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再出发】系列之六
本文6215字 插图35幅 阅读10min
【编者按】根据“泉州申遗再出发”系列大纲的安排,从上期开始转入遗产提名地的内容。这几期的内容也是看官感兴趣的建议新增和更换的遗产提名地。上期主要聊的是安平桥。本期乡音君邀请建议作者聊一聊为何建议新增“八卦沟”。
据了解,早在本世纪初,建议作者就多次向市申遗领导小组提出将“八卦沟”列入史迹考察点。作者在《泉州申遗第5个建议》指出,泉州古城水系“八卦沟”四通八达,历代受到破坏最少,是全面地、原真性地表现泉州历代古城变迁和古城肌理及文脉的历史遗存,是中世纪欧亚大陆古城水系的杰出范例。如果2017年9月来泉考察的ICOMOS专家看到纵横交错的古城历代水系“八卦沟”,就不可能作出“几乎也没有体现城市结构格局的遗产点”“几乎没有展现泉州的城市肌理”的结论!
2018年8月,建议作者在《泉州申遗冷思考》的学术论文再次深入阐述“八卦沟”的重要意义。
好,各位看官,我们先来看看17年前建议作者是如何推介“八卦沟”的——
【2003年3月4日《关于泉州申遗第5个建议》原文摘录】
(注:本建议是根据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世界遗产评估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总协调员亨利博士来泉考察后提出的意见以及就今年以来国内申报“世遗”形势的变化提出一些看法,其中包括“认识泉州申遗史迹与中世纪新文明的关系”等以及新增安平桥、八卦沟、磁灶窑址更换为德化窑址等建议。本期仅保留八卦沟部分,其余省略)
亨利博士考察后,泉州申报世遗考察点又进行一番调整,增加老君岩等,但却遗漏了看起来不起眼但却十分重要的海交史迹——“八卦沟”。
八卦沟之竹街鹊鸟桥 八卦沟历经唐、五代、两宋和元代泉州古城池拓建而完善的城市水系,完整展现了泉州历代古城变迁的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来源:乡音文化)
八卦沟之涂门段 八卦沟之杰出之处就在于科学掌握“郡城之南为大江,上接属邑诸溪,下通巨海”之势,人工开凿城内河,利用潮汐之力,涨潮时引上游之江水入城,退潮时往下游排出城内之污水。(来源:宋元郎/摄)
八卦沟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恐怕是泉州所有申报考察点最早的史迹之一。它始于唐开元所建泉州子城的城壕,当时城外濠沟环绕,可“通舟楫于城下”。为促进海外贸易的繁荣。唐哀宗天佑三年(906),王审知营建泉州罗城,在城内开排水沟,全长8253尺,分主沟11条、支沟5条,以及许多分沟,构成明沟暗渠交错的排水网,奠定了以后城内排水系统的基础。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晋江王、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拓罗城7倍,开有7门,城门内外有濠相接,引晋水相通可行舟楫。这种加强街市与水路港口联系的八卦沟在“五代罗城”时已基本成形。泉州古城的“八卦沟”纵横交错,城内开凿有11个大池,小池星罗棋布,以利城内滞洪、排水。图为泉州古城中心的百源川池,是泉州古城11个蓄洪大池之一,多条上游壕沟之水流入该池,故取“百川溯源”之意,该池水再通过其下游壕沟直通涂门水关,排出城外。其东面有凤池;另一处大池为肃清门外南,有唐天宝六年(747)设的放生池,周达4里。(来源:宋元郎/摄)泉州古城内保存至今的另一处大池便是泉州府文庙前的月池,亦是连接百源川池和城内壕沟的蓄洪池之一。南宋庆元六年(1200)太守刘颖募工浚东湖时辟的放生池;还有镇西池、洗马池、何厝池、杜厝池、蔡厝池、蕃佛寺池等。较大的寺庙内也都凿池,如开元寺、承天寺、府学、明伦堂等。其他中小池塘不下二、三十个。图为毗邻府文庙并与与府文庙月池相通的明伦堂月池,与百源川池、府文庙月池构成古城中心重要的滞洪区。这些大小池塘,平日可以容纳雨水,又可供浇菜、洗涤之用;大雨满溢,则通过明沟暗渠导入八卦沟支沟,或出水关排入外濠。(来源:宋元郎/摄)
