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的仪式感

新春来到 好运连连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了。在老一辈儿那里,过年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是积攒了一年的期盼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大日子,有数不清的乐趣。春节从腊八拉开序章,一层层繁琐而细致的习俗:

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儿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孩提时代非常巴望着过年,理由太丰富了:可以放烟花、拿红包、贴春联、吃好吃的东西、穿新衣服去串门。那时平日里不太能吃到糖果,眼巴巴地从腊月里等到年三十的晚上,母亲才拿出几只节日专用的白磁盘,摆上寸金糖、黑芝麻交切片、酥糖、花生糖、蜜枣、水果硬糖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寸金糖和蜜枣。寸金糖是圆柱形的,外皮裹满了芝麻,最妙的咬开一口,中间是空芯的,里面填满了椰子粉,外壳脆、硬、甜,里面有椰香味,口味比较独特。

蜜枣也是我的最爱。那时的蜜枣不似现在超市里买的蜜枣那般深红干硬,儿时的蜜枣真的是蜂蜜的色泽,被切了一丝丝的纹路,每一颗的外廓都透着金光,码在白磁盘里散发着甜香。

但是母亲并不允许我们敞开了肚皮吃糖,说会坏牙齿,可我总觉得是母亲舍不得给我们多吃。孩子们生怕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吞下肚连什么滋味都没尝到,把蜜枣捧在手上,是要顺着纹路一丝一丝撕下来放在嘴巴里慢慢的品的,那时的蜜饯果子也分外香甜。

吃好年夜饭,父亲像变戏法一样掏出几个烟花,有小金鱼形状的、有拿手上的烟花棒,父亲特意点上一根烟来帮孩子们放烟花。我们欢笑着奔到门外,早有相熟的小朋友也拿着烟花等着开一场烟花晚会呢!

有的烟花呼啸着窜上半空,在头顶轰然盛放一朵朵金菊花;有的银蛇一般扭动身躯在空中洒下一片流星雨,再消失不见;有的似打开了万花筒,粉的、绿的、蓝的、金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流光溢彩。早春暗夜里绽放的烟花洒下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如此绚烂夺目,如梦如幻,成为每个孩子枕边的美梦。

小时候每到过年,走亲戚也是件愉快的事。记得我小时候最盼望的是初二跟着母亲回娘家,因为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小人书店。

走进小巷,远远的就看见一幅硕大的招牌在风中招展。那可不是普通的招牌,是一面面连环画的封皮拼成的,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在风中哗啦哗啦地摇晃,把孩子们的心晃得痒痒的。手里捏着父母过年给的十块钱,感觉自己像大爷一样阔绰,顾不得母亲在后面呼喊,直奔着小人书店去了。

几分钱租上一本,赶紧找个座位坐下。那座位也不是正经椅子,而是一根长长的圆木中间劈开一半,刷了清水漆露出木纹,上面已坐了一溜排沉迷于连环画的孩子。直到母亲来喊回去吃饭,才恋恋不舍地放下连环画。

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外婆家的饭自然丰盛,什锦菜、卤牛肉、咸鸭子、各色炒菜汤羹盘盘碟碟叠罗汉一般。过年的主题是团圆,一桌子天南海北平常难得见面的亲戚已经就坐,大人们互相问好寒暄,当然也少不了塞给我红包。中午饭除了饭菜还得吃馄饨,又叫“元宝汤”,吃了元宝汤,寓意这一年广进元宝。童年的春节是记忆中温暖的一部分,亲切而难忘。

成年之后,春节于我便有些索然无味了。糖果、巧克力这些平时想吃随时可以买,新衣服也不局限于过年才穿。城市里早就不许放烟花爆竹了,“春晚”总是那些老面孔,有一搭无一搭的扫两眼,开着电视图个热闹。

大年初一也不用早起和邻里街坊拜年了,对联没贴,灯笼不挂,水饺里也没硬币。走亲戚不过是谁家买了大房子、谁家儿子找了高薪工作,无聊又无趣。少了儿时对过年的热望,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

是什么让年味越来越淡了呢?这让我想起孔子与学生子贡的一个小故事:

子贡参加完腊祭回来,孔子问他:“端木赐啊!你觉得快乐吗?”

子贡非常诚实地回答:“我看大家都欣喜若狂,而我完全感觉不到快乐。”

孔子则言:“普罗大众们辛苦了一年,到今天才能休息,这种快乐你怎么会知道呢?”

因为子贡家境优渥,为儒商始祖,自然不能体会平时辛苦劳作,春节闲下来可劲的吃、可劲的玩的快乐。

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新衣服、年夜饭不再带给我们喜悦感;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彩,不再对春节充满期待。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简化、浓缩成了坐下来吃顿年夜饭,就各回各家了。当你不再重视这个节日,不再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节日,又怎能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呢?

如今,我又开始认认真真的过年。因为父母年事已高,已经没有多少个春节可以相聚,孩子也需要幸福的春节、温暖的春节。希望我的孩子能和我一样:在成年后回忆起童年时,永远记得那一个个快乐的春节。无论父母在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都可以凭借那些个温暖的瞬间赋予的勇气,去面对今后的生活,跨越一个个山丘。

春节是中国人最高仪式感的体现。仪式感的背后是爱的表达,是亲情的传递,是对家的思念。今年因特殊原因提倡“就地过年”,有人可能无法回家团聚,但可以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视频、电话来表达思念,用包饺子、吃汤圆、网络送祝福,让我们的爱有归属,关于家的意念有传承。用心去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一方,春节依然属于你!

