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
孩子读古诗,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屁颠屁颠地跑过来问:蒹葭是什么,白露又是什么,它们长什么样?
我一时愣住了。是啊,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天天置身于钢筋水泥丛林里,哪里知道蒹葭是啥、露为何物呢?
思绪回到那片田野,那块庄稼地,那条田埂阡陌,关于露的记忆扑面而来。仲秋时节,暑热渐渐消退,昼夜温差加大,露忽然在某个夜晚从天而降了。
夜里,田野里一片静谧,但可以听见露珠的声音,窸窸窣窣,小心翼翼,慢慢凝结在禾苗叶上,又从禾苗叶子上滚落田地里。此时,菜园里,草丛间,都是这种精灵走过的细音。
孟浩然说,“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那些露珠,不仅滴在竹林里,也滴进了心里。这声音,在城市间听不见,在扰攘中听不见,在喧哗里也听不见。当然,一颗烦乱的心,更是听不见的。
清晨出门一看,后山的树林灌木,地里的庄稼蔬菜,路边的野花小草,都好像刚刚沐浴过一般,覆盖着许许多多颤颤悠悠的露珠。那花蕊里的一汪露珠,娇滴滴,亮晶晶,如少女眼中泪,似落非落,煞是动人。
走在铺满露水的小路上,不慌不忙,不疾不徐,任茅草花沾满了裤脚和鞋子。而我最喜欢做的,就是赤脚走在旷野里,随便一撩,就能湿润双脚,感受到那种清清凉凉的感觉。
待到日出,露珠在阳光下幻化出万千色彩,橙黄变橘绿,亮蓝变靛青,姹紫变嫣红。一滴露珠,映照绚丽多彩的山河大地。再后来,气温升高,露珠很快就化为无形溜走了。别看露珠仅仅留宿一夜,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生,周而复始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像一道清凉灿烂的藩篱,把夏天和秋天彻底分开,从此再不必眷恋春之香艳,夏之火热。
《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白露时节的景色,单纯却不失颜色,清冷中透出韵味。白露是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凉的开始。然而,它不只是天气转凉的象征,这个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赋予了诗人多少灵感啊!
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陶渊明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任翻说: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白居易说: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白露,踩着唐诗宋词的韵脚,袅袅而来。穿越千年时光,滴落那一地的心事。
我们与王建同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与曹邺共读“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与李白对酌“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挥手作别心上的伊人;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用心体会人生的眷恋;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欢快地倾诉喜爱之情。
秋虫声声,诉说着四季轮回。露白月明,照耀着千年诗意。
或许,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月上松梢,露滴心头,如歌如曲,如泣似诉,弥漫心怀,缱绻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