到了宋代,罗城又有多次拓建。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设于“府治南水仙门内”(今水门附近)。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城南创建顺济宫,“实当笋江、巽水二流之汇,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时罗城尚在镇南桥内,而是宫适浯浦之上”。巽水通城南市区,江船可直接载货入市贸易,而巽水、笋江汇流之处便是大船停泊的南关港。
宋元远洋商船的人员货物往来,通过驳小船沿浯江溯破腹沟转三堡壕沟,抵市舶司“报关”,请市舶司官员验查。图为笋浯溪,俗称破腹沟,右水道可通水门,直达市舶司;左水道与晋江下游相接;正中为菜洲,古称蔡公洲。八卦沟西接晋江,东入东海,是泉州古代城内的水上交通系统和古城的排水系统。图为从晋江下游进入水门的破腹沟。(来源:宋元郎/摄)
如此高度俯瞰笋浯溪南段,可见直通晋江下游顺济桥下南关港(泉州大桥上下游皆是)的形状。古代海舶便是停泊于南关港,而后纲首乘小舟沿此溪溯流入水门到市舶司报关。(来源:网络)
八卦沟规模宏大,主沟、支沟全长9.5公里,两岸皆叠石砌成筏形堰岸,历经千年而不坍塌。八卦沟是唐代以来泉州府的子城、罗城遗留的壕沟,经宋元拓城连接为完整的水系。图为八卦沟之涂门中段。(来源:宋元郎/摄)八卦沟如泉州古城的血脉。明万历《泉州府志》称八卦沟“如人之一身。血脉流婠,通则俱通,滞则俱滞”,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筑的重要史迹。图为八卦沟之涂门中段。自古以来,八卦沟充分利用潮涨进水,潮落排水排污,是中世纪城池建设的科学典范。图为八卦沟之涂门中段。(来源:宋元郎/摄)泉州古城八卦沟建有大小桥梁近百座,以利沟渠两岸通行。图为有名的洙泗桥。据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713年)的祖师巷桥碑记载:“洙泗桥八卦沟流自巽方,吸引海潮,贯通泮水。”古城八卦沟的小桥都有故事。图为后城隐居桥。(来源:宋元郎/摄)古城内的八卦沟,经古城七大城门:仁风门(东门)、义成门(西门)、德济门(南门)、朝天门(北门)、通淮门(涂门)、临漳门(新门)、通淮门(水门),都各有水关与护城濠相通,以利城内外水路交通和城内排水、引水。图为城北护城河。(来源:宋元郎/摄)
与古城八卦沟的城外沟渠亦是四通八达。图为城外沟渠幸福街段。(来源:宋元郎/摄)
古城八卦沟的排水、排污最后分别通向城外的晋江或干渠,流入晋江下游的海域。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修的内沟河田淮渠。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泉州太守游九功在南罗城外东起浯浦、西至甘棠桥(俗称吊桥)沿江岸以石砌筑翼城,“沿江为蔽”,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南人烟稠密的富庶地区不遭水患,原来城外临江的市舶司也归入了城内。在南关港直接附城的作用下,港区的货物装卸与商业街市的交流通过八卦沟进出更为方便快捷。而且,宋代海舶纲首放洋或进港之前便是大船泊南关港而后乘小舟沿巽水(今破腹沟)而上,入水门关到市舶司办理出入关手续。古代笋浯溪(破腹沟)之情景,左为南宋游九功所筑翼城,便是利用笋浯溪为天然城壕;右为蔡公洲。这是古代海舶进出港报关的传统水路。(20世纪20年代摄 来源:乡音文化)
水门关的八卦沟尽头的红墙处便是市舶司遗址。(来源:宋元郎/摄)
泉州市舶司附近的水门关
(20世纪50年代摄 来源:乡音文化)
由此可见,纵横交错的八卦沟不仅是南关港与刺桐城内水路运输网而且还是海舶出入关报关的水路。水门巷竹街尾还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水门关(水门之称由此而来),至今尚可见石闸沟,古时石闸放下,水道便不能通。“景炎二年(1277年),1月13日,蒲寿庚与州司马田真子以蜡丸裹降书,命善水者由水门纳款于唆都,正式降元”。
水门关的石闸口 (来源:宋元郎/摄)
