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七)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17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02
释 解
孔老师说:“凡人都是直立行走的,这是天道赋予给人的,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则会和禽畜一样爬行,那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虽然也有极个别的不能直立的驼背,或者依靠爬行也能活下来,但是这些人能活下来只是幸免于难的侥幸。因此,天道给我们昭示的是:立身行事必须以真诚正直为德,这才符合天道。缺乏真诚正直是违反天地大道的。立身行事不正直的人虽然有时也能苟活于世,但那是他暂时的侥幸而免于祸害罢了。”
03
释 字
罔
《说文》:罔:庖牺所结绳以渔。从冂,下象网交文。凡网之属皆从网。𦉸网或从亡。𦋟网或从纟。𠕈古文网。𦉯籀文网。
《洪武正韵》:罔:罔罟易作结绳而为网罟,《诗》天之降罔,《史汉》禁罔踈阔。亦作网,又诬也,无也。又罗致也,《孟子》是罔民也。又罔两若有若无,又土石之怪,又罔𧰼水怪。亦作方又罔罔昏蒙无知貌,《论语》学而不思则罔。《少仪》衣服在身而不知其名曰罔。
汉字“罔”即𦉽(网亡),本义为用绳线编织的猎捕鸟兽的工具,捕鱼的为罟。动物被网住后无法挣脱会慢慢死亡。因此罔中含有蒙蔽、欺骗、伤害、茫茫然、无所得之义。本章“罔”与“直”相对,有不正直、蒙蔽、欺骗之义。
幸(𡴘)
《说文》:幸: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夭,死之事。故死谓之不𡴘。胡耿切。段注:吉者,善也。凶者,恶也。得免于恶是为幸。从屰。从夭。屰者,不顺也。不顺从夭死之事会意。
《正字通》:幸:许定切。兴去声。《小尔雅》非分而得曰幸,冀望得也。《增韵》非所当得而得,不可免而免曰幸。
汉字“幸”,甲骨文从犬从羊,以有犬有羊为幸。篆文变为从夭(头屈下来,表示不直)从屰(倒着的人,表示相反),会反屈为直是很侥幸的事。本义为意外得到好处而免去灾难。
04
素 说
前一章老师通过“天之质”和“人之文”两者的关系,告诫弟子君子当不损害天道之质朴,不彰显人道之矫揉,使得“天之道”和“人之道”和谐合度,文质彬彬,方可以成为君子。本章承接前章君子的文质彬彬,老师通过凡人皆直立行走的“取譬”,教导弟子人若失其天性的正直,则难免遭天道的惩罚,则人与禽畜无异。老师说:“凡人都是直立行走的,这是天道赋予给人的,如果人不能直立行走,则会和禽畜一样爬行,那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虽然也有极个别的不能直立的驼背,或者依靠爬行也能活下来,但是这些人能活下来只是幸免于难的侥幸。因此,天道给我们昭示的是:立身行事必须以真诚正直为德,这才符合天道。缺乏真诚正直是违反天地大道的。立身行事不正直的人虽然有时也能苟活于世,但那是他暂时的侥幸而免于祸害罢了。”本章老师教导弟子立身正直行事是人的基本要求,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是能够远离祸患,获得生存的成功的。祝鮀之佞、宋朝之美、出不由户,这些靠走歪门邪道而投机取巧,都是背离了正直,虽然在无道之世也可以获得成功,但这种成功是侥幸的而已。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在此使用了“近以取譬”的“易象”思维。通过人的直行之“直”,引申到人性之“直”,从而将深邃的哲理说得清晰明了。本章教人以直为德,莫做罔曲之人。罔曲天道不容其生,其生是侥幸而免人祸。王夫之在《四书笺解》中解道:“直,顺其心之本然,而不矫拂是非以妄作也。罔则悖乎生理,逆天违人,灾必及之。遏抑生气,劳神怵心以疲役自毙,宜其死,而生为幸免也。”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