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当个有文化的老爸,可以对孩子这样说!

网上有个段子,让父亲们很受伤。

问:为什么说父爱如山呢?

答:山一般就呆在那儿啥也不干,杵着...一直杵着......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必须为父亲们正个名。其实,父亲虽然很多时候都如山那样沉默而内敛地杵着,但是父爱却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从今天起,老爸们都要做一个有文化的父亲,就是像山那样杵着,也要做一座有文化的大山,让孩子们高山仰止!

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很多时候都寄予在“望子成龙”的期盼和“恨铁不成钢”的郁闷中。所以,我们通常会说:“啥也不会,你个败家子”。

有文化的父亲就不一样。可以像孔子对伯鱼那样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以像刘备对阿斗那样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像诸葛亮对诸葛瞻那样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如果再有文化一些,就会像陶渊明那样写一首《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你看看,这样的父亲,多有文化!

希望孩子好好读书,有见识,长本领,是古往今来父亲们的共同愿望。所以,我们通常会对孩子说:“今天不好好读书,明天你就去搬砖”。

有文化的父亲就不一样。可以以文讲理,以理入诗,勉励孩子勤奋学习。陆游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训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训子诗虽短,却凝结了陆游作为一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谆谆教诲:学海无涯苦作舟,学问是需要不断地积淀才能有所发挥的,但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也是不够的,亲身的实践更能将知识消化。现在看来,这些人生经验所提炼升华出的文字,多么地充满哲理与智慧。

你看看,这样的父亲,多有文化!

言传身教,做事做人,是父亲对孩子人生最好的引领。然而,我们通常会默默地做,但在说上就难以启齿了。

有文化的父亲就不一样。南北朝时的徐勉,自幼孤贫好学,后来在梁朝做了高官,依然清廉自守。他的门客和朋友看不下去,劝他为后代置办点产业,他回答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以清白。”林则徐在家训联中也告诫子孙:“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女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

当别人在积累金银财富留给后世子孙的时候,他们却选择将光辉的人格风范传给孩子。现在,有多少父母在殚精竭虑地为儿女谋钱财,就怕子女将来过得不好,还可以有父母作靠山。殊不知,这种溺爱恰恰会害了子女。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质、优秀的才干,即使留下金山银山,也有坐吃山空那一天。

你看看,这样的父亲,多有文化!

父亲们奔波在外,虽然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但对子女的思念却是如影随形。所以,我们通常会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孩子,我好想你啊”!

有文化的父亲就一样。可以像杜甫在《月夜》中写的那样:“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也可以像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描摹的那样:“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人也是人,也有着对家庭、对子女深深的眷恋。思子之情,用平常之语娓娓道来,最是情深意长。虽然他们游历名山大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亦快哉,但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对孩子的思念之情疯狂生长,变成一篇篇深情感人的诗词文章流传后世。

你看看,这样的父亲,多有文化!

父爱如山,经过时光的洗礼,巍峨壮丽,只有自己成了山才能体会到其之雄浑。

父爱似酒,经过岁月的酝酿,风味独特,只有自己品了酒才能感受到个中滋味。

当个有文化的老爸,让父爱如大山一般深沉、似美酒一般醇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