宋罗城的规模一直延续至元代。元至正十年(1350年),泉州郡守偰玉立拓建南罗城,将涂山街一带再向南推移至晋江北岸,与翼城相接,此次将城墙向南扩建30里,改镇南门为“德济门”(既2001年在天后宫发现的古城门址),废通津门,又在临漳、德济二门之间新建“南薰门”(俗称水门)。这是泉州城建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革,史称“新罗城”。这也是泉州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拓建,其城市格局一直延续至明清。宋元明清城址示意图。图中临漳门——通淮门直线以上为五代两宋罗城,以下为元代新罗城。(公元13-19世纪) (来源:乡音文化)历史上八卦沟一直是伴随着泉州城池的拓建而日臻完善,有七个城门水关,形成了联结古城内外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且兼有城市排水排污的功能。八卦沟充分利用临海江水潮汐涨落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渲泄、对城市内星罗棋布的水面池塘小气候的形成以及对城市内涝、城市生活污水的排除,极其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诸多矛盾,表现出一种朴素的追求自然的城市环境观念,这在中世纪欧亚大陆的商业城市中并不多见。进入古城的笋浯溪北段,很明显这与八卦图中的阴阳鱼分割线的S形十分相似,这也许是古人的风水布局。(来源:网络)四通八达的沟渠往往是古城一道宜人的风景线。(来源:宋元郎/摄)由于八卦沟属于古城的地下工程,相对于其他地上文物,它历代受到的破坏最少,因而保存也更加完整、真实。虽然八卦沟长期以来不被文史界所重视,研究很少。但是它作为中世纪刺桐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泉州申报世遗的史迹考察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建议将“八卦沟”列入泉州申报世遗的考察点。
城北地势高,护城濠之水则导引望段湖(俗称“西北洋”),这是面积很大的自然沼泽。城东护城壕之水则引往东湖,这也是面积较大的湖泊。而东湖和东南城濠之水又都能与涂门外的天水淮(古代水利工程,俗称“围沟”)相调节。城内八卦沟与护城壕之出水口,又都流往南门低出汇入晋江。图为西北洋改造后的西湖,景色宜人。(来源:宋元郎/摄)
(注:以上插图为乡音君所加)
其实,最能够原真性展现“泉州城市肌理”遗存的莫过于1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水系“八卦沟”。
泉州古城池八卦沟与古城外河渠示意图
(来源:宋元郎/制图)
自唐建子城以来,随历代城池拓展,原城外濠(护城河)变城内河,古人称之为“长河”,河沟相连,纵横交错于古城东西南北,数十条大小沟渠构成密如蛛网的水路交通体系和排水排污水系,大小桥梁不下百座,数十个池塘星罗棋布。“子城有内沟外濠,罗城又有内沟外濠,重重环绕。一以限戎马,一以利转运,一以通宣泄,深沟高垒,巩固吾圉”[1]。历代官府十分重视八卦沟的疏浚,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夏大雨倾盆,“通淮(涂门)壕塞水无所泄,坏民屋数千百家”。越明年,郡守丁竦就“穴城为门”,把积水排出城外,引入晋江,并把它建成一条可“纳潮汐”的沟道。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郡守真德秀又命五厢居民,开浚官沟五千二十九丈,明沟三千丈。到了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知府童汉臣又浚内外沟河,使之通江潮,船可以开到府学前。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知府万浚又大加疏浚,并在临漳、通津、迎春三个水门设置可供启闭板闸,“设夫看守,听小舟往来”。据传,每次大规模的疏浚往往伴随着进士高中或状元及第的捷报相传。(来源:宋元郎/摄)其杰出之处就在于科学掌握“郡城之南为大江,上接属邑诸溪,下通巨海”[2]之势,人工开凿城内河,利用潮汐之力,涨潮时引上游之江水入城,退潮时排出城内之污水。“城内澌凿长河(巽流大濠),股引海潮。一自临漳门而入,一自南薰门而入,一自通淮门而入……皆可以通舟楫,民称利焉。城之内,又有'八卦沟’,以泄市巷泛溢之水……势相联络,疏沟水以入河(巽流大濠)。大率城郭诸水,与长河皆相为委注,而会归于通淮,以出于江”[3]。
