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家没有找到薛定谔的猫,高考专家却找到了薛定谔的酶
量子力学家没有找到薛定谔的猫,高考专家却找到了薛定谔的酶
“酶是不是蛋白质”,2018年的一道高考题引爆了整个教育界。按照专家的解释“从生物学上来说,酶不都是蛋白质;从化学上来说,酶是蛋白质”,鉴于理解的不同“这道单选题没有错,选AB均可”。

说实话,本人不知道哪个是对的,而且本人在专家的“高深理论”的影响下发现了“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的猫,可谓是“收获”颇深。
“酶不全是蛋白质”是命题“酶全是蛋白质”的否定,而在逻辑学上“任何一个命题与该命题的否定必定是一真一假”。可见,高考命题专家组颠覆了“逻辑学”的定理。而“这道单选题没出错,选AB均可”,更是产生了逻辑学悖论。如果说逻辑学有“诺贝尔奖”的话,各地考试院对理综第八题的回复应该能够轻而易举将其拿下。
再次读到“酶不全是蛋白质”和“酶全是蛋白质”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高深的“量子力学”,其中最著名的“薛定谔猫”,假设“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猫在现实世界并没有找到,但是我们的专家们却找到了“薛定谔的酶”,这个既是蛋白质又不是蛋白质的“酶”就处在于叠加状态,当人的意识认为它是“蛋白质”的时候它就是“蛋白质”,当人的意识认为“酶”不是蛋白质的时候,它就不是。
在一道单项选择题中,两个答案处于对于错的叠加状态,使得我国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走到了世界的前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