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刮骨疗毒不算啥,此人脸上连中6箭却纹丝不动,已被供奉千年

评定一个将军的素养如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他能不能忍,尤其是在忍痛这方面。在古代带兵打仗的将军,为了鼓舞士气难免要带头冲锋陷阵,受伤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将军不能倒下,他要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候就需要看这个人可以抗下多少的痛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关羽的“刮骨疗毒”,这个桥段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中都有出现,只不过《三国志》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夸张一边刮毒一边还在下棋,不过可以确定“刮骨疗毒”是真实发生过的。《三国志》原文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关羽刮骨疗毒已是能忍之至,但是和雷万春比起来却又弱了一筹。雷万春出生于701年,是唐代范阳郡涿县人。他自幼习得武艺,身手十分了得。不仅如此头脑也极为的灵活,读书常观其大略了然于胸。在四十八寨赤松山有一个叫“磨镜老人”的隐士精通权术和兵法,下山时偶然间遇到了雷万春,老人见雷万春天分极佳,于是收其为关门弟子。雷万春就这样在四十八寨待了16年的时间,习得一身武艺,各门兵法也是了如指掌。

雷万春有着一腔抱负,同时也有自己的实力,不过却生不逢时,没有机会展现自己。后来经自己的结义兄弟长雷海青推荐,投奔了真源县令张巡,等待时机报效国家,机会很快就到来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举兵,率领15万叛军南下,开启了唐代玄宗末年(755年)至代宗初年(763年)的安史之乱。

叛军仅仅有了半年的时间,就接连攻克了河北诸郡直至洛阳,第二年又攻克了长安的门户潼关,唐玄宗吓得逃到了蜀中。连下数个重镇,难道是大唐的气数已尽了?不,在河南睢阳还有七千名军士,他们悍不畏死抵御着叛军强劲的步伐。二十叛军攻城,睢阳军士整整坚守了十个月,将叛军牢牢地挡在了江淮门外。

其中有一道意气风发的身影,给予了唐军的将士无限鼓励,这个身影正是雷万春。当时的雷万春将军正在城头督战,叛军发现后万箭齐发,雷万春的面门足足中了六箭。为了稳定军士,雷万春将军纹丝未动,敌军还以为是个木头也便没有再射箭了。

不过最后很可惜,这座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称誉的睢阳还是没能抵住20万叛军的进攻,城陷后雷万春与张巡同遭杀害。雷万春虽死却已完成了报国之志,以身殉国青史留名。迄今为止仍有许多寺庙供奉着雷万春与张巡的灵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