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厉害的人是怎么做选择的?
经常有学员小伙伴问我,关于跳槽、换工作、选老板该怎么选?
其实,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机会。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侯,都停留在一个表面上,例如,情感上和情绪上,这种选择方法是错误的,它无法给出更好的答案。
即使这种方法做出选择,也是没有帮助的。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告诉大家我在工作中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曾面临过一次重要的选择。
当时我就职一家国内排行数一、数二的公司,做当时最年轻的高管,并且打造了一个黑天鹅图书品牌。
另外一家老板想要挖我,给出的条件是薪资翻倍、操控大盘的机会。
正好现有公司也面临发展的瓶颈,而这个新机会是业内排名前十的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在面临危机,需要突破。
开始我并没有考虑这个机会,薪资翻倍并未打动我,因为从长期稳定的角度考虑,它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接下来我把思考过程分享给大家:
我在当时公司只是一个板块负责人,跳槽到新公司我能负责公司的整体层面。
行业内人认为,这个公司很难扭转局面。
但是他们的想法激发了我的好胜心,为了证明自己,奠定自己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
打动了我挑战的想法。
正好当时在看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
他提出了一个理论:人们对于失去的厌恶远远大于得到的喜悦,当人们面对风险的时候,往往会放大风险,低估收益。
通过这句话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属于敢于面对挑战的人,直面风险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那么如何应对挑战呢?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讲过一个成语“呆若木鸡”,如果这只鸡激情满满、斗志昂扬,那一定要慎重,如果等到这只鸡像木鸡一样,那很可能就会赢。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你斗志昂扬、胜券在握的时侯,就会忽略一些细节,只有变成木鸡的时侯,才能看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这句话启发了我,自己是否真的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所以,我看了一本关于管理方面的书,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比如,万物没有简单的因果,事情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先变坏,事情在变坏之前往往会先变好。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组织问题的时候,往往要学会去找准那个杠杆点,他能够撬动整个事物的转变。
我有信心能够面对这个挑战,正在决定的时侯,在微博上看到王安忆在复旦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一番话“有用之用、无用之用”,我们在人生中不要过分追求有用之用,很多时候要注意无用之用,要学会和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定距离。
这句话触动了我,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追求功利心,而忽略更底层的东西。
因为内容行业属于积累的慢行业,我在这家公司长期做下去,也会取得应有的成就。
持续积累,也许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又深深的陷入到了一个有用无用的思考当中。我又读到了一本书《一只牧羊的金刚经笔记》,他是台湾的一位知名出版人郝明义先生的作品。
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他遇到了跟我同样的痛苦,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老前辈,自己的公司经营的非常好。
他的痛苦是,是否需要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例如,把公司发展到大陆、纽约?还是不要急功近利,就在台湾发展呢?
《金刚经》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但同时也给了他四大束缚:
宁小勿大、宁待勿求、宁公勿私、宁缓勿急。
意思是宁可把公司做小,也不要做大,宁可为公家考虑,也不要为自己的私利考虑。
宁可等待机会,也不主动寻求机会。
宁可事情慢一点,也不要太快,他又陷入选择的困惑之中。
探索了好久都没有找到答案,直到再一次不经意的机会里面,他又重读《金刚经》,一句话让他幡然醒悟:前念清净、后念清净,虽在尘劳,名摩诃萨。
让他明白红尘就是我的道场,只要我抱着一颗修行的心,做有价值的事,大或小、公或私、慢或快、等待机会,还是主动寻求机会,这些都不重要。
同时我也幡然醒悟,选择是去是留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有价值的事。
所以,我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通过我的故事,我想给大家的建议是,当人生面对困惑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向内自我探索,这才是最大的滋养。
那么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考虑的两个基本要点。
事情是不是能够驾驭
能不能够让你的个人优势,让你的职业特质正向发挥,这个很重要。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个人优势,可以添加职业辅导师的微信,领取“个人职业特质测试:24型心力工具!”
它可以有效帮助你科学、充分地了解并利用好自己的个人职业特质。
做有价值的事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价值观真的很重要,三流的人才向前看齐,二流人才向能力积累看齐,一流的人才是向价值观看齐。
价值观是我们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的引路明星。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外在的一切都只能给你提供参照。
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当做一道逻辑思维题来看待。
每一次你的豁然开朗,都是对自我职业、人生方向的重新认知,才会更上一层楼。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心有定见,无惧挑战,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