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敷上不同介质后,都有哪些疗效呢?

艾灸时,在皮肤上敷不同的介质,就会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那么,敷上不同介质后,都有哪些疗效呢?

1、隔姜灸

用厚约3毫米的生姜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上施灸,对虚寒病症如腹痛、泄泻、关节疼痛等均有疗效。

2、隔蒜灸 

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3毫米的蒜片,用西镇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也可取适量打算捣成蒜泥敷于穴位上或患处,本法适用于治疗疽、疮、痈、疖、蛇咬、蝎蛰等外伤疾患。

3、隔盐灸 

用于脐窝部(神厥穴)施灸,操作时痈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施灸,若患者脐部凸起可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周,再将食盐放入面圈内隔姜施灸,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症,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4、隔葱灸

把葱白切成厚3毫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成葱泥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不要太厚,自觉内部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腺炎等。

5、隔附子灸

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厚切片厚约3毫米,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或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做饼如1元硬币大小厚约4毫米,中间扎孔放于穴位上施灸,适用于各种阳虚病症如阳痿、早泄、遗精以及疮疡久溃不敛。

6、隔胡椒饼灸

取白胡椒末加适量面粉,用水调制成1元硬币大厚约3毫米,中间按成凹陷的圆药饼,再取丁香、肉桂、麝香各等份共研末,用药末填平凹陷放于施灸穴位,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可治风寒湿痹、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诸症,还可治疗湿疹、顽癣等皮肤病。

7、隔鸡子灸 

取鸡蛋1个,煮熟对半切开,取半个(去蛋黄)盖于患处,以局部感觉热痒为度,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症。

8、隔豆豉饼灸

取豆豉适量捣烂,用黄酒调制成直径2厘米厚约3毫米的药饼,中间扎数孔放在穴位上施灸,可适用于痈疽发背、顽疮恶疮、肿硬不溃或溃后不收口、疮面黯黑。

9、隔黄土灸

以黄色黏土做成泥饼,中间扎数孔贴于患处施灸,适用于湿疹、白癣及其它因湿毒而至的皮肤病。

10、隔巴豆饼灸

取不去油的巴豆10粒,研细末加面粉少量,用水调制药饼放脐中,也可与隔蒜灸合用,灸毕以温湿纱布擦净施灸处皮肤,避免药物刺激起疤,适用于食积、泄泻、腹痛、胸痛、小便不通等症,也可用于水肿和肥胖症。

以上为几种常见的灸法,需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介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