事万物都会受阳力催动,由小张大, ...

  • 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人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间的万物万象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对立统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 我们的 ...

  •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延续至今?看阴阳学说在古代天文中的运用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了社会动荡和外族入侵等种种磨难,但中华文化却始终延续不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他们的古老文化如今早已不复 ...

  • 中国哲学简史|《易经》里包含我国阴阳学说的一个早期形态

    文|新知堂原创 中国哲学史应该从哪里写起?中国文化肇基于三代,夏代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更没有文献,我们无从了解其思想.商代有甲骨文,文字原始,而且其内容绝大部分是朝廷卜师占卜档案.只有周代文物皆备,蔚为 ...

  • 中医哲学基础 第三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中医哲学基础 第三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 易经基础--阴阳学说

    阴阳 在<易经.系辞>中讲到:一阴一阳之为道.讲的就是阴阳规律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中的普遍规律. 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阴阳,比如:男女,男为阳,女为阴:水火,火为阳,水为阴:四季,春夏为阳, ...

  •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说阴阳,真是精辟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说阴阳,真是精辟

  • 奇门遁甲之阴阳学说

    ​关注 学前寄言:现在预测学非常多,六爻.奇门.六壬.八字.紫薇.塔罗牌等等.初学者应选择一门预测学持之以恒的学下去,等学到一定程度后,再兼修其他的预测学. 奇门遁甲也是门派较多,门派之间侧重点不一样 ...

  • 传统文化阴阳五行,你不知道的十天干奥秘,戊阳土和己阴土的区别

    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极动极静生成水五行和火五行,初动初静时生成木五行和金五行,土五行和金木水火是不同的,不是阴阳二气所生,而是金木水火冲气凝结而成,金木水火代表的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是天地阴阳二气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