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用逆向思维创制的治法 2024-06-23 16:41:23 中医治疗法则丰富而多变,除正面攻补的各种方法外,还常以一些特殊的疗法出奇制胜, 这些特殊法则中很多是利用反向思维创制的。一,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病在上取之下”是“上壅者疏其下” 的方法, 多属“ 脏病治腑”。“ 病在下取之上” 是“ 下 滞者宣其上”的原则,是“腑病治脏”。“上病取下”主要是用泻火通腑或通利小便之药引火下行,“釜底抽薪”, 以治上部诸疾。尤其是实火所致的头痛目赤、口舌肿痛、鼻衄咯血,以及痰火喘促等症, 例如肺部炎性疾患胸部喘满、大便秘结、肺气不降的实证, 若能及时应用大黄等疏导大肠使肺气得降,就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外,如头痛、牙痛或衄血等,应用川牛膝以导邪下行、虚火上炎、阴虚阳浮, 火不归源引起的口舌糜烂、腰膝酸软、脉细数的上盛下虚病人,应用麦味地黄丸(汤)加少量肉桂反佐引火归源,都属“上病治下”的法则。“下病上取”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大便不通或小便癃闭,其病机重点是由于气滞气机不通所致。治疗当用杏仁、桔梗、瓜蒌、葶苈子之类开窍以通下窍,宣通肺气使气化下及, 以达大便通小便利之目的。此外,用补中益气升提之法, 治子宫脱垂、脱肛、崩漏等也属“下病上取”之原则。二,外病内治,内病外治。人是一个内外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中医认为病在皮表也多是内脏功能失调之原故。因此, 很多皮肤疾患常采取内服药物治疗,这就是“外病内治”。“内病外治”是指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有病, 可采用药物施于皮表的方法, 以达治疗内部疾患之目的。外治方法很多, 如灸法、拔罐、膏贴、洗浴、外敷、温熨、兜肚等。内病外治常用于风寒湿痹、脘腹冷痛、咳嗽哮喘、小儿食积、宫外孕、阑尾周围脓肿等。此外,外治法也常用于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等。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冬病夏治是指在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可在夏季采取各种治疗措施, 达到预防冬季发作的目的。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中医主张“发作时治肺”。而平时预防之法则主张“ 治脾”“治胃”, 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治脾是平时用益气健脾的方药以“培土生金”,增强机体免疫力, 方如六君子汤加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补肾培本的方法, 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预防哮喘病的发作, 还可用于治疗和抢救急性发作的病人, 同时还可解除哮喘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性,常用方如苓桂术甘汤、济生肾气丸、补肾防喘片等。治疗哮喘病最常用灸法,即在每年伏天艾灸大椎、肺俞、天突、身柱、灵台、膏肓、气海、等穴, 一般4-5 穴, 每日一次,5日为1疗程。另外敷贴法也常用,如用细辛、甘遂、白芥子各20克,元胡45 克共研细末,将1/3 粉末(一次敷贴用量)用生姜汁80毫升调成糊状,制成药饼6个(或加麝香,1.5 克研细分放药饼中间),用时将药饼放在直径约3寸的圆布上, 贴在百劳、肺俞、膏肓穴上(左右共6穴), 每日敷贴1次,连用3次(需治疗三个伏天),对预防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良效。夏病也可冬治。中医认为“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冬至进补,开春打虎'“ 体质虚衰之人,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这样可达”冬藏精',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以减少春夏发病之目的“ 冬季进补可根据不同体质而选用不同药物,如人参、黄芪补气。鹿茸、肉桂助阳。银耳、龟板滋阴。当归、阿胶养血等, 冬季进补应特别重视食疗的作用:中医认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冬天多吃血肉有情之品最好, 如羊肉、狗肉、胎盘) 此外,胡桃肉、黑芝麻、红枣、银耳、蜂蜜与蜂王浆、益寿补酒、 各种滋补膏剂等均可对症选用。四,通因通用,塞因塞用。