永乐三年(1405年),明政府设立接待“海外诸国贡使”的来远驿就在南关港附近的“府城南三十五都车桥村”(原名车桥澳,又称“圆通港”),“海舶聚此”。“车桥市”则为集市,海外珍宝多在此交易,于是有了聚宝街。车桥澳衰落后,改为修船处,今尚有遗址碑记。图为20世纪初的泉州来远驿旧址,来远驿又称琉球馆,可见沟渠纵横,其北通古城东南,南入南关港。
(20世纪20年代摄 来源:乡音文化)
现来远驿遗址碑,碑后即是通往南关港的沟渠。(来源:宋元郎/摄)
航拍意大利威尼斯
(来源: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若比较于同时代的威尼斯,其本身就是118个小岛组成的四面环海的城市,纵横街巷的百条水道大多是自然形成。而刺桐城内则为丘陵地带,内河沟渠均为人工开凿,其复杂的地形没有高超的测绘技术和施工技艺如何使河水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总长十多公里的内河沟渠如何历经千年至今仍无变形坍塌?这些内河沟渠多为石岸石底,大濠两岸皆叠砌筏形堰岸,承载负重极强,是宋代建筑营造之特点。古城内的一些主要沟渠在商铺集中的区域“聚石级,置小舟,以便民间转运”,这些石岸边设有的石板阶梯,以利小舟运送小宗货物上岸。显然,八卦沟不仅是排水排污的沟渠,同时还是古城内的水路交通网络。(来源:宋元郎/摄)八卦沟明沟暗渠的截面小则十来平方多达三、四十平方,充分保证过水流量,即使是现代城市的地下工程都难有此大手笔。元人庄弥邵赞曰:“潮流参错其冲要,渔歌响答于闤阓。吞吐溟渤,雄视东南。望之如垂虹,登之如骑鲸”[4]。更为重要的是,时至今日,八卦沟仍在为古城发挥其引潮进城、退潮排水排污的功能和作用。古城水系一如古城之血脉。明万历《泉州府志》称八卦沟“如人之一身。血脉流婠,通则俱通,滞则俱滞”,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格局的重要史迹。在古城墙全部被拆毁后,八卦沟成了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古城肌理和历史文脉的重要史迹。
明清晋江县城池图 ,此图可见古城八卦沟主要沟渠之形状。(来源:泉州古地图)
【编者按】论文作者将“德济门遗址与泉州古城水系八卦沟”列为新的组合,旨在突出宋元泉州古城的肌理和文脉。以下摘录的是泉州古城水系“八卦沟”的核心价值—— 始于公元8世纪的八卦沟是随历代泉州城池拓建而日臻完善、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系,展现了泉州古城变迁的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泉州古城水系合理的城池壕沟布局,表现出中世纪先进的追求自然的城市环境观念和驾驭潮汐之力服务城市社区生活和水运系统的高度成就。古城水系既是古城内外舟楫往来的水路交通网络,又是充分利用临海江水潮汐涨落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渲泄、对城内星罗棋布的水面池塘小气候的形成以及对城市内涝、城市生活污水的排除,极其有效地创造出宜居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而艺术地解决了亚热带人口高度密集居住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诸多矛盾[6],是古代移民城市创造和谐人居环境和生态空间的杰出范例。下期“泉州申遗再出发系列七”预告:10—14世纪中国外销瓷民窑的杰出代表:屈斗宫德化窑遗址[2][3]明·黄养蒙:〈浚“巽流”大濠记〉,清·道光:〈城池志〉《晋江县志》卷9。[4]元·庄弥邵:〈重浚罗城南外濠记〉,清·道光:〈城池志·罗城外濠〉《晋江县志》卷9。[5]郑焕章、杨清江等:〈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泉州古城踏勘》,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6]戴泉明:《泉州“申遗”第5个建议》,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