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27.曼哈顿工程

正好这几天是端午假期。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特别是要祝福一下刚刚高考完的学子们。你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痛痛快快的happy了。好久没打游戏了吧。这回可以名正言顺的玩儿了。手机都从爹妈手里拿回来了吧。一定要记得收听《科学史评话》哟!你们的人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请勇往直前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你们是下一代的思想家和大师,未来将因你们而生。带毕业班的老师们也很辛苦啊。一茬学生又从手里送出去了。他们将来会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或者作家等等……。他们终将成为国家的动量有用的人才啊。桃李满天下,那是一种怎样的成就感啊!我现在讲的这部《量子力学外传》提到了一大群优秀的科学家。那个物理学革命的年代真是人才济济、群星灿烂。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个好老师啊。从汤姆逊、卢瑟福到索莫菲、玻尔、波恩到后文要讲的朗道、费曼。正是他们的悉心栽培,正是他们的独到眼光。发掘了一大批的青年才俊。特别是海森堡和玻尔这对师徒啊。那真是到了我们中国人说的师徒如父子的地步了。那关系真不是一般的好啊。但是,我要说但是。在1941年春天。这份情感可以说是戛然而止。其中的缘由,那还要从海森堡去哥本哈根拜访玻尔谈起。

海森堡对哥本哈根那是相当熟悉啊。毕竟在玻尔老师那里学习工作好多年。玻尔老师住的嘉士伯荣誉公寓,海森堡也是很熟悉。因为他在玻尔老师家住了真不是一天两天啊。当年自己是个大男孩,20出头,现在自己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如今已经物是人非,丹麦已经亡国。正是拜海森堡的祖国德国所赐。师生两人变成了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了。海森堡已经是党卫军的官员了,而且是核计划的技术负责人。师生两人的这次见面。气氛相当的凝重。双方都没对外人透露谈话的内容。在场的也就是海森堡和玻尔。至于谈话的地点,双方有不同的回忆。海森堡后来回忆说是在大街上遛弯儿,一边遛弯儿一边谈。玻尔回忆是在屋里。办公室里边谈的。后来又科学史专家考证。他们是在一个公园里面散步。反正最后也没统一的说法。双方后来公布出来的材料,基本是相互对不上茬的。双方后来公布的资料相差太远了。当时也没有其他人在场啊。这玩意儿就不好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以至于后世还有剧作家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一部舞台剧叫《哥本哈根》。讲述的就是科学家在报效祖国和良知之间的内心挣扎。演出还大获好评。从戏剧角度来讲的确很不错。但是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那段历史其实已经有点儿陷入罗生门的状态了。大家说法都不统一。

反正不管怎么样。有个大问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有关德国研制原子武器的事儿。海森堡肯定想拉老师入伙啊。玻尔那对纳粹是坚决反对,一看这个徒弟已经成了党卫军,估计是痛心疾首非常难过。根据后来的一些资料推测,当时海森堡的态度无外乎就这几条。科学家能搞这么个大工程本来就是个难得的事儿。要考大学和研究所的力量根本办不到。必须靠国家的力量。过了这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作为科学家能搞出点啥东西,那是相当光荣的事儿啊。至于武器会被用于战争,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死亡。从一战的经验来看。要想少死人不在于控制武器的威力,而在于缩短战争的时间。你看现在希特勒闪电战横扫西欧,那是死不了多少人的。像一战那样双方在战壕里对着消耗,谁冒头就拿机关枪打谁,那才是绞肉机呢。核武器可以很快的结束战争,那是好事儿啊。再说了,德国的崛起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与其对抗不合作,还不入顺应这个大趋势啊。海森堡还有个打算,玻尔老师人脉广啊。说不定还能知道盟国方面有啥类似的动作。

海森堡肯定对着玻尔就是一通白活。其实就是问玻尔,假如把铀元素用到武器里边有没有可能性啊?作为一个科学家应不应该去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啊?。玻尔到显得比较平静。他问这东西能造出核武器吗?海森堡说有戏啊,现在进展还不错。玻尔虽然脸上平静,但是心里一定是翻江倒海的。海森堡这孩子怎么就不能明辨是非呢?对于纳粹这种人类公敌,你怎么就能往里掺和啊。他们要是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是人类的灾难。自己帮助过很多的犹太人。而且自己是以反纳粹而著称的。德国入侵了丹麦,政府已经跑了。现在德国人要收拾他那是易如反掌啊。自己这个学生虽然必定会念及师生情谊拼命保自己。但是这事儿谁也不能打包票啊。德国人已经找上门而来了。自己必须给个明确的答复。那么德国人又会不会三下五除二,对自己不利呢?太危险了。看样子,日子越来越难熬啊。

