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换人,中层施恩,下层宣传,这才是权力斗争的正确步骤 2024-06-10 17:55:03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六(公元239年)【事由】曹爽侍奉太傅表面仍然恭敬有礼,但各项裁决很少再经他认可,曹爽将吏部尚书卢毓降职为仆射,而让何晏取代他,任命邓飏、丁谧担任尚书,毕轨担任司隶校尉。何晏等倚仗曹爽势力掌事,趋附的人升官进职,违逆的人罢黜斥退,朝廷内外都望风行事,不敢违背他们的旨意,黄门侍郎傅嘏对曹爽的弟弟曹羲说:何晏表面文静而内心躁动,巧取好利,不务根本,我担心他势必先诱惑你们兄弟,仁人志士将离去,而朝政即将荒废。何晏等因此对傅嘏心怀不满,因为细微小事罢免了他的官职,又将卢毓从尚书省调岀,担任廷尉,毕轨又上奏诬告卢毓,罢免了他的官职,舆论多为卢毓辩解冤屈,因此才又任命他担任光禄勋,孙礼正直不屈,曹爽认为对自己不利,于是让孙礼出京担任扬州刺史。 【解析】 1、曹氏宗亲 魏明帝册立曹芳为皇太子,曹芳此时只有八岁,还不具备民事能力,因此不能治理政事,于是魏明帝安排曹爽以及司马懿辅政,曹爽的父亲是曹真,曹真的父亲是曹邵。曹邵曾经是魏国的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曹邵后来被黄琬所杀,曹操可怜曹真少孤,于是收为养子,通过上述分析,曹爽也算得上是曹氏宗亲,否则魏明帝也不会安排他辅政。 2、智谋超群 司马懿只是魏国的大臣,算不上曹氏宗亲,但因为智谋超群,打仗厉害,是魏国的功臣人物,所以魏明帝安排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主内,司马懿主外,这是魏明帝的目的。曹爽属于曹氏宗亲,优势明显大于司马懿,虽然说魏明帝安排他们两人共同辅政,但因为权力是自私的,此时又是魏国最高权力交接时期,因此必定会产生斗争。 3、明升暗降 魏明帝去世后,曹爽为巩固政权,因此通过皇帝的名义颁发诏书,改任司马懿为太傅,位列三公,表面看似升职,其实是降职,因为太傅是虚职并无实权,这是明升暗降。司马懿因此被剥夺兵权,曹爽势力开始独大,魏明帝的初衷是让他们扶持曹芳,所以才安排他们辅政,但为了获取最高权力,两人开战权力斗争,一山不容二虎,这就是权力的规律。 4、讲究吃相 曹爽掌权后,开始安插心腹在关键职位,但因为动作过于频繁,且手段过于难看,因此引起其它势力的不满,虽然说扶持心腹可以巩固权力,但如果吃相太难看,同样引起负面影响。上文说到傅嘏因为细微小事,导致被罢免了官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报复行为,因此难以服众,为了利益而使用下三滥的手段进行斗争,这是在所难免的,但要讲究吃相。 5、法律武器 智谋家则会披上道德的外衣,以掩饰自私的行为,手段再怎么黑暗,也只有自己知道,但对外一定要合理合法,在道德层面要站得住脚,曹爽赤裸裸的斗争,注定走不远。其实铲除异己也不难,权力在自己手里,完全可能通过法律这个手段,有没有罪名是权力说了算,就算没有罪给可以扣上罪名,常用的罪名有贪污受贿,生活作风、权力腐败行手段。 6、正确步骤 切记不可频繁操作,任何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有效的,但如果频繁操作,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甚至引起反作用,权力斗争也是一样,如果频繁操作,同样会引起反效果。曹爽其实不应该急于铲除异己,而是要循环有序逐个击破,擒贼先擒王,先除掉大老虎,剩下的也就构不成威胁,高层换人,中层施恩,下层宣传,这才是正确的步骤。 赞 (0) 相关推荐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司马懿为何至死都不再攻打蜀国? 大诗人杜甫曾写了一句诗来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出了诸葛亮极其悲凉的一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最终却是在五丈原病逝,其一生志向北伐中原也是 ... 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些,原因又是什么? 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实更像是一种创业者与继承者的关系.历史上关于曹丕与曹睿的能力 ... 人事变动,不可操之过急,高层换人,中层施恩,基层宣传,巩固权力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晋纪二(公元280) [事由]乙酉(二十九日 ... 领导如何建立权威?高层换人,中层施恩,立竿见影 [出处]资治通鉴第三十五卷 汉纪二十七 [原文]莽既媚说吏民,又欲专断;知太后老,厌政,乃风公卿奏言:"往者吏以功次迁至二千石,州部所举茂材异等吏,率多不称,宜皆见安汉公.又,太后春秋高,不 ... 施恩是一把手的权利,权力不够大就不要乱施恩,否则会被反噬! [出处]资治通鉴第三十八卷汉纪三十 [原文]以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见,问到部方略,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管,税山泽妨夺民之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 ... 武松最铁的哥们, 不是鲁智深和施恩, 而是隐藏在梁山上的这个高人! 看过<水浒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名著其实就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写的,就是"忠和义".而要说忠义之中的代表,就非武松莫属了.武松为人非常的重情重义,而且武功高强,那么如此忠义的 ... 兵法谋略:领导者常用的施恩之术,用得好就能名利双收! 兵法云:"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就是说,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然懂得笼络人心的重要性,只要能够不断地对下属施以恩惠,就能够将众多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增加自己的势力,最终取得一番光辉夺目 ... 知恩于心,施恩于性, 报恩于行/若烟 文/若烟 知恩于心 施恩于性 报恩于行 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 ... 金眼彪施恩,见识是硬伤(水浒众生相) 金眼彪施恩是孟州劳城营管营的儿子,勉强能算一个轻量级的官二代,他爸爸的官位在官员序列中根本提不起来.但是这位施公子人挫志不短(我说的挫是指他爸爸的官位,不是指他的个头),积极开拓市场,在孟州的繁华地段 ... 战国系列149:施恩不图报 信陵君客居赵国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邯郸一战,秦国大败,在白起和范雎相继谢幕之后,整个秦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片阴影之下,大家都开始反思,尤其是秦昭王.他意识到,一人独大的弊端,过分骄纵而导致的贪腐和离心离 ... 施恩莫图报,责人先责己:明正统年间山东莱州“丢失钱财案”全解 明正统年间,直隶广宗人崔恭,刚廉有为,凭政绩升任山东莱州知府.当年时值旱蝗,崔恭用心抚民,逢蝗则亲自督捕,遇旱则多方赈济,百姓赖以成活,且崔恭屡辨疑狱,思不蔽明,莱州百姓称其为崔龙图.本州属县有一人名 ...