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若能悟透,好运自来

阳明心学的核心之一,就是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并不是说先有知,而后,让自的“行”与“知”合一,这样理解就跑偏了。

这就直接导致一种现象——很多人道理讲得头头是道,然而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知行根本不能合一。

为什么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因为人们会把知行分成两件事 ,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当你一念起处,就是知,直接按照这个心念有所表现,才能知行合一,而不是另外起一个行的心,那么就会有妄念来干扰你,让你不能行动彻底。

《传习录》里面记载了王阳明和学生徐爱的一段对话,是关于知行合一方面的。

徐爱问王阳明,现在人都知道要尊敬兄长,要孝敬父母,但是他们往往做不到,这就说明,知和行是两码事。

王阳明就说,这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就是因为人们在起了我应该“行”的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被各种妄念和欲望来干扰或阻止掉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知”的那个本体了。

也就是说,知和行本是一体,一念起处,已然是行的开始,如果直接按照这个开始做下去,一念不断,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而现在的人,会把知和行分开,心里有了认知之后,并没有遵循这个认知,而是又另外起来一个念头,就是“行”。

也就是说,“知”是你的真心,而有了行动的这个想法的时候,就不是真心了,而是妄心在起作用了。

看到徐爱若有所思,王阳明接着说,你平时常读《大学》,其实大学里面就有知行合一的论述。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闻到恶臭,不由自主就会厌恶至极,避之唯恐不及,并不是另外起来一个心念让自己厌恶。看见漂亮的东西,本能的就会喜欢上它,喜欢它自然就有所表现,并不是另外起来一个心念要去喜欢它;

那么,就是说啊,你本能的喜欢与厌恶,就是你知心的本体,是第一念,而这个时候,你不假思索地按照这个第一念有所表现,就自然而然的知行合一了。

但是倘若你这个时候,离开这个第一念,去思考我要做些什么,那么往往就会产生所做和所知不一致的情况。

这个怎么理解呢?

我们虽然与生俱来就有对父母的爱心,对兄长的敬意,这是无需人教,自然具有,这种心意是发自本心的第一念,这才是知,只存着这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就会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而一旦心里面有了“我要去做一些事情来孝敬父母,来尊敬兄长”的想法,想要为这些想法做一些事情,就已然离开第一念,离开知的本体,已然是一种妄念,这个时候,会有无数个妄念了来干扰甚至阻止你。

比如,马上会转念一想,我这个月房贷还没有还,孩子的补课费也是一大笔开销,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给父母买东西,还是先缓一缓再说吧。

再比如说,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第一念就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对她好,想为她做一些事,但是如果不能在这个第一念上延续,而是另外升起别的念头,比如说,我的付出会有回报吗,他得到我之后如果把我甩了,我岂不是很惨?或者,她其实根本不喜欢我,我这么做值得吗?

有了这第二念,第三念,接下来会出现一大堆念头阻止你,让你不能把“对她好”这个“知”付诸于“行”。

而实际上,之所以有第二念,还是第一念不够真,比如说,对爱的人产生了动摇,其实还是爱得不够纯粹,不够强烈,对于这些种现象,王阳明总结说,之所以不能行,还是没有真正“知”。

可见,知是行的根本,行是知的表现,知行本身是一体,如果知是动摇的,行必然无果。

而事实上,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和行本是合一的,是一体。而不是说,要让行来合乎知,实际上,有了“行”的想法,已然离开“知”的本体,是第二念。正所谓:一念成佛,再念成魔。

你的认知就是一种行为,你的行为处处体现你的认知。

下面这段话出自《传习录》。大家一看,就清楚了。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一念起,已经是行,知若错了,则行必错,知若对,而行有始有终,所以能为圣贤,一念起处,是非成败已然分晓。

所以我们就要树立正知正见,通过学习和修行,首先在认识上去伪存真,然后依照这个真心或者说初心,一念不断,一路前行,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意义所在,能做到这一点,运气自然变好,福气不请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