预祝读友们2021牛年新春快乐!好运连连!

作者: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两获铁流文学奖,作品曾入选《南京新时期短篇小说选》。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从心出发,写生活的爱与哀愁,期待与你在文字中相逢。

(0)

相关推荐

  • 不求烟花三月下扬州,但求烟花三月得自由

    农历进入二月,阳历三月马上就到了,时间过得漫长又仓促! 手机每天都会收到物价平稳,物价充裕的短信,附近的超市西红柿六元一斤,青岛的网友晒出西红柿九元一斤! 疫情反反复复,最安全的地方成了最危险的地方, ...

  • 小时候的年

     小时候的年                                                   刘述涛 一年又一年,年年复年年,不知不觉,就在这世上走过了五十一个年.五十一个年,说多 ...

  • 关于生孩子这事,老北京人是认真的,洗三习俗了解一下

    最近在娱乐圈,关于生孩子的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一众官媒.看着现在的小年轻们对于生子这件大事办的这么草率,不知道是应该夸他们打破思想束缚,还是应该喷他们越来越不守规矩.在老北京人的观念里,人这一 ...

  • 家乡的春节 | 唐子涵

    戴上耳机听更嗨!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春节都不相同,我的家乡的春节也是别具一格. "春节",也可以说是过年,分为"大年"和 ...

  • 端午将至,包1锅蜜枣粽,用料简,味道赞,一次两个打不住

    端午节这天,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要说端午节安康,这与节日的由来不无关系.相传,端午节的粽子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有着浓重的悲恸情愫在里面,所以,每逢农历五月初这天,大家见面要互道安康. 因为屈原在这天 ...

  • 当薰火腿肉搭配蜜枣成为一道菜,碰撞出的独特风味让人惊叹

    在金华,有道名菜叫"蜜汁火腿",以切成薄片的火腿片和去核的蜜枣为主要原料,以其咸甜相间的特色口感深受好评.前几天在新浦江饭店,吃到了它的"升级版",在装盘别致且 ...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赵孙诒

    赵孙诒 赵孙诒,字诵莪.他父亲叫赵寄庵,只有这一个儿子.赵生从小体格较弱,但很聪明,早早就中了秀才,父母对他非常溺爱.到二十岁的时候,家里日渐穷困,父母还是什么劳动都不让他参加,认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让 ...

  • 元宵节也要有仪式感

    今年过年,大家都在感叹,过年都没有年味了.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没有假期,但好歹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又是周五. 元宵节气氛组整起来! ps.你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呢?(或者还是吃饺子?) @Shah ...

  • 苏州人的夏日“快乐水”

    喝一杯苏式绿豆汤 是苏州人入夏的仪式感 自成一派的苏式绿豆汤 包含了绿豆.糯米.红绿丝 冬瓜糖.蜜枣.葡萄干.芸豆 搭配清凉爽口的薄荷水 是夏天里最好的"解暑神器" 快来尝尝吧! ...

  • “三省吾身”,这是中国人的仪式感!

    “三省吾身”,这是中国人的仪式感!

  • 中国人的仪式感,太绝了!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阴间表演, 让08年的北京奥运又火了一次. 一名外国网友评论说: 2008北京奥运:让世界认识中国 2020东京奥运:让世界认识中国,again. 13年前的开幕式, 如今回首,依旧 ...

  • 郭凯 | 春节的仪式感是我们眷恋的家味

    这是『思想周刊』的第110篇文章 -START- 当春节变成日历上一个普通的"假日",我们也许早就忘了儿时纯真的期盼,失去了对过年那份满怀期许的仪式感.什么是仪式感?对于春节来说就 ...

  • 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

    仪式感是什么? 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很多人之所以过得平淡无趣,毫无幸福感可 ...

  • 六本有关春节的中英文绘本,带孩子重寻中国年的仪式感

    今天的分享来自船长的朋友睿总.这位博士妈妈曾游历英德研究幼儿教育和阅读,她也是位童书译者和出版顾问.睿总筛选了六本她喜欢的春节主题绘本,有英文,有中文,有低幼读本,也有适读年龄跨度很大的经典. &qu ...

  • 冯骥才:应保持我们春节的仪式感

    年轻人现在爱讲一个词:仪式感.春节有没有仪式感?这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 有人认为我们的春节没有仪式感,不如西方的圣诞节,西方人要摆圣诞树.唱圣诞歌.过平安夜,而我们的春节已经被理解为一场皆大欢喜的玩玩 ...

  • 成年人的春节并不平淡,只是少了一些仪式感

    春节,一直以来都是国人心中最大的传统节日. 不管在外多久,走得多远,过年了就要回家,如同夜幕时分归鸟返巢,开春时节燕雀南归一样. 回家过年已经从一种习俗,变为中国人的习惯. 大扫除.团聚.年夜饭.走亲 ...

  • 如果春节失去自己特有的仪式感

    年轻人现在爱讲一个词:仪式感.春节有没有仪式感?这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 有人认为我们的春节没有仪式感,不如西方的圣诞节,西方人要摆圣诞树.唱圣诞歌.过平安夜,而我们的春节已经被理解为一场皆大欢喜的玩玩 ...

  • “良品谢礼”告诉你,什么叫春节的“仪式感”

    关于春节的印象,可能要变一变了.曾经有一句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今年过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其中的含义是春节送礼就要送健康.而如今,伴随消费升级的大潮,以年轻人消费习惯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