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永杰:鼻部解剖及鼻部截骨浅述丨专业视点
中华整形大典·医学编委 司永杰: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整形外科技术主任
一、鼻部解剖
1.外鼻的皮肤及软组织:
皮肤、浅层脂肪层、纤维肌肉层、深层脂肪层及软骨膜。
2.肌肉:
提鼻肌(降眉间肌、提上唇鼻翼肌)、降鼻肌(鼻肌鼻翼部、降鼻中隔肌)、扩鼻肌(扩鼻孔前肌)、缩鼻(肌鼻横部、缩鼻小肌)。
3.血管分布:
面动脉、眼动脉鼻背支、上唇动脉的鼻小柱支、筛前动脉的鼻外支、静脉
4.感觉神经
眼神经:滑车上神经(鼻根皮肤)、滑车下神经(鼻背皮肤)、筛前神经(鼻尖皮肤)
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鼻部下外侧部分、鼻小柱及外侧鼻前庭的感觉。
5.软骨:
上外侧软骨、下外侧软骨(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
6.鼻骨:
①鼻的骨性支架由鼻骨、上颌骨额突和额骨鼻部形成。
②鼻骨为两块长方形骨板,上厚下薄,上窄下宽。鼻骨间的结合上端紧密、下端则稍微分开,两侧鼻骨在面部正中线相接合,向上与额骨的鼻突相连,两侧与上颌骨额突相连。
③鼻骨下缘和上颌骨额突的边缘形成梨状孔。
④键石区是骨性鼻中隔根软骨性鼻中隔相结合的部位,是鼻骨尾侧端与上外侧软骨重叠的部分。
二、鼻骨的截除技术
鼻背美学线
鼻骨是成对的,在鼻额缝处最厚(5-7mm),向鼻尖方向逐渐变薄,在鼻额缝最宽(约14mm),在鼻额角处最窄(约10mm),然后变宽到12mm,到鼻根下方约9-12mm,之后又向鼻尖略缩窄。
评价鼻背:骨性鼻底的最大宽度相当于内眦间距的80%;骨性鼻底最宽点w2-4mm。
应用目的
1、缩窄/加宽骨性鼻基底
2、去除驼峰
3、医源性顶板开放畸形
4、鼻骨偏曲矫正
5、鼻外侧壁畸形
宽鼻
驼峰去除后的顶板开放
驼峰鼻
歪鼻
截骨术分类
1、驼峰截除术:主要用于驼峰的截除。
驼峰由软骨性驼峰和骨性驼峰组成,软骨性驼峰由上外侧软骨和鼻中隔软股的背侧部分组成。
①软骨用15号刀片切除。
②骨性驼峰使用截骨刀或骨锉。
③小的骨性驼峰直接骨锉磨除。
④大的骨性驼峰先截骨刀接触再用骨锉磨平。
2、内侧截骨术
从鼻骨和鼻中隔相接处略向上外侧方向移行,不超过内眦连线水平。在鼻根处稍向下外侧移行,在鼻根部于外侧截骨线相连。主要用于骨性鼻背过宽、鼻背歪斜、骨性鼻背狭窄需要撑开移植。
3、外侧截骨术
①主要用于宽鼻缩窄、驼峰截除后的顶板开放畸形矫正,也可使坍塌的鼻骨外旋复位,恢复鼻骨基底的宽度。
②主要分为低到高截骨、低到低截骨、双平面截骨
③由入路分类分为:内入路(鼻腔入路)、外入路(经皮入路)
-入路:内入路、外入路(起始位与Webster三角):
低到低截骨:截骨线起始于梨状孔边缘较低的水平部位(下鼻甲起始部),向上沿上颌骨额突边缘走形。该方法有损伤鼻泪管的危险
低到高截骨:截骨线同低到低截骨,越向上,越靠近内侧。该方法较低到低截骨可降低损伤鼻泪管的风险,减轻眼周淤青。
双平面截骨:先进性更靠内侧的截骨平面截骨、再做低到低截骨。
三、截骨术注意事项
截骨前十分钟,应注射含有肾上腺素的局麻药,以减轻截骨时的出血。
内侧截骨线多与中线成15度角,截骨最高点不超过鼻额缝。
外侧截骨时保留下鼻甲附着处3mm的Webster三角,防止鼻瓣区塌陷。
东方人截骨平面多选在鼻颌沟处,一般截骨止点不超过内眦连线。
内侧截骨通常在去除驼峰之后和外侧接骨之前进行,以确保操作时鼻骨拱稳定。
歪鼻矫正时,外侧截骨线与内侧截骨线应相连,使截断的鼻骨能自由地左右移动。
截骨的鼻骨上要有骨膜覆盖,才能维持稳定。
键石区损伤可能导致鼻中拱的坍塌畸形
截骨完成后,压迫止血5分钟。
四、截骨并发症
即使并发症:
水肿、出血、瘀斑、血肿、气道塌陷、骨拱不稳定、阶梯样畸形
迟发并发症:
蜂窝组织炎/脓肿、鼻囊肿形成、嗅觉丧失、溢泪、晃动、矫正不全或不对称
五、截骨术后包扎
截骨术后,使用胶布压迫包扎,外用热塑版或铝塑板固定。为减轻眼周瘀斑,可以纱布压迫6-8小时。
🚫司永杰编委真实案例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