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你自己,似乎其他人都知道这首歌,唱K的人都有过这种感觉。鸟类也是如此,这对澳大利亚食蜜鸟来说是个大问题。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多年来,由于极度濒危的食蜜鸟数量急剧下降,一些幼鸟再也找不到年长的同类来教它们“唱歌”了。结果,这些鸟无法学会求爱以及其他进化需要的鸣叫声。它们试图通过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来弥补,但由于雌性食蜜鸟并不容易被陌生的旋律打动,求爱注定要失败。“我们发现,一些雄性在没有配对的情况下,会整天唱歌,以寻找配偶。”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罗斯·克拉茨(Ross Crates)说。一两次失败的尝试对健康群体来说,不会引发繁殖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大约只有200到400个成员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物种来说,“唱歌”能力的退化,可能是研究人员所说的“灭绝的前兆”。该研究于3月17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研究分析了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野生食蜜鸟的监测情况,以及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实地记录。
研究人员发现,12%的雄性食蜜鸟没有学会任何属于自己物种的歌曲,这种对“区域文化规范”的偏离与繁殖成功率降低有关,而学习其他鸟类的歌曲则毫无帮助。“这是一项精细的研究,却讲述了一个可怕的故事”,澳大利亚查尔斯·斯特大学生态学教授戴维·沃森(David Watson)在谈到这项新研究时说。沃森教授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这是经过仔细研究的,科学、合理和有证据的推论,在短短几页文字中,描述了一个物种灭绝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它不是'砰’的一声发生的,而是缓慢而持久的呜咽。”克里斯蒂娜·帕克斯顿(Kristina Paxton)是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她研究过夏威夷森林鸟类的鸣叫声。她说,这些发现强调了在保护研究中考虑动物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这项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即在包含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中,文化身份的丧失会对它们的生存能力产生广泛影响。”她补充道。食蜜鸟是一种群居物种,它们成群结队地旅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到布里斯班的一片区域内,以桉树的花蜜和槲寄生为食。它们对彼此“唱歌”,不仅为了求偶,也为了标记领地和传递食物信息。
但是,根据政府的数据,随着近几十年来澳大利亚各地的温带林地被砍伐,食蜜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约1500只,20多年后,这一数量下降到只剩约五分之一。这个物种也开始在争夺地盘的斗争中输给竞争对手——比如黑头矿鸟,一种以好斗闻名的蜜食鸟类。一个世纪前,“有很多食蜜鸟会一起来对抗黑头矿鸟,”澳大利亚鸟类保护组织Birdlife Australia的项目经理米克·罗德里克(Mick Roderick)说,“但现在,因为它们太罕见了,只能成为活靶子。”克拉茨说,雄性食蜜鸟通常会发出一种类似于小型火鸡的“颤音”,并在唱歌时拍动喙部。但当年轻的雄性找不到可以学习的师傅时,它们就会尝试模仿其他物种的鸣叫声,包括一种听起来像“金属”的声音,以及听起来像重复的哨声的声音。
为了保护这种鸟类,研究者们正在和澳大利亚塔朗加动物园密切合作。克拉茨介绍,他们正在使用在过去五年里在野外发现的仍能正确“唱歌”的雄性食蜜鸟的录音,通过扬声器将这些叫声向圈养的幼鸟播放。圈养的幼鸟每隔几年会被放归野外,来增加物种数量,“希望圈养的幼鸟能学会这些歌,如果它们唱得好,在被放归野外时,能对雌性更有吸引力。”克拉茨以人类作了个类比,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土著社会,由于人口稀少,他们的语言已经因为无法维持而消失了。“能说两种语言固然很好,但如果失去母语,就好比你不能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或任何你想约会的人联系——那就得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