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不要不会走,就想着“跳”
【异史氏曰】这两天我一些朋友反反复复强调了两个意思,一是不要急,慢慢来,教育只可能在可为的空间发挥“有限”的功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二是要努力做减法,学校要做的事情(准确地说是要求学校做的事情)太多了,时空及资源尤其是人的经历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空和资源制约下,只能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是要认认真真研判的,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人能做什么事这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前提,换个专业点的表述就是,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去做。
沉下来花个几年时间,认准一件事,容忍当下的不完美,不完善,找到它的标准,潜心解决一个一个的细小问题,这过程其实就是在做“大事”,就是在走向美好的愿景。
好像尼采也说过,现代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本义,越来越被功利所支配,而这正是时代的浮躁侵入教育领域的恶果,也是大多数受教育者不得不陷入时代的浮躁的根源。
谈到教学教学的改善话题,我的基本建议是,先从规范开始,然后再谈改革,我以为规范是改善的前提。任何一个教师要搞教学,首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思考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开展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反馈评估手断评估教学效果,也就是达标情况。这一个环节做到位了,改善才有可能,这个环节还没到位就想教学改革,就是折腾。
教学规范从哪里开始?我顽固地认为还是从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评估学情开始。
课程标准规定了聚体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同时还有宏观的教学建议与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建议。简言之,它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尽管这个“基本要求”对不少学生来说是相当高的,但它是各地各层面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如果没有很好地学一学,教学就可能是随意的。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内容,现行教材中的“助学系统”都课标提出的
教学目标、原则、要求、方法乃至评估手段做了分解性的提示,是教师设计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中介物。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所谓吃透教材,还包括吃透“助学系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他们的认知基础、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起点过高望而生畏,起点过低不屑一顾,可能的情况就是“躺平”,我在不少课堂上就看到有学生睡觉时的自然微笑,可能就是可爱的躺平,至少他们不会故意捣乱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以为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评估学情,至少前两点每一位教师只要愿意是都可以做到的,评估学情有点难,但只要愿做,也不是不可以做到。慢慢来就是。南通话有,“不要不会走,就想跳”,先学会走路,跳跃才有基础,否则是会摔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