这两种治则属中医“从治法”所谓“通因通用”是指用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来治有“通、利”表现的病症, 临床多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食积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失常所导致的食积泄泻,此症治疗绝不可单纯止泻,当用消导泻下药来祛除肠胃的积滞,方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二是邪热内结的“热结旁流”症,其症不见燥结不通,却泻出黄臭灼热的粪水, 此症也不可止泻,当用大小承气汤加味以泻阳明结热。三是常用于瘀滞内停的崩漏等出血疾患,治疗不可塞血止血, 当用活血化瘀止血法, 以达瘀去新生血止之目的。总之“通因通用'是“因势利导”的一种治疗原则“塞因塞用,前面的“塞”是壅塞、充满之意,后面的“塞”是补益的意思“也就是说,用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症,临床常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因脾虚不运所致的脘腹虚满虚胀之症,治以健脾益气以补气开塞,方用四君子汤或异功散加味。二是用于气虚血枯的经闭症,此不可活血通经,应用益气养血之法,方用八珍汤、人参归脾汤之类,使气足血充以达经闭自通之目的。此外,以毒攻毒、甘温除大热等治则, 也都是运用反向思维制定的治疗大法“ 赞 (0) 相关推荐 久咳不愈 当心变异成哮喘 □广东省名中医张忠德 32岁的小黄是一家外企员工,3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一咳起来连续性干咳,总觉得喉咙痒痒的,每到换季时便会加重,还怕风怕冷.胃口差.大便稀等.为图方便,小黄自服止咳化痰类的中成药, ... 张景岳萝卜籽汤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配方组成]萝卜子 [用法]用萝卜子捣碎,以温汤和搅,取淡汤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出.即有吐不尽者,亦必从下行矣.又法,以萝卜子为末,温水调服一匙,良久吐涎沫 ... 贺普仁治支气管哮喘医案 楼某,男,13岁. 喘嗽多痰,起病于麻疹后,迄今已逾五年.开始每年发作23次,近年发作频繁,常遇寒即发,发作时喉间哮鸣,胸部窘迫,甚则张口抬肩,面色青紫.曾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 患儿形体消瘦,面 ... 中医人必须懂:阴火和阳火!(附:论火不归原治法) 火的病证,为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治疗方法与理论的阐述,在中医学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记载. 火病的种类虽多,简言之,不外虚实两类.实火属于邪实,一般用清解之法治之:虚火属于正气的不足,一般用温补和滋补之 ... 中医人须知的阴火和阳火与火不归原治法 火的病证,为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治疗方法与理论的阐述,在中医学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记载. 火病的种类虽多,简言之,不外虚实两类.实火属于邪实,一般用清解之法治之:虚火属于正气的不足,一般用温补和滋补之 ... 中医人不能不知的腹诊及治则治法 中医人不能不知的腹诊及治则治法 经方的魅力!(附:民间中医人自学经方之路) 什么是经方?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行分类时,就将研究医学理论特别是养生的道理和方法 ... 每逢大疫,必现良医,请记住这位中医人:葛又文! 央视报道"清肺排毒汤"时,连续使用了三个"最"来描述:"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中药方剂!",一举奠定"清肺排毒汤& ... 医不明经络,犹入夜行无烛!经络—中医人必须掌握的学说(干货) 我们经常在武侠剧中看到习武,或者修道之人,他们都要通过练功打通任督二脉,学会运气,通过自己的意念让全身气血周流全身.难道真的有这么玄乎吗?是否有理论依据? 其实打通脉道的意思就是疏通全身经络,让气血流 ... 来感受一下:经方的魅力(附:民间中医人自学经方之路)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经方? 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经方,原来是古人对药物处方的称呼.比如,汉代对书目进 ... 中医人眼中的“油盐酱醋”皆是药!!! 油盐酱醋可以入药,而且还是急救要药.但人们大多只知有病求医,忽视食品自疗,缺乏这方面知识.张仲景曾因此而慨叹"水火至近而难识,百姓日用而不知",故撰作<五味损益食治篇> ... 只用四味药,善治肝郁脾虚,中医人都爱用! 今天给大家讲四逆散,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基础用量: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四逆散这个方子来自张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