自然,大家都想得到。海森堡这一次。必定是空手而归。盟军的消息没打听到。玻尔老师也不答应入伙。而且师徒之间的感情也大受影响。他回到了德国,继续去告他的核计划。盟国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海森堡跑去找玻尔,那他们哪儿能不知道啊,玻尔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那是物理学界的重镇啊。特别是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所谓的液滴模型就是玻尔和他的学生惠勒搞出来的。这个惠勒现在在美国呢,玻尔这在德国占领区,那太不安全了。到了1943年2月,有一个陌生人来到玻尔家门口,递给了玻尔一把钥匙。玻尔的儿子不明就里啊。心说这是啥钥匙啊?玻尔从钥匙里面抠出个小东西,这是个微缩胶卷。拿出来一看是英国的查德威克来的一封信。里面语言晦涩,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请玻尔去英国,别在丹麦待着了。玻尔深爱着丹麦的这片土地,他舍不得自己的祖国,只要能坚持下去,他绝不出走。玻尔不知道啊,他的命运其实根本不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啊。德国人惦记他,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没忘了他。生怕他的研究成果给德国人捞了去。英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开了好多次会议了。要安排把玻尔弄出去。是在不行,就把玻尔绑架。把研究所炸了。丹麦的地下抵抗人员还真在实验室下边埋了炸药。

要说丹麦的抵抗力量还真是厉害,搅合的德国人脑仁而都疼。德国人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啊。连抵抗组织带犹太人来个大扫荡。全抓起来再说。一半儿枪毙,一半儿拉到德国起服苦役。玻尔不走是不行了。他趁着月黑风高,坐一条小渔船,偷渡到了海峡对面的瑞典。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玻尔深居简出。生怕被德国特工给盯上。要知道盖世太保可不是吃素的。又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英国特工就把玻尔给带出来了。在郊外的一个机场上,玻尔看到了一架奇怪的飞机,这架飞机居然是三合板做的木头飞机。这架飞机有三个座位,就是英国在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蚊式轻型轰炸机。据说是把玻尔放到炸弹仓里给带上天的。中途飞到高空,飞行员呼叫玻尔,赶紧带上氧气面罩,赶紧带上氧气面罩。玻尔没回话。他已经晕过去了。飞行员可犯难了,要是往低空飞,就可能被底下炮火打中,要是不下去。要是炸弹仓里这位真死过去怎么办啊。最后是冒险低飞。那真是冒着炮火前进啊。到了英国一降落,大家伙发现玻尔没气儿了。赶紧的打强心针抢救啊。最后才给抢救过来。就这么着,玻尔到了英国。到了英国以后没多久。玻尔就作为原子弹工程的顾问去了美国。

玻尔到了美国啊。一看,好家伙这里的原子弹研制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搞啊。接站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他们一起去核基地,要坐12小时的火车,在车上这位将军一直在叮嘱玻尔,保密是第一要务啊,那些那些不能说,玻尔一下火车才五分钟,那位将军就差点儿气晕过去,怎么的呢?玻尔一张嘴,不该说的全说了。要问这位将军是谁?那要从核计划的开始讲起。罗斯福总统开始只是给了少量的钱来搞个可行性研究。也没当回事儿啊。后来得到英国人的消息,说英国人正在搞合金管工程。这个合金管工程就是英国原子弹工程的代号。英国人主要想通过钚来搞核弹。英国国力不够啊。战争期间实在是难以支撑。要跟美国合伙来搞核武器。美国人这才当了真,开始在原子弹工程上发力。他们委任一位军人当了曼哈顿计划的行政负责人。因为这位军人干了好多工程方面的活儿,比如建造五角大楼。也就是今天的美国防部。他好不容易到前线当战地指挥官了,结果一个命令就给叫回来了。这位军人从前线下来还老大的不乐意啊。上司告诉他,他被晋升为将军了。他才开心了不少。此人名叫格罗夫斯,这是行政方面的负责人,军事武器,当然是军人领衔来管。

美国人老早就组织了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讨论有关核武器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那时候还属于有一搭没一搭的。上头也没指望这东西能怎么样。这个委员会里边就有老牌的实验物理学家康普顿。格罗夫斯当然还缺个技术负责人啊。他一个军人又不懂技术。那么他就向专家委员会咨询,到底是谁能当技术总负责人啊?康普顿就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此人不愧是我美国的晴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格罗夫斯忙问啊,您推荐的是谁啊?康普顿推荐的这个人就是罗伯特奥本海默。奥本海默也是哥廷根大学出来的人,算起来还是海森堡的师弟。也是波恩老师的学生。他在欧洲各个研究机构都跑过一圈。他回国以后一直在各个大学任教。那也是人气很高。大家都公认他是个物理学奇才。但是他比起师兄们,可就差远了。人家几个物理学男孩儿那都已经是开宗立派的量子力学创始人了。他自己也常常感慨啊,自己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还没有特别伟大的开创性成就。但是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命运已经开始向他招手了。1939年,玻尔到美国讲学。讲述了哈恩他们的发现。也就是有关核裂变方面的知识。奥本海默回家就开始估算临界质量。他对这事儿很感兴趣。1941年秋天,他参加原子能军事应用的研讨会。见到了康普顿。康普顿对他印象很深。后来康普顿召集他参加有关原子单的研讨,他领导一个小组花了几个星期时间讨论了快速核裂变的计算。大家还讨论到了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核聚变。也就是氢弹的可能性。不过那时候氢弹八字还没一撇呢。而且奥本海默最终也与氢弹无缘。最难得的是康普顿看出了奥本海默身上另一个特质,那就是杰出的组织能力。奥本海默主张,那么多的实验室,分散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各地。这样效率太低下了。必须要把所有的科学家们组织起来,搞个大的国家实验室。康普顿提议,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有了康普顿的推荐。格罗夫斯决定跟奥本海默碰个头。他俩就在一列火车上开始讨论,到底要把这座实验室建在哪儿呢?这时候美国已经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但是这里太靠近海岸了。常有德国潜艇出没。而且在附近发现了两个德国间谍。虽然这两个间谍不是冲着实验室来的。但是沿海地区,保安方面总是比较麻烦。最好是把实验室建在内陆地区。最后他们挑中了新墨西哥的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小时候在那里的寄宿学校上过学。就在洛斯阿拉莫斯,一排排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庞大的国家实验室,渐渐呈现出来。硬件有了,那么人才呢?奥本海默就开始到处奔走呼吁大家加入曼哈顿工程。要说奥本海默忽悠人的本事真不是一般的大。大批的人才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他们都要报效国家,为打败法西斯做贡献。这就是道义的力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西洋两岸的竞赛,高下立判。格罗夫斯也很开心啊,要知道他大胆启用奥本海默,那是顶着压力的。人家都觉得,这东西你怎么也找个炸药奖得主来干吧。反正起码也要德高望重。格罗夫斯认准了就不动摇。就是奥本海默了。找那德高望重的,岁数都偏大,干不动活了。现在要的就是年富力强的。而且有组织能力。奥本海默正合适。

欲知后事如何,美国原子弹怎么发展。下回再说。

(0)

相关推荐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5):分崩离析的裂变

    作者:程鹗 EPR论文发表的1935年,67岁的索末菲退休.他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诉说纳粹的上台摧毁了自己一辈子的爱国情操. 索末菲的退休是海森堡在莱比锡一直在等待的机会.他梦寐以求回返慕尼黑接替导师的 ...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1):现实世界的坍缩

    作者:程鹗 哥本哈根的年轻人取笑爱因斯坦和他的跳蚤(指他要搞的统一场论)时,爱因斯坦刚刚结束在美国的访问.那是他第三次去美国,也是连续第二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越冬.那里的校长密立根正在施展浑身解数,试图将 ...

  • 2020年研究进展27:桥梁工程可靠度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桥梁设计.施工.管养理论体系与技术也随之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改进.随着新建桥梁规模的不断提高.所处桥位环境变得复杂,对相关研究与技术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

  • 世界历史大事件(25)神秘的“曼哈顿”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抢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这项规模惊人的工程最多时曾动用了53. 9万名科学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间谍,总耗资高达25亿 ...

  • “曼哈顿工程”与世界首枚原子弹

    曼哈顿工程是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开创了科学.军事和工业的三位一体的"大科学"典范,具有领导统一.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高效协调等优势,为成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同时,这也是一个生命 ...

  • 【安全资料27】工程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本项目的危险源辩识.确定: 通过公司工程技术和安全部门.项目部负责人对本工程的基本情况,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分析,确定本项目的主要危险源如下: 1.施工临时用电; 2.塔式 ...

  • AI时代的“曼哈顿工程”:百度研究院的荣光与进化

    惊心动魄的现代史证明了,人才与科研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原动力. 最好的一条例证,大概就是二战前后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很多人认为"曼哈顿工程"只是为了制造原子弹 ...

  • 正传:27.魏斯曼的逆袭

    上文书说到新拉马克主义很流行,特别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些年.毕竟这个理论充满"正能量"啊.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而且不仅仅是自己这一代,儿子闺女也受益啊.拉马 ...

  • 劳改家正传(27)【长篇连载】

    二十.李冬生打架 故事简介: 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H监狱里面流传着一个来年要把监狱撤销,并把所有在押犯全部转移到煤矿挖煤赚钱的的流言,在犯人中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个别犯人由于害怕煤 ...

  • 345亿!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工程PPP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工程PPP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期: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5日) 工程概况: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西起璧山站,向东穿缙云山后,经虎溪站.大学城南站.寨山坪站至西永站,后 ...

  • 人类工程的奇迹27期:全球马力最强的10辆重型卡车,擎天柱原型

    沃尔沃.斯堪尼亚.曼恩或达夫--它们都有巨大的发动机容量和强大的牵引力.但哪种卡车是最强大的呢? 第10名:达夫XF 530(530马力,荷兰) XF是荷兰大型汽车制造商达夫从1997年